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肘

掣肘怎么读 掣肘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3 11:18
  掣肘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è zhǒu。

  原意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例如:暗中掣肘;由于受到掣肘,工作难以开展。

  后人用“掣肘难书”说明充分信任,放手使用部下,给他们一定得自主权,是关乎事情成败的重要环节。

  扩展资料:

  掣肘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短命的改革者。原因是他们感到悲伤。当他们看到别人成功时,他们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在背后射箭,散布谣言,甚至指责改革者受到各种压力。我相信,流言蜚语、嫉妒心、偏颇的倾听、磕磕绊绊、看到别人成功等缺点,都是“约束”的表现。

  约束约束实际上是一种内摩擦,它分散了合力的内聚力。在这样的工作约束下,你将无法做出伟大的事业。

  许多人在谈到“绘图限制”的危害时都感到愤怒。我听到一个朋友说这样的事:有一个人才的单位,工作非常积极,他的行为在报纸上,而且城市的认可,但他的老板恨他,防止他,卡的促销和其他方面的每一个可能的意思。后来,他不再“高人一等”,而是简单地放轻松一点,这让他的老板很高兴。

  这个奇怪的事情,说白了就是老板害怕下属主动,会威胁到自己的“位置”。可以看出,在绘制约束的背后,往往有一些人怀有恶意干涉。自私的利益和嫉妒是这一现象的根源。
掣肘怎么读,捉襟掣肘,掣肘怎么读,掣肘难书
3个回答2023-01-28 09:23
掣肘 [chè zhǒu]
[释义] 拉住胳膊,比喻阻挠别人做事 。
捉襟见肘 【读音】zhuō jīn jiàn zhǒu
【解释】衣服破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又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无法应付。
制肘还是掣肘 制肘还是掣肘正确呢
1个回答2023-11-29 07:25
1、是掣肘。

2、制肘是掣肘的别字,是已经流行的错误用法,可作掣肘理解。掣肘是一个汉语词汇。原意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

3、释义:在别人做事的时候拉扯别人的胳膊肘,比喻干扰和阻挠别人做事。

4、出处:战国秦 吕不韦《吕氏春秋 具备》: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於鲁君,与之俱至於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
掣肘的意思
1个回答2022-12-12 03:58
掣肘原意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暗中掣肘|受到掣肘,工作难开展。
掣肘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0-07 19:07
掣肘 :
chè zhǒu
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暗中掣肘|受到掣肘,工作难开展。
“掣肘”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08 14:48

“掣肘”的意思:原意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干扰和阻挠别人做事。

1、读音:chè zhǒu

2、出处:出自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

翻译:到了亶父,城里的官员都来参拜。宓子贱命令两个官吏作记录。他们刚刚开始记录,宓子贱就在一旁时常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导致)官员记录不好,(于是)宓子贱对此很生气。两位官员吏感到十分不安,(就)请求辞职回去。

3、例句:中俄、中印关系受到安全领域紧张事态的掣肘,而中俄两国对巴西、印度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并不热心。

4、近义词:制肘

扩展资料:

“掣肘”的近义词介绍:制肘

1、读音:zhi zhǒu

2、表达意思:掣肘 (chè zhǒu)才是对的。掣,就是拉扯的意思。掣肘就是拉人的胳膊肘,意指从旁牵制、干扰了别人正常的行事进程。

制肘的制是别字。虽然古书中也极偶然有人用,但是别字,也就是错字。古人也是人,也尽有用错的时候,不能因为有人用过就是对的。还有一个可能是有人不认识“掣”字,读成了制。于是反过来就写成了制肘。

3、例句:弱国本无外交可言,顾氏在夹缝中应付周旋,已煞费苦心,而国内政局又往往风云诡谲,动辄制肘,可胜浩叹。

“掣肘”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11-30 07:18
掣肘 :
chè zhǒu
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暗中掣肘|受到掣肘,工作难开展。
掣肘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7 03:11

掣肘的意思是:拉住胳膊,比喻阻挠别人做事:相互~,谁也做不成事。读音为:chè zhǒu。


详细释义:《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 ,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於鲁君,与之俱至於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


吏甚患之,辞而请归…… 鲁君太息而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后因以“掣肘”谓从旁牵制。




近义词:制肘。


例句:


1、不料,她却渐渐陷入事事掣肘、举步维艰的境地。


2、诸督抚大臣如谭纶、刘应节、梁梦龙辈咸与善,动无掣肘,故继光益发舒。


3、袁秋岳肩头上的毒伤并未痊愈,在施展招式时难免掣肘,他唯恐与群敌陷入缠斗,所以一出手便使出了杀招。


4、但中原混战,已无暇掣肘与我西鹃。


5、张居正采用的变通手段是即把蓟镇辖境内的其他高级将领调往别镇,以免遇事掣肘。


6、不言自明,沈复很明白有哪些掣肘,国家分崩离析,前途未卜,人心不齐。




7、玄关顶上的天花板若是太低,具有压迫感,这在风水上属于不吉之兆,象征这家人备受压迫望肘,难有出头。


8、我师父现在大内颇受太子型肘,该不会自断黑竹会这条臂膀;俞瑞刚刚重执黑竹,也要倚仗我师父,没这胆子与他为敌吧!

掣肘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1 07:09

1.遇事掣肘:掣指拉;掣肘指拉住胳膊。比喻从旁牵制、阻挠。一遇到事情就从旁干涉阻挠。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后来又被贾总办晓得了,反说他有意霸持,遇事掣肘,递了个禀帖给河台,请河台撤他的差使,以便事权归一。”

2.掣襟露肘:掣指拉;襟指衣襟;肘指胳膊肘。拉动衣襟就会露出胳膊肘。形容处境困窘狼狈。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宗昭原是寒素之家,中了举,百务齐作的时候,去了这四十两银,弄得手里掣襟露肘。”

3.掣襟肘见:掣指牵拉;襟指衣襟。形容身陷困境、窘迫不堪。

《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肘见。”

什么叫“掣肘”?
1个回答2023-12-07 03:27

“掣肘”的意思:原意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干扰和阻挠别人做事。

1、读音:chè zhǒu

2、出处:出自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

翻译:到了亶父,城里的官员都来参拜。宓子贱命令两个官吏作记录。他们刚刚开始记录,宓子贱就在一旁时常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导致)官员记录不好,(于是)宓子贱对此很生气。两位官员吏感到十分不安,(就)请求辞职回去。

3、例句:中俄、中印关系受到安全领域紧张事态的掣肘,而中俄两国对巴西、印度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并不热心。

4、近义词:制肘

扩展资料:

“掣肘”的近义词介绍:制肘

1、读音:zhi zhǒu

2、表达意思:掣肘 (chè zhǒu)才是对的。掣,就是拉扯的意思。掣肘就是拉人的胳膊肘,意指从旁牵制、干扰了别人正常的行事进程。

制肘的制是别字。虽然古书中也极偶然有人用,但是别字,也就是错字。古人也是人,也尽有用错的时候,不能因为有人用过就是对的。还有一个可能是有人不认识“掣”字,读成了制。于是反过来就写成了制肘。

3、例句:弱国本无外交可言,顾氏在夹缝中应付周旋,已煞费苦心,而国内政局又往往风云诡谲,动辄制肘,可胜浩叹。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