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七虞1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2)
1个回答2023-11-28 19:27

傅粉 :涂抹脂粉。

名缰、利锁 :名声太大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束缚,过分追求利益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限制,故称名缰、利锁。

:提着。

:古人盛酒或贮水的一种器具。

鸠哺子 :斑鸠、布谷之类的鸟古人统称为鸠。《诗经》记载,鸠喂小鸟时,第一轮从体形大的喂到体形小的,第二轮则一定从体形小的喂到体形大的,以保持食物的平均分配。

石帐 :晋代豪富石崇的锦帐。《晋书·石崇传》:石崇曾在河阳(今河南孟县)建金谷园,极其奢华,曾作锦丝步帐,长五十里。后以“石帐”代表豪富的装饰。

郇 厨 :唐冯贽《云仙杂记》记载,唐朝韦陟[zhì]袭封为郇国公,饮食特别奢靡,时人号之为郇公厨,后人便以“郇厨”作为饮食精美、奢华的代称。

鸲 眼 :特指石头上的一种像鸲鹆([qú yù],八哥鸟的古名)眼睛的圆形斑点。

端石砚 :即端砚,一种珍贵的砚台,是用产于广东德庆县端溪的石料制成,上面有“鸲眼”的最为珍贵。

龙涎 :抹香鲸的分泌物,是一种珍贵的香料,因得之于海上,故称龙涎。

博山炉 :一种香炉,其表面雕刻成群山重叠的形状。

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漫,枉然、白白地。“守株待兔”的故事。战国时期宋国一位农夫,看到一只兔子飞跑中不小心撞到树根死了。他白捡了一只兔子,非常高兴,做起美梦,不干农活了,每天守在树前,希望捡到撞死的兔子。

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三本国学启蒙读物,感觉《三字经》说教太多,《千字文》受“一千个不同的字”的限制,浅白顺达差强人意,还是《笠翁对韵》好,不但自带美感还真正寓教于乐,是我这个不小的朋友的最爱。

与《笠翁对韵》类似的还有一本《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进士 车万育 所编。进士,那是通过县考、省考、国考层层选拔,是可以参加殿试冲状元的,无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可巧,《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也是康熙年间人,只是他没有功名,是位民间戏剧家。

一位居庙堂高高在上,一位处江湖深浸地气,同样编纂儿童启蒙读物,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越想越期待了,我们赶紧来体察一番吧!

对音韵平仄不甚了解,只知道读着悦耳顺畅,是遵循古人演练定的格式,这次也不妨跟着学习一下。

相较于《笠翁对韵》每韵2-4段不等,《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 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晕了……同以前一样。把这格式丢一边,先学啥是“平”啥是“仄”。一番查证,原来……还是蛮简单的嘛!

平仄 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 中古汉语 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 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 )四种声调, 二元化 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áǎ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第一声叫 阴平或平调 ;第二声叫 阳平或升调 ;第三声叫 上声或上音 ;第四声叫 去声或去音 。这样一对照,我们 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 。是不是很简单!(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

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交融,方言无数,口音更是千差万别,平仄的判别并不是那么容易。想起黛玉教香菱学诗:

我们初学者切记切记,不要被音韵平仄这些东东缚住了。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1)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2)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3)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1)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2)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3)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1)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2)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3)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1)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2)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3)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1)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2)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3)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1)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2)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3)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1)

《声律启蒙》
1个回答2024-01-29 12:25


是训练儿童应对、声韵的启蒙读物,分上下两卷。包罗天时,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的虚实应对。从单子对到双子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再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

声律启蒙是什么书
1个回答2024-01-25 08:13

声律启蒙是是古代教小朋友学习吟诗作对的启蒙读物。古人写诗,讲究押韵,就是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韵要相同: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光和霜的韵相同,都是ang,这样读起来就朗朗上口,听上去也非常悦耳。

为了让初学写诗的小朋友掌握汉字的韵,清朝的车万育就在前人的基础上,把相同韵的汉字集合在了一起,组成歌谣,编订了这本《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按照韵律编排,读起来朗朗上口。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一共三十个韵,每韵有三则,总共九十则。每一则的内容都由多个对子组成。包括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和十一字对,音韵协调,朗朗上口,读起来如唱歌一般,读者可以从中体会语音之美、修辞之美。和其他全用四言、七言句式写成的唐诗宋词相比,《声律启蒙》更显音韵之美。

《声律启蒙》总共有8270多个字,2118个单字,学完相当于小学6年级的识字量了。不仅如此,《声律启蒙》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它包含了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等,有300多个人名、地名、历史故事,可谓包罗万象、纵横古今。

因此,读《声律启蒙》不仅能增强小朋友们对音律、节奏的感受,还能了解丰富的历史知识、自然知识、典故、神话等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国学启蒙好书。

声律启蒙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31 04:26

声律启蒙是古代教小朋友学习吟诗作对的启蒙读物。

《声律启蒙》是古代教小朋友学习吟诗作对的启蒙读物。 古人写诗,讲究押韵,就是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韵要相同: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光和霜的韵相同,都是ang,这样读起来就朗朗上口,听上去也非常悦耳。 为了让初学写诗的小朋友掌握汉字的韵,清朝的车万育就在前人的基础上,把相同韵的汉字集合在了一起,组成歌谣,编订了这本《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按照韵律编排,读起来朗朗上口。

声律启蒙的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5-31 05:16

如何进行声律启蒙?
1个回答2022-06-19 06:42

声律启蒙
1个回答2022-06-05 23:42

什么是声律启蒙
1个回答2024-05-14 20:46
《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什么是声律启蒙?
1个回答2024-05-31 19:10

《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撰写的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韵律启蒙的韵律启蒙的来历
1个回答2023-08-06 17:00

车万育,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