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献玉的故事简介

卞和献玉是哪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22:02

也叫《卞和泣玉》,卞和是春秋楚国人。 故事的内容: 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从楚山得到一块含有美玉的璞石,就把它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命令玉匠鉴别。玉匠一看就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就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后,卞和又把那块璞石献给了武王。武王又让玉匠鉴别,玉匠又说:“这只是一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   而后,武王驾崩,文王登位。卞和竟然捧着那块璞石,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血也哭了出来。   文王听说了这件事后,就派人前去调查原因,那人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并非因为失去双脚而感到悲伤,而是痛心世人将宝玉看作石头,把忠诚的人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感到悲伤的原因啊!”   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去雕琢那块璞石,果然从那块璞石中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于是命名这块美玉为“和氏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真理,终有一天会得到世人的认可。

三字经里的卞和献玉故事
1个回答2024-04-05 18:56

三字经里的卞和献玉故事

  你们知道三字经里的卞和献玉故事吗,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搜集的三字经里的卞和献玉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

三字经里的卞和献玉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砍柴的樵夫,名字叫卞和。此人虽然整天在山里砍柴,不能识字断字,却极有眼力,在识别矿石上有过人之处。有一天,卞和在山上打柴,忽然发现一块石头。有铜盆那么大。它的纹路、光泽都与其它石头大不相同。凭着自己的多年见识和经验,他断定这是一块璞玉,里边包含着一块硕大的质地极好的宝石,可以雕凿成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他想,国宝自然应当国家有所有,不能据为私有。于是第二天,他就携带这块璞玉专程来到楚都郢城,准备进献给楚厉王。楚厉王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他哪里认得什么璞玉不璞玉,只好叫玉匠们进行鉴定。没想到他的这帮玉匠也都是些冒牌货。他们本不识货,看了两眼就一口咬定说:“分明是块普通石头,哪里是什么宝贝!”

  昏庸无能的楚厉王勃然大怒,吩咐武士砍去卞和的左腿,作为欺骗国君的'惩罚。

  后来。楚厉王死了,他的儿子楚武王登基做了楚国国君。卞和又柱着拐杖来献宝。楚武王又让玉匠们鉴别。这些滥竽充数的玉匠,也都是比前任好不了多少的蠢货。他们煞有介事地回奏:“大王,那是块顽石,不是什么宝贝!”

  卞和遭殃了,因为武王也昏聩无比,又叫武士砍去他的右腿。

  又过了一些年,楚文王继了位。卞和仍坚持献玉,不改初衷。可是,他已经失去了两条腿,无法行走。只好让人抬到山下楚文王经过的地方。他拦道痛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又哭出血来。人们无不为之感动。楚文王派人问他:“你为何长哭不止?是不是受两次惩罚感到冤枉?”卞和止住哭声回答说:“我死不足惜,失去两腿算什么!明明是国宝却被说成是石头,忠诚为国却偏偏被说成是欺骗。我是为此而悲伤。”说罢又献上璞玉。使者回报楚文王。楚文王不再轻信玉匠们的结论,而是交到玉房,让匠人凿开璞玉,亲自验看。果然,里边是块通体晶莹剔透的硕大美玉,全无一点瑕疵。于是雕成了以卞和命名的和氏璧,成为名闻天下的瑰宝。卡和因此也受到了善待。


卞和献玉?
1个回答2024-01-25 18:18

卞和献玉是《韩非子·和氏》里面的故事。 卞和献玉也叫作和氏献璧,楚国的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拿去献给楚国国君厉王。厉王叫玉匠鉴别,玉匠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厉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把卞和的左脚砍掉了。楚厉王死了以后,武王当了楚国的国君。卞和又捧着那块璞玉献给武王。 武王又叫玉匠鉴定。玉匠又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个骗子,又把卞和的右脚砍掉了。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承了王位。卞和于是抱着璞玉在楚山脚下痛哭了几天几夜,眼泪哭干了,连血也哭出来了。 文王听到这事,便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卞和回答说:我并不是伤心自己的脚被砍掉了。 我所悲痛的是宝玉竟被说成普通的石头,忠诚的好人被当成骗子,这才是我最伤心的原因。文王便叫玉匠认真加工琢磨这块璞玉,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稀世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读完卞和献玉这篇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1个回答2024-03-02 11:40
《禅知给予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阅读闭袭乎了一篇名字叫做《给予的故事》的文章。 《给予的故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快要死了。可是他还是迈着自己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着。不知道走了多少步,也轿悉...9260
卞和献玉,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品质
1个回答2023-11-03 14:21
忠诚,坚贞不屈
卞和三献玉这个故事得到的启发
1个回答2024-01-29 14:37
卞和这种不屈不挠,敢于较蔽态茄真的精神,的宏察确让人钦佩、感动.然而,若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他在反复献玉不被接受以后,并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方法上加以改进,这又是一种悲哀.试想,如果卞和先将玉石“剖之”,或先请玉工把它雕刻成精美玉器后再献于楚王,岂不更好?这个闭态故事留给我们一个深刻教训:不讲究方式方法的傻干是不行的,即使是美玉,如果被石头遮盖也难以被别人注意和接受.
卞和献玉的故事是什么?有现代文的送五分!
1个回答2024-01-23 00:30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有一天在山里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他知道这是难得的珍玉,就捧去献给楚厉王。楚厉王叫他的玉工来鉴别这块玉石。玉工看了看,说:“这只是一块石头而已。” 楚厉王认为卞和居然敢拿石头来骗他,就命人把卞和捉去砍断左脚。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登位。卞和又捧着那块玉去献给武王。楚武王也叫玉工来鉴定。玉工又说:“这不过是块石头罢了。” 楚武王也认为被欺骗了,就叫人砍断卞和的右脚。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这时,卞和抱着他那玉石,在山脚下痛哭起来。他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都哭干了,最后眼睛都流血了。楚文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遭到钥刑(砍脚刑罚)的人很多,为什么你独独哭得这样伤心呀?”卞和回答道:“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而悲伤。我痛心的是:珍贵的玉石却被认为普通的石头,忠诚的人倒被说成骗子!” 楚文王知道了以后,便叫玉匠把那块玉石拿来加工处理一番,果然处理之后的玉石成为一块稀世的宝玉,楚文王赐其名为“和氏之璧”。其寓意为:真理有时很不容易被人承认,为真理坚持到底,往往必须付出极高的乃至惨痛的代价。
卞和三献玉这个故事得到的启发?
1个回答2024-02-10 02:19

卞和这种不屈不挠,敢于较真的精神,的确让人钦佩、感动.然而,若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他在反复献玉不被接受以后,并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方法上加以改进,这又是一种悲哀.试想,如果卞和先将玉石“剖之”,或先请玉工把它雕刻成精美玉器后再献于楚王,岂不更好?这个故事留给我们一个深刻教训:不讲究方式方法的傻干是不行的,即使是美玉,如果被石头遮盖也难以被别人注意和接受.

卞和献玉的故事是什么?有现代文的送五分!
1个回答2024-02-10 17:20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有一天在山裏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他知道这是难得的珍玉,就捧去献给楚厉王。楚厉王叫他的玉工来鉴别这块玉石。玉工看了看,说:“这只是一块石头而已。” 楚厉王认为卞和居然敢拿石头来骗他,就命人把卞和捉去砍断左脚。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登位。卞和又捧着那块玉去献给武王。楚武王也叫玉工来鉴定。玉工又说:“这不过是块石头罢了。” 楚武王也认为被欺骗了,就叫人砍断卞和的右脚。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这时,卞和抱着他那玉石,在山脚下痛哭起来。他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都哭干了,最后眼睛都流血了。楚文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遭到钥刑(砍脚刑罚)的人很多,为什么你独独哭得这样伤心呀?”卞和回答道:“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而悲伤。我痛心的是:珍贵的玉石却被认为普通的石头,忠诚的人倒被说成骗子!” 楚文王知道了以后,便叫玉匠把那块玉石拿来加工处理一番,果然处理之后的玉石成为一块稀世的宝玉,楚文王赐其名为“和氏之璧”。其寓意为:真理有时很不容易被人承认,为真理坚持到底,往往必须付出极高的乃至惨痛的代价。
卞和献玉的故事简介 卞和献玉故事是什么呢
1个回答2023-12-03 17:58
1、楚国有一个人叫卞和,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奉献给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

2、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楚王又以卞和犯了欺君之罪砍掉了他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

3、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天下被砍去双脚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你哭得这么悲伤呢?”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就命名为和氏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