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超然台作赏析

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赏析
1个回答2023-08-22 22:05

苏轼是宋代出名的诗人,他创作了无数令人称赞的诗歌。其中,《望江南·超然台作》是在他登上超然台之后,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此首诗上联描写的是登超然台看到的春日景象,下联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抒发了苏轼对家的想念和无奈,对有家难回,有抱负却难以施展的惆怅和释然

上联: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意思是:春天还未过完,柳枝斜斜随着细细的微风起舞。登上超然台向远处眺望,半满的护城河水随着春水微微的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盛开的花朵。更远处在雨影之中的是挨家挨户的瓦房。 上联描写的是满城风光,尽收在苏轼的眼底,用实景为下文的触景生情打下基础。

下联逗瞎: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蠢坦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意思是:寒食节过后,酒醒了,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却只能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重新点上火,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着年轻才行。下联是苏轼为了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抒发对故国思念之情带指桐,既表达了他心中难以解脱的苦闷之情,又表达了他对此作出的心理调剂。

这首词从“春未老”着笔开始写,既点出了当时的季节,表现出来了春季盎然之意,但也为自己年华不再,即将老去埋下伏笔。而最后用“趁年华”来结尾,又突出了此时人已老,若不再做些什么的话,恐怕已无能为力了。空有着一腔抱负,却无法施展,实属是无可奈何。这样承前启后的手法,也是表现了苏轼内心迷茫和忧愁之情,但却无法压抑心中,而需要解脱,这也是此处“超然”的更深层次的表达。

望江南的赏析
2个回答2022-09-30 06:00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词,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望江楼对联赏析
5个回答2022-12-02 21:07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据说这也是关于薛涛的名联上联,多少年无下联对出。“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一联的绝妙之处在于多重理解,多重意境:1、“望江楼”既可以理解为“望-江楼,”为动宾短语,也可以理解为名为“望江”的楼,是名词短语;2、“望江流”既可以理解为“望-江-流”,也可以理解为“望江-流”,还可以理解为“望-江流”;3、“望江楼上望江流”中,“望江楼”和“江流”都是实实在在、经多年沧桑而一刻不变的景观,与后面的“千古”相呼应;4、“江流千古”可以理解为“江-流-千古”,也可以理解为“江流-千古”;5、“江楼千古”,“江楼”虽仅指江边的楼,但用“江”这个名词来修饰“楼”这个名词,词义悠远;6、“楼”和“流”押韵,顺口。总之,不同的理解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动与静的结合,古与今的承续。
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此对联下联时隔三百年后才对上 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嵌字联,音韵联)   (“映月井”也有作“印月井”者,但我个人觉得“映”字意境更高)   望江楼和映月井皆为戏中出现的实景,即戏里有一座望江楼和一个映月井
望江楼对联赏析
1个回答2023-08-11 01:10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据说这也是关于薛涛的名联上联,多少年无下联对出。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一联的绝妙之处在于多重理解,多重意境:1、“望江楼”既可以理解为“望-江楼,”为动宾短语,也可以理解为名为“望江”的楼,是名词短语;2、“望江流”既可以理解为“望-江-流”,也可以理解为“望江-流”,还可以理解为“望-江流”;3、“望江楼上宽侍州望江流”中,“望江楼”和“江流”都是实实在在、经多年沧桑而一刻不变的景观慎蔽,与后面的“千古”相呼应;4、“江流千古”可以理解为“江-流-千古”,也可以理解为“江流-千古”;5、“江楼千古”,“江楼”虽仅指江边的楼,但用“江”这个名词来修饰“楼”这个名词谈数,词义悠远;6、“楼”和“流”押韵,顺口。总之,不同的理解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动与静的结合,古与今的承续。

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此对联下联时隔三百年后才对上
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嵌字联,音韵联)
 
(“映月井”也有作“印月井”者,但我个人觉得“映”字意境更高)
 
望江楼和映月井皆为戏中出现的实景,即戏里有一座望江楼和一个映月井
望江南·江南月赏析
1个回答2023-10-21 20:57

这是一首咏月词。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一个天朗气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楼,浪花深处玉沉钩。”三、四句是说,云堆散开之时,圆月如冰楼(镜)高悬天宇;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

前句写天上月,“楼”写月圆。后句写江中月,“钩”写月缺。本应是“冰楼”、“玉钩”为词,作者以动词“吐”、“沉”隔开名词词组“冰楼”、“玉钩”,这样冰、玉状月色的皎洁;楼、钩描明月的形态。不仅句式上易板为活,有顿挫峭折之妙;而且词意上也用常得奇,颇具匠心。

“圆缺几时休。”上片结句是说,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不知重复了多少次。

上片结句既承接收拢了前两句,又以月圆月何时册激了的感慨,十分自然的开启了下片,转入一个新的意境。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下片前两句是说,橘姿虚斗转星移,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这两句是说,月中丹桂四时不谢,它不会因为秋天而凋零;但月中嫦娥离群索居,在无休止的孤寂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痛苦。“”

丹桂,神话圆燃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斫之,树创随合(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素娥,嫦娥的别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天上共悠悠。”末句是说,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而人未圆而黯然神伤。悠悠,忧思绵远的样子。一个“共”字,道出了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未圆而黯然神伤,收到了“一石击两鸟”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以咏物为主,写景生动,体物精微;在咏物中抒怀,借夜月的圆缺不休,表人事的聚散不定;以嫦娥的知离愁,写出人间的悲欢离合。结句含蓄蕴藉,意境悠远。

如何赏析《江南春》?
1个回答2024-03-24 20:30

《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望江南 温庭筠 赏析
1个回答2023-01-11 14:45
首先看来这个女人等丈夫,不只一天两天了。但是每天她都会梳妆打扮的很好在望江楼盼望丈夫的归来。过尽千帆皆不是,希望是一点一点的在破灭。总还是希望得到些什么,可是那看到的是斜晖,江水脉脉,一日的时光有这样在等待中度过了。一个人在反反复复,这样的情景中,柔肠寸断。白萍洲,隐喻了希望夫妻可以在一起。希望总不可得失落之极。
望江南赏析二百字。
1个回答2023-01-13 01:24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倚楼望江盼夫归来而一再失望的妇女形象。

起二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作者抓住人物的动态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睡醒早起,梳头洗脸打扮完毕,就独自倚着望江楼的栏杆向江面望去。词人抓住妇女的特有动作(梳妆打扮)点明了人物的身份,“罢”字既表明动作的时态,又写出动作的情态,略事打扮非精心装饰,表现了人物那种急切地盼夫归来而又信心不足的心情。“独”字则点出思妇形单影孤的情景,“倚”字写思妇倚楼而望久久地等待的神态。

次二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斜晖水悠悠。”是写景,又寓情于中,含义深刻。眼望着江面上千帆过去,都不是丈夫归舟,时近黄昏。江面上只剩下斜阳余晖含情脉脉,江水东流悠悠不断。意境悠远凄情,着力渲染思妇的离愁,把行人去而不返,辜负了闺中人脉脉多情的心情形象地表现出来。一个“尽”字不仅把天色已晚,江面空无一船,空旷凄凉的意境描绘出来,而且把思妇独倚望江楼时间之长,盼夫归来痴心之深的心情表现出来。

结句“肠断白苹州。”描写思妇又见到江边的白苹州,回忆起当年在此分手的情景,本来已经望不见归舟已是心灰意懒,又见分手之处,怎能不肝肠寸断、伤心之极呢?末句直写心境,揭出题意,余味隽永。

本词选取富有特征的动作和景物,构成人的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意境深幽,寓意深刻。王国维认为“唐五代词,有句无篇。”不免偏激。但温词中确有不少像“斜晖脉脉水悠悠”这样为人们广为传诵的佳句。
温庭筠 《望江南》一的赏析
1个回答2022-09-30 14:45
其实吧,这首诗纯粹是作者写着玩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