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论的正确读音

“读书无用论”真的正确吗?
1个回答2024-01-24 08:51
理性分析读书无用论,进而认为应该不相信它。
论点一:读书能够拓宽我们的眼界,在知识可以迅速增长、传播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涌现出来,因此了解世界的并不全是由我们所居住区域的人得出的。阅读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解决我们对这个问题的错误偏见和理解不充分。列一个例子,茶叶中的咖啡因,前段时间看过一本书,上面说到 其实茶叶中谈到咖啡因,但是与咖啡中的咖啡因有所不同。这是我之前并不知道的。
论点二:阅读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在我们阅读时,我们不仅能了解到事实,而且还能看到作者的思考方式,进而自主掌握这种思维方式。阅读能够帮助我们发展批判性思维,发展自己的意见,并学会用逻辑思考,如何支持我们自己的论点。它通过传授文本之间联系的理解了解……等等。列一个例子,我自己的阅读经历,提高了我的写作和分析技能。我培养了思考和分析各种不同主题和故事的能力,这些有很大的价值。
综上,读书无用论为我们的人生和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阅读。 阅读有很多的优势,包括扩大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个人素养和内涵。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阅读,并通过阅读来学习并运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对社会做出贡献。
相对论正确吗
1个回答2023-02-03 14:55
不对还拿来当教材?
如何确立分论点
1个回答2024-03-15 07:36
  怎样确立分论点
  以“拆除心墙”的话题作文

  为例谈怎样确立分论点

  总论点的提出

  引用式

  “人与人之间的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我。”泰戈尔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却道出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堵心墙。人与人之间本应没有心墙。
  开门见山式

  社会的发展(人的情感需求)呼唤我们拆除心墙。
  拆除心墙要有(讲究、寻求)正确的方法。
  设问式
  人与人之间必定会产生摩擦、隔膜。那么我们是去回避它,还是解决它呢?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反问式

  (总)从远古的原始社会到今天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人与人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矛盾、猜忌、仇恨堆积成一堵厚厚的心墙,阻隔在你我之间,让我们无法走进彼此。这时推翻这堵心墙,去见证沟通的快意,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破坏?

  运用比喻和排比式

  心墙是一道屏障:它挡住了阳光,让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它挡住了欢声笑语,让我们生活在冰冷的世界;它遮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希望。让我们拆除那堵墙吧,因为它使我们失去太多太多。

  分论点的确立
  从“为什么”的角度确立

  (总)我始终相信,推倒彼此之间的心墙,你将会看到别样的洞外天。

  (分)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悟无私的亲情。

  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知真挚的友情。

  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彻不变的爱情。

  (总)人有适当的戒备之心是理所当然的,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心墙,我们应该坚决说:“不”!

  (分)首先,心墙阻止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合作。

  其次,心墙的存在间接影响了社会风气。

  再者,心墙还使人看不到社会光明的一面。

  从“是什么”的角度

  示例一

  (总)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心墙都需要拆除

  (分)拆除朋友之间的心墙。

  拆除邻里之间的心墙。

  拆除家人之间的心墙。

  示例二:

  心墙就是人与人之间深深的矛盾,重重的猜疑,不能忽略的摩擦……
  示例三: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是心墙,学生与老师之间远远的距离是心墙,朋友与朋友之间深深的误解是心墙……
  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论点
  (分)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嫉妒,拥抱宽容。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自私,拥抱微笑。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开抛虚伪,拥抱真诚。

  (总)那怎样才能拆除心墙呢?(让我们拆除心墙,体验美好。)

  (分)拆除心墙,我们要多宽容一些。

  拆除心墙,我们需要多主动一些。

  拆除心墙,我们需要多尊重别人一些。

  (总)心灵上的墙是无形的,只能用同样无形的美德将其无情地摧毁。

  (分)宽容将是推倒心墙的第一把工具。

  要想进一步推倒心墙,那么就拿起礼让与谦虚这第二把工具。
  (总)那怎样才能拆除心墙呢?

  (分)无形的墙,我们用文明来击垮。

  无形的墙,我们用礼貌去瓦解。

  无形的墙,我们用宽容来毁灭。

  拆除这堵墙,需要放下自私。

  拆除心墙,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

  拆除心墙,我们要有责任心。

  机智的交谈也是拆除心墙的一个好方法。
  综合式

  (总)用砖堆砌起来的墙是可以拆除的。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心墙也一定可以拆除。

  (分)心墙阻隔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拆除心墙,人与人之才能和睦友好相处。

  拆除心墙,我们需要爱。

  拆除心墙,我们需要沟通。

  (总)如果已经建立起来了,请你们拆除心墙。

  (分)拆除心墙,是人与人能够和睦相处的前提。

  不拆除心墙,你损失的不只是

  一个朋友,更可能危及自身的利益。

  拆除心墙从自己做起。

  拆除心墙要有一定的技巧。

  比较理想的模式:

  总论点

  为什么

  怎么办

  强调论点或提出要求
论语十则 准确译文 加重点的字
1个回答2024-01-23 19:33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编辑本段]第一则: 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lè):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而:连词.
本段理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顽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编辑本段]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办事,出主意.
忠:忠诚.
[编辑本段]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
而:连词,表顺承,从而.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做.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编辑本段]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迷惑而无所得
相对论正确吗?
1个回答2022-12-17 21:01
爱氏的相对论时科学,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有些人的解释容易被误会而已。
此言,尔等理解有误,本质上光是波动的,要细细理解波动这个词。否则,不可理解你的问题。
相对论正确吗
1个回答2022-10-19 23:58
说正确,那是因为是"伟大的"爱因斯坦提出的。
说不正确...那是我的看法
相对论,正确吗?
4个回答2023-05-29 05:52
爱因斯坦定义的时间是这样的:"只有当我们通过定义,把光从 A 到 B 所需要的“时间”,规定为等于它从 B 到 A 所需要的“时间”,我们才能够定义 A 和 B 的公共“时间”。设在“A 时间”tA ,从 A 发出一道光线射向 B ,它在“ B 时间”, tB 。又从 B 被反射向 A ,而在“A时间”t`A回到A处。如果
tB-tA=t’A-t’B
那么这两只钟按照定义是同步的。"

当速度达到光速,就不满足定义了,爱因斯坦时间就没有了.
而我们用牛顿时间,则是所有参照系公认时间,与速度无关,与光速无关.这样就可选择光速做参照系了.定义和假设问题,你不信它成立,它就不成立.
成语使用正确的坐而论道?
1个回答2024-02-09 06:47

答案 C解析:A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褒贬失当。B 钉是钉,卯是卯:喻做事认真,常用于褒义。C滑铁卢一战,不仅彻底结束了拿破仑·波拿巴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使这一大片零满了六万多具将士尸骨的土地永远载入史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凭吊的古战场,“滑铁卢”这三个字也从此成为“失败”的代名词而流传下来,并在全世界广泛使用。D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或装饰精美。

成语弄清事实求得正确的结论?
1个回答2024-03-02 01:25

  实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释义]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

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语出]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辨形] 是;不能写作“士”。  [近义] 脚踏实地   [反义] 有名无实徒有虚名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定语、补语、状语。  [结构] 紧缩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