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解释

急!西方经济学的几个名词解释!
1个回答2022-09-22 17:01
随便在网上都能搜到得
以水济水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1个回答2024-01-28 09:28

以水济水 [ yǐ shuǐ jǐ shuǐ ]【解释】:用水来给水增味。比喻随声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示例】:有可而无否,其弊必至于~之喻。 ◎宋·杨万里《驳配向不当议》出 处《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市场是什么意思?用经济学解释。
1个回答2022-09-28 21:20
供交易展示的平台
用经济学知识解释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01:48
用经济学知识解释成语:
物以稀为贵

稀有的物品
即是供给量少的物品
根据价格均衡理论
供给量少的物品价格就高
所以导致了:物以稀为贵
用经济学知识解释三个和尚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3 08:40
三个和尚没水喝,是经济学的一个困局,涉及搭便车的原理。
经济学中的搭便车是公共物品购买时出现的 由于公共物品具非排它性---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排斥其他人对其同样的消费,所以有人就会有获得利益而逃避付费的行为。
在三个和尚的情里,由于工具的特点——扁担和木桶——所决定的,或一个人挑水或两人抬水,在每一次“生产活动”中必然至少会出现一位搭便车者。再考虑到他们三人同时又都是趋利避害的经济人,外部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当市场巨大(水缸里的水足够1人喝),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没有其他和尚),有足够的利润,不过运营起来也较为辛苦(自己挑水自己喝)。当市场充分(水缸里的水足够2人喝),竞争对手不足以损伤己方利益的时候(只有2个和尚),市场利润就被均分,且相互间形成合力,良性合作成为主流,运营成本下降市场供求处于平衡状态(一起挑水喝)。当市场缩小(水缸里的水不够3人喝),竞争对手过多(3个和尚),且没有规范制度和明确分配制度的时候(没有排轮,没有硬性规定谁去挑水),竞争对手间处于恶性竞争状态(都不挑水,节省体力抢夺对方市场),最终的结果将由市场自动调节以达到供需平衡(包括但不限于,一个和尚渴死后,两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退出寺庙,一个和尚抬水吃,或三个和尚一起渴死,或三个和尚达成协议,实现微利经营即轮流抬水吃等等)。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来调动和尚们挑水的积极性。每个和尚都等着别人去挑水,自己好坐享其成,于是和尚们都没水喝了。事实上,每个和尚都有挑水的能力(经济学上将此视为“资源”),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尚们的挑水能力(资源)就被闲置浪费了,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实现其价值(有水喝)。
解决的办法是靠有效的制度安排或政府统一征税来购买公共物品 。
"悬壶济世"这个成语是怎么解释的
1个回答2024-02-17 02:11

你好!

悬壶济世,是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

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

悬壶济世,赞颂医生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

典故: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因此,后来人皆称卖药的、行医的为“悬壶”,美称医生职业为“悬壶济世”,历代医家行医开业则以“悬壶之喜”等为贺。时至今日,仍有不少行医者悬葫芦在诊室当作行医的标志,这种做法更被众多药店、制药厂等沿用。

希望对你有帮助。

济公的解释。.
1个回答2023-01-11 11:05
济公 [ jì gō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ì gōng ]
1.成就公义。
2.即济颠。
悬壶济世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3-14 05:28

悬壶济世是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的一个词语。

首先来看“悬壶”。壶,大家都知道可以当做盛器来装水装酒或其他东西。在古代,“壶”指的就是迅祥码“葫芦”,葫芦也可以装水装酒的。“悬壶”就是悬挂葫芦。再来看“宴虚济世”,指的是救济或救助世人。所以,简单的直接理解“悬壶济世”的意思就是悬挂葫芦救济世人。我们可以推测一下,这葫芦应该是个“神器”,接下来,估计大家应该猜到这葫芦是干什么用的啦?用一句俗语引出答案,那就是“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言归正传,“悬壶济世”其实是赞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因此,古时候中药店门前要挂一个葫芦,以表明治病救人的身份。

“悬壶济世 ”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简要的给大家叙述一下关于“悬壶济世”的典故。据说道医壶公治疗瘟疫,带着他的葫芦,葫芦里有药丸,人们吃了葫芦里的药,药到病除。当每次看完病,病人散去后,道医壶公就会钻进自己的葫芦,这引起了费长房的关注,因此费长房带上 好酒好菜就去询问道医壶公缘由,壶公便邀请费长房进入葫芦里,葫芦里则是另一番美景,同时也告知费长房,其实他是神医,专门来此救死扶伤的。后来费长房就拜道医为师,学习医术,救济医患,最终他成亩哪为了东汉时的名医。壶公和费长房都是东汉时期的名医,他们的医术令人赞佩,再加上这个神化般的故事被流传开来,所以后人就将行医称为悬壶。

"悬壶济世"这个成语是怎么解释的
1个回答2024-03-04 23:44

你好!

悬壶济世,是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

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

悬壶济世,赞颂医生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

典故: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因此,后来人皆称卖药的、行医的为“悬壶”,美称医生职业为“悬壶济世”,历代医家行医开业则以“悬壶之喜”等为贺。时至今日,仍有不少行医者悬葫芦在诊室当作行医的标志,这种做法更被众多药店、制药厂等沿用。

希望对你有帮助。

济贫的引证解释济贫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1 11:06
济贫的引证解释是:⒈救助穷人。引唐皮日休《金钱花》诗:“阴阳为炭地为炉,铸出金钱不用模。莫向人间逞颜色,不知还解济贫无?”《三国演义》第十一回:“竺因此广_家财,济贫拔苦。”。
济贫的引证解释是:⒈救助穷人。引唐皮日休《金钱花》诗:“阴阳为炭地为炉,铸出金钱不用模。莫向人间逞颜色,不知还解济贫无?”《三国演义》第十一回:“竺因此广_家财,济贫拔苦。”。结构是:济(左右结构)贫(上下结构)。词性是:动词。拼音是:jìpín。注音是:ㄐ一_ㄆ一ㄣ_。
济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济贫jìpín。(1)向穷人提供救济和帮助。
二、国语词典
救助贫困的人。唐.皮日休〈金钱花〉诗:「莫向人间逞颜色,不知还解济贫无?」也作「济困」。
三、网络解释
济贫济贫是现在社会救助制度的前身,开创了用国家立法推动济贫事业的先例奠定了英国及西方发达国家现代社会救助立法的基础。
关于济贫的诗句
有禄不济贫共设三冬粥济贫有馀必以济贫乏
关于济贫的成语
劫富济贫彬彬济济周贫济老济寒赈贫振贫济乏
关于济贫的词语
济寒赈贫劫贫济富杀富济贫扶危济贫济贫拔苦济苦怜贫振贫济乏赈贫济乏劫富济贫周急济贫
关于济贫的造句
1、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扶弱抑强。
2、陈建军现在加州社会服务部从事加州政府济贫计划的预算规划工作。
3、作为资源富区的忻州地区,由于经济运行的低层次和粗效型经营方式,导致该地区至今仍为经济贫区。
4、她执正义之剑驭银凤而云飞天下,扶弱济贫,诛奸灭邪,得世人万年美誉。
5、梁山泊的英雄们劫富济贫,反抗强权,真称得上是绿林好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济贫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