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虞世南古诗赏析

蝉 虞世南 赏析
1个回答2022-06-03 11:53
1;气质高雅;
2;不食人间烟火,清高;
3;不愿借别人的名气、光环,靠自己实力处世;
虞美人简介,赏析
1个回答2024-03-16 10:44
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李煜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

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地更替,

回首往昔,有多少往事早已经匆匆而去。

小楼晚来又春风吹拂,望着明月依旧,

倾覆的故国却不堪回首,不忍再忆起。

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应该依然华丽,

但亡国的宫女,美丽的容颜不再美丽。

物是人非啊,我自问该有多少的哀愁,

正恰似那春来滚滚的长江,东流无语。



赏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透露出他内心多少凄楚和无奈! 夜深人静,倚楼远望,只见月光如水。眼前的一切更激起他对南唐故国的深深怀念。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词人在这里发出的岂止是深沉的叹息,简直是痛彻肺腑的呼号。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只是”二字,极为沉重,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虞美人 枕上>>诗歌赏析题
1个回答2022-10-05 22:25
能吧原文发来吗
《虞美人 听雨》诗词赏析
1个回答2024-02-07 02:11
1.年少“歌楼听雨”,“不识愁滋味”;中年“客舟听雨”,悲欢离合觉有情;暮年“僧庐听雨”,悲欢离合总无情。
2.“悲欢离合总无情”,既对一生情感、生活进行了总括,也包含着历尽波折起落而对生命的执著。此句占了全篇一半的篇幅,暮年的脚步总是缓慢,落笔时的节奏也就格外悠长。这一句已是人生最后的切片:僧庐。鬓发斑白的游子,走遍天涯之后来到佛前,求个安歇处。这时的雨声,才是真正的入耳动心,点点滴滴的雨声,和多年来历劫红尘的往事与心情杂糅在一起,怎能不断肠蚀骨、教人彻夜难眠?写到这里,字里行间的棱角与光芒都化为淡漠平和。那只是一个终夜听雨的旅人,虽然难以了解他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岁月,跋涉了怎样的破碎山河,却多少透露出:即使在佛前,他的心远未获得生命收梢处应有的宁静。枯槁身躯内这一点温热的跃动,应和着僧庐外丝缕飘零的雨声。
虞世南蝉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虞世南蝉原文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3 08:18
1、原文:《蝉》

虞世南 〔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3、注释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4、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赏析虞美人的最后两句?
1个回答2022-11-29 21:49
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李煜的虞美人赏析?
1个回答2022-12-05 02:59
对诗的了解不多,建议去查看下专业书籍
虞世南的蝉全诗
1个回答2024-03-11 07:55

虞世南核慧纳的蝉全诗如下:

《蝉》是唐代文学改没家虞世南所作,全诗原文如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碧型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话文意思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通过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关于虞世南写《蝉》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5 00:25

托物寓意 虞世南的哥哥叫虞世基,杨广在江南时,虞世南与哥哥虞世基一起投奔他,哥哥虞世基被赏识重用。 虞世南勤奋好学,沉静寡言,不趋言附势,贪财好利,这一点与虞世基截然相反。 用蝉来比喻自己,品格高洁,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等,自能声名远扬。

张乃文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6-16 04:16

姓 名:张乃文出生日期:1985-09-05身 高:165 cm2004年 以专业全国第8名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本科。2007年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环球大赛”全球总决赛12强。2008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04级本科毕业取得“文学学士”学位。2008年12月河南电视台主持人选拔赛进入河南电视台。2009年 2月至今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情感密码》主持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