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怎样看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1个回答2022-09-28 02:26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3-12 04:57

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在孩子的教育成长中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核心,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组织性、专门性这些特性,这些特性可以弥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弊端。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我们可以从社会教育中得到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所不能给予的教育。良好的社会教育能够提供学校教育功能,相教育的一些不良因素则会削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力量。

总之,三者教育之间相互影响,环环相扣,一个环节的缺失或是失败将会影响整个环节。因此我国的教育应做到三者教育之间的通力合作。

在孩子上学的时候,到底是家庭教育重要,还是学校教育重要?
1个回答2024-01-18 21:14
我觉得家庭教育是主要的,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亲身教会孩子比学校里老师教会很重要,孩子记得更牢
体育精神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多大关系
1个回答2024-01-24 22:34
这位知友,体育精神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把体育精神和家庭教育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可能很多人会问:它们有联系吗?是的,它们是两个很有意思的载体,如果我们在中间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并且带领孩子有选择性的观看和参与更多的体育运动,或者在更多的方面讲究发挥体育精神的作用,就会突然发现,原来体育精神,以及由“体育”这个名词延伸出来的各种教育衍生品,都能在帮助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方面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们的家庭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传统--“棍棒式教育”
现代--“鼓励式教育”
现代家庭,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放弃传统的“棍棒式教育”,转而采用“鼓励式教育”,让孩子在夸奖、赞美的状态下成长。但这种鼓励式教育也有它本身的缺陷,它更容易让本身思想还不成熟的孩子沾沾自喜,在夸奖声中迷失自己,失去追求上进的动力。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伤仲永》就是这种鼓励式教育、自我满足式成长的反面例证。
而“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无疑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教会孩子,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其他方面;也不管是在什么状态中,什么背景下,都要不断更新自我,永远保持一种向上的朝气和动力。
“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正是由于参与意识和参与精神所起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也是这一思想的有力证明。很多运动员,通过参与比赛,增长了技能、锻炼了意志,也培养了与其他运动员的友谊,加深了彼此的交往,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我们孩子的成长而言,可能上升不到世界的高度,但是这种“重在参与”的精神,又确实可以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对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更可以加强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包容度。
曾经热播的《爸爸去哪儿》第三季,拳击世界冠军邹市明带领他的儿子轩轩参加了这个节目。不仅轩轩萌萌的卷发惹人喜爱,他在节目里的成长更是让人难忘。而最能体现轩轩成长的,正是对于参与意识的真正理解。
最开始的第一期,就有一个让人难忘的场景,当时邹市明参加搓玉米比赛,因为在这方面没有丝毫经验可言,所以邹市明很快败下阵来。当时轩轩就大声痛哭起来,大家怎么劝都劝不住。他难以接受父亲在比赛中失利的结果。后来,主持人李锐为了哄轩轩开心,故意增加了一个小小的环节,让邹市明和其他人加赛拳击,并很快宣布邹市明获胜,这才让轩轩重新笑逐颜开。
轩轩是被哄开心了,但无论是邹市明这位父亲本人,还是同剧组的其他成员,都发现了轩轩太看重比赛输赢的心理问题。于是在接下来的几期节目中,节目组和邹市明都更多地安排轩轩去体会每一个任务执行的过程本身带给他的快乐,并加强这方面的心理疏导,弱化输赢结果带给他的冲击,教会他乐观看待别人的胜利和自己的失败,终于让轩轩渐渐明白了“重在参与”的真正内涵。
体育品牌广告用语激励孩子做得更好
细心的家长不难发现,那些知名度很高的体育用品品牌,都有着响亮的品牌宣传口号。比如:安踏的“永不止步”、耐克的“just do it”以及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等等,都体现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
现在的小学生,因为生活在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新时代,所以整个成长阶段都没有经历过什么明显的挫折。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在平安快乐成长的同时,往往思想波动性也大,易产生想赢怕输、患得患失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一旦形成,常常会伴随着孩子成长的一个漫长阶段,甚至会伴随他们的一生。这无疑对孩子走向社会的未来人生极为不利。
李宁品牌“一切皆有可能”的思想,刚好给孩子们提供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它让我们可以教会孩子们,未来看似很遥远、很模糊,其实又是有形的,可以抓住的――而抓住它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做好自己,努力做好现在。
作为家长,我们不妨打破教育本身的条条框框,借鉴一下体育和其他范畴的思想和意识。有体育精神助力,相信我们的家庭教育一定可以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3个回答2023-05-06 06:41
社会教育没有针对性,而且有许多不确定性,孩子难以分清事情的利弊关系,很有可能会误入歧途,走冤枉路。
张晋家庭教育讲座爱能社如何让孩子真听话?
1个回答2024-02-19 10:24

家长通过学习跟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让孩子爱上阅读。比如当孩子说很累的时候,其实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家长要掌握情绪接纳的方法,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孩子我懂你吗(一位心理老师的家庭教育思考及育子
1个回答2024-03-15 07:42
如果孩子和家长互动的过程中,很融洽。那么就会彼此了解。

所以都是在于家长如何去做,如何去感受。
求几本著名教育家写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书!
1个回答2024-05-15 19:36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