初一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练习
1个回答2024-02-14 14:23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作业:

1、解释:心乐之 皆若 同乐 斗折蛇行 凄神寒骨 以其境

2、第一段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领略各种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向我们展示了小石潭的( );第二段描写了( )和( );第三段探究了小石潭的( )及潭边的(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答案:

解释:心乐之 :心里感到快乐

皆若 : 都像是 同乐 :一同玩乐

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

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以其境:因为它的环境

2.第一段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领略各种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向我们展示了小石潭的( 幽寂景色 );第二段描写了( 潭水 )和( 游鱼 );第三段探究了小石潭的( 源流 )及潭边的( 景色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5)
1个回答2024-01-20 14:28
 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坚持不懈?
《水的语言》阅读练习题答案
1个回答2024-02-20 12:28
1.事理 逻辑 生动

2.拟人

3.水流出来时为什么噗噗作响

4.流出来时 水不开时 水被烫时

5.向地上倒,发出清脆的噼啪声的是冷水,发出低沉的波波声的是开水。亲,是这篇文章吗
金色花阅读练习题答案
1个回答2024-02-22 15:24
4.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5.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金色花阅读练习题答案
1个回答2024-02-22 08:09
4.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5.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11)
1个回答2024-01-18 23:58
1.有一个宋国人担心自己的禾苗不生高,就把禾苗往上拔,拔完后疲倦地回来了,对其他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听了后赶紧跑去看,禾苗都已经枯萎了。

2. yú 。这个寓言故事教育我们做事要符合事情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空城计 阅读练习答案
1个回答2022-12-29 01:42
你要把文章给我啊
求阅读短文练习题答案
1个回答2024-02-04 16:09
1、黄山真是一座绿色的宝库,鸟儿的乐园。
2、 走近黄山,就可以看见许多珍贵的树木花草。最受人赞叹的是黄山的松树,它是那样的刚毅,挺拨,苍劲有力!松树的形态却各不相同,有趟着的,有仰着的,还有屈着的......千姿百态,柔美动人.。

这里的鸟儿可多啦!黄眉鸟,绿豆鸟,相思鸟......有100多种.无论你走到那里,都能听见鸟儿的歌声.。
初二下英语练习题 (附答案)
1个回答2022-09-07 06:46
买份卷子不就得了?
阅读短文夏天的故事的练习答案
1个回答2024-01-25 23:20
盛夏炎炎,喜欢走进唐诗宋词的世界,徜徉于诗词里美丽的乡村夏景,给人无比的清凉惬意,令人陶醉. 王维的《渭川田家》是这么写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多么恬然自乐一幅田家晚归图: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绿、桑叶稀疏、田夫荷锄,絮语依依.夏天乡村的傍晚,诗意盎然,安详闲适,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这首《西江月》写的是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所经历的一个片段。在一个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洁,照耀如同白昼,栖息在绿树枝杈上的乌鹊,以为曙光照临了,“呀呀”地惊飞而起,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弄得树枝还籁籁作响呢!当它发现自己判断错误时,才在另一根树枝上停息下来。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惊得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叫起来。就在这醉人的晴朗月夜,我们的词人踽踽独行于黄沙道中,耳听着蝉鸣鹊叫,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水国的骄子们似乎很理解我们词人欢悦的心情,于是为他奏起了欢快的交响曲。就从这青蛙的一片合唱声中,我们的词人已听到了丰收的消息。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他全部身心都沉浸在江南夏夜的舒适之中,于是情不自禁地翘首遥望天际,那里只有稀疏的几颗星星挂在蔚蓝的天幕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是江南的盛夏天气呢!不知什么时候,忽然飘来几片浮云,恶作剧似地洒下几点雨来。这突来的阵雨打破了词人的雅兴,使他不得不匆匆急步,躲避这夜来的飞雨。急于赶路,不暇四顾,路到溪桥一转弯,猛然抬头,嘿!一爿熟识的茅店就出现在土地庙的树林边。这简直是一幅优美动人、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