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想学金融学、经济学类的知识,推荐几本书?
1个回答2023-01-30 04:45
曼昆的 经济学原理
知识经济时代例子
1个回答2024-04-05 11:45
知识经济时代例子:
1.茶叶蛋不含三聚氰胺,就会更好卖。
2.经济危机要靠知识解除。
用经济学知识解释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01:48
用经济学知识解释成语:
物以稀为贵

稀有的物品
即是供给量少的物品
根据价格均衡理论
供给量少的物品价格就高
所以导致了:物以稀为贵
经济学通识有几本
4个回答2022-06-17 01:29
经济学通知通知有几本的话,应该就是那几本吧,应该是有两三百。
经济学通识
1个回答2022-06-19 23:26
1、x(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
2、x(不是效用的总和)
3、v
4、x(是最高收入,不是平均收入)
5、v
6、略
7、x(通过控制货币量来调节利率错了)
这是什么经济学常识?
2个回答2022-09-30 08:59
不要想当然,要想实际。
第一你买的是晚上11点多的票,那时候在家都是睡觉时间。所以你要想到这点,买硬卧的肯定多了。因为大家都想睡觉呀!!!
第二从经济学常识来说的话,就是晚上长途车硬卧人肯定多,买硬座的肯定少。你也看到了,硬座人少,你也可以在硬座上躺了睡觉和硬卧差不多。就是自己东西要保管好。经济学常识来看你花了比硬卧少的少享受了硬卧的待遇。呵呵!!!!
用经济学知识解释三个和尚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3 08:40
三个和尚没水喝,是经济学的一个困局,涉及搭便车的原理。
经济学中的搭便车是公共物品购买时出现的 由于公共物品具非排它性---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排斥其他人对其同样的消费,所以有人就会有获得利益而逃避付费的行为。
在三个和尚的情里,由于工具的特点——扁担和木桶——所决定的,或一个人挑水或两人抬水,在每一次“生产活动”中必然至少会出现一位搭便车者。再考虑到他们三人同时又都是趋利避害的经济人,外部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当市场巨大(水缸里的水足够1人喝),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没有其他和尚),有足够的利润,不过运营起来也较为辛苦(自己挑水自己喝)。当市场充分(水缸里的水足够2人喝),竞争对手不足以损伤己方利益的时候(只有2个和尚),市场利润就被均分,且相互间形成合力,良性合作成为主流,运营成本下降市场供求处于平衡状态(一起挑水喝)。当市场缩小(水缸里的水不够3人喝),竞争对手过多(3个和尚),且没有规范制度和明确分配制度的时候(没有排轮,没有硬性规定谁去挑水),竞争对手间处于恶性竞争状态(都不挑水,节省体力抢夺对方市场),最终的结果将由市场自动调节以达到供需平衡(包括但不限于,一个和尚渴死后,两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退出寺庙,一个和尚抬水吃,或三个和尚一起渴死,或三个和尚达成协议,实现微利经营即轮流抬水吃等等)。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来调动和尚们挑水的积极性。每个和尚都等着别人去挑水,自己好坐享其成,于是和尚们都没水喝了。事实上,每个和尚都有挑水的能力(经济学上将此视为“资源”),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尚们的挑水能力(资源)就被闲置浪费了,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实现其价值(有水喝)。
解决的办法是靠有效的制度安排或政府统一征税来购买公共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