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科学育儿知识

家长科学育儿知识大全
1个回答2022-12-09 00:28

儿童科学教育的知识目标是?
1个回答2024-02-29 18:43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我和一个好哥们认识五年,他是文科生,我是体育生。有一次出来玩,总之最后他的女朋友就是我的女朋友了。
1个回答2024-02-10 15:13
果真是体育生,奉劝你,这种女生不能要,为了这种女生伤了兄弟感情更不值得!良禽择木那是选择工作单位选择好领导,感情能是一事么,女的爱他的男朋友你就是再帅再高又能怎样?不爱却在一起,说明女生不是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小班育儿知识百科?
1个回答2024-03-19 20:31
  现在的育儿知识有很多,那么有哪些是关于小班育儿的知识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供大家阅览!
  育儿知识百科一
  一、古代育儿七不责

  当众不责、睡前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伤不责、疾病不责、愧疚不责。

  二、八种错误睡姿

  1、睡觉时用嘴呼吸

  2、把手枕在头下

  3、被子盖不严

  4、把头用被子盖起来睡觉

  5、睡衣太紧

  6、和宝宝面对面睡觉

  7、对着风口睡觉

  8、睡觉之前进食过多

  三、锻炼孩子十大品格

  自信、坚持、忍耐、谦虚、谨慎、独立、果断、合作、勤奋、平静。

  四、发烧时候三个误区

  1、盖厚被子

  2、退烧药加量

  3、劝宝宝吃东西

  五、不能做的事情

  1、不能用塑料膜做尿布

  2、不能给宝宝剪睫毛

  3、不能让宝宝睡中间

  4、不能捏宝宝脸

  5、不能用力摇晃宝宝

  6、不能拍打宝宝后脑勺

  7、不能直接给宝宝穿新衣服

  8、不能频繁给宝宝洗澡

  六、爸爸陪宝宝5大好处

  1、树立爸爸在宝宝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2、让宝宝学习到了爸爸的阳刚之气和坚毅的男子汉性格。

  3、完善宝宝性格,女孩子不矫情,男孩子更加阳光。

  4、减轻妈妈的负担最主要,带小孩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

  5、让爸爸也放松心情。

  七、乳牙萌发顺序

  1、中切牙:下颌6个月;上颌7个半月

  2、侧切牙:下颌7个月;上颌9个月

  3、第一乳磨牙:下颌12个月;上颌14个月

  4、犬牙:下颌16个月;上颌18个月

  5、第二乳磨牙:下颌20个月;上颌2岁

  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八、宝宝吃饭九大禁忌

  一禁偏食、二禁蹲食、三禁暴食、四禁咸食、五禁快食、六禁甜食、七禁看食、八禁走食、九禁笑食。
  育儿知识百科二
  6个月-1岁宝宝学说话

  在宝宝0-5个月的时候,语言发育基本停留在“听”的阶段,他喜欢妈妈的声音,父母需要多跟宝宝说话,在他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时,及时给予回应。

  等宝宝6个月以后,他看着妈妈的笑脸,可能发出“巴、姆姆、诺诺”等牙牙学语的声音,父母可以微笑着模仿宝宝的声音,往往会激发他更大说的兴趣。同时,在平时换尿布、吃奶、穿衣服时,都及时跟宝宝交流告诉他要做什么了。

  8-12个月的宝宝,对讲话的注意力提高,对一些简单的语言命令也有反应。他可能含混的说出一些变调音,因为他还在努力适应不同音调的变化。

  1、说“爸爸和妈妈”

  从6个月开始,有些宝宝就能发出粑粑、麻麻的音调,刚开始他没有把真实的你和词语联络,所以多指著自己说“妈妈,这是妈妈”,当他叫出第一声,你一定感慨良多。2、摇头表示“不”

  在宝宝7-8个月以后,对一些简单指令会反应,比如宝宝抓妈妈的眼镜,妈妈摇头表示不,拨开宝宝的小手。宝宝也会逐渐学会摇头这类简单动作。

  3、用唯一的词表示同一个事物

  比如今天说“猫咪”,明天说“ *** ”,这个阶段,最好用固定的、唯一的词表达同一个物品。避免宝宝产生混淆。

  4、指认生活物品+实物卡的帮助

  指认生活中常见的桌子、沙发、鱼缸等,在8个月以后就可以尝试给宝宝看实物卡,一般可能到10个月左右他才能指认某些熟悉的物品。认物卡片要坚定地用实物,不要那些卡通的变形的萌化的,就是纯照片认物。这样方便宝宝联络生活,理解更容易。

  5、讲故事当然少不了

  宝宝对绘本的专注力并不强,1岁以前主要选择撕不烂的布书、圆角环保的纸板书等,他感兴趣的时候就翻一翻,并不强调完整的听完一个故事。

  1岁-1岁半宝宝学说话

  1岁以后,宝宝似乎突然就理解你说的每句话了。你说要吃午饭,他就端著碗跑去餐桌。你说要找鞋子,他就帮你拿来了。他的理解能力远远超过他能说的了。

  1、说的慢一点,别说生僻词

  父母在和宝宝交流时,尽量慢一点。根据他的听觉能力遣词造句,多说他熟悉的词汇和句子,不熟悉的新鲜词,语速慢。比如“宝宝想要吃甜-甜-圈吗”。

  2、尽量不说儿语,多说短句子

  不用刻意像唱歌那样吊著嗓子说话,也不用说“糖糖、小鞋鞋”。尽量用简单的字词和短句子交流,便于宝宝理解和重复练习

  3、发音准确,吐词清楚

  宝宝1岁左右说的话,基本上只有长期带他的父母听得懂,别人很难听清他的话。他们的舌头口型正在适应巨大的词汇库,父母一定要用标准的发音来交流、示范。

  4、动作和词语结合起来

  到了1岁半以后,宝宝走路很好,也能跑跳。在玩球时说“踢足球”,在上台阶时候说“抬脚”,这有助于他将动作和词语联络理解。

  5、指认生活中的物品

  这一方法其实适用于所有的阶段,随时给宝宝指认他感兴趣的物品。

  1岁半-2岁宝宝学说话

  2岁大的宝宝不仅能明白你对他讲的大部分内容,词汇量也在飞速扩充,这一年中,他逐渐从2-3个片语成的句子喝果汁、妈妈,要饼干跃升至4个、5个或6个片语成的句子球在哪里,爸爸?娃娃坐在我的腿上,他还开始会使用代词,虽然经常用错。但是宝宝的词汇积累是不均衡的,所以不用纠结跟别人家的宝宝比较。

  1、给出包含2-3个要求的指令

  比如“去房间里,把泰迪熊和小狗拿来”,通过复杂的指令提高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2、随时指认生活的常见物品和图片

  无论是在家、外出,比如看到“斑马线、红绿灯、公共厕所、雕塑”等任何物品,随时指认,并简单的给宝宝说明这个物品是用来干什么的,以便于他理解。

  3、说名字、年龄和性

  一问一答,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你是男孩还是女孩?让他在问答中熟悉自己的资讯,熟练以后再以这个方法训练,爸爸妈妈的名字。

  4、代词你我他的使用

  很多宝宝在代词这一块是模糊的。比如妈妈说“你要玩具吗”宝宝回答“你不要玩具”。所以在最初建议都使用第三人称。换个问法“宝宝要玩具吗”,他会回答“宝宝不要玩具”。在他熟悉这种说法之后,再说清楚,自己就是“我”对方是“你”。这一点要完全理解可能需要一定时间。

  5、结合场景理解对立或相反的词语上下,里面外面

  在平时和宝宝交流中,有意识的在适用情景中说清这些词的关系。比如“宝宝在帐篷里面”“爸爸在帐篷外面”,方位词数量词都可以这么教。

  6、读书讲故事丰富词汇量

  不用上任何语法课,宝宝在上学前就通过聆听和时间掌握很多基本语法规则。保持每天继续给宝宝讲故事吧,让他重复某些语句,或是提个小问题。“小猫在河边遇见了……”“小猫在河边遇见小狗”。

  最后,再罗嗦总结一下,教宝宝学说话,除了技巧和方法,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无外乎两点:

  一是听宝宝说。比如我家宝宝在1岁半时表达欲望很强烈,我努力弄明白他说的词,他则用身体语言、动作和一连串叽里咕噜表达他的意思。大人认真听,让他继续说,及时纠正他不正确的发音。

  二是和宝宝交流。他不说,我主动引导他说,尤其是带出去玩儿,海报、门牌、电线、汽车,什么都可以说一说。看他对什么感兴趣,他就会自说自话的说个不停。有个小话唠,其实感觉很不错,至少学说话上,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了。

  
小班育儿知识百科?
1个回答2023-12-02 22:04
  现在的育儿知识有很多,那么有哪些是关于小班育儿的知识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供大家阅览!
  育儿知识百科一
  一、古代育儿七不责

  当众不责、睡前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伤不责、疾病不责、愧疚不责。

  二、八种错误睡姿

  1、睡觉时用嘴呼吸

  2、把手枕在头下

  3、被子盖不严

  4、把头用被子盖起来睡觉

  5、睡衣太紧

  6、和宝宝面对面睡觉

  7、对着风口睡觉

  8、睡觉之前进食过多

  三、锻炼孩子十大品格

  自信、坚持、忍耐、谦虚、谨慎、独立、果断、合作、勤奋、平静。

  四、发烧时候三个误区

  1、盖厚被子

  2、退烧药加量

  3、劝宝宝吃东西

  五、不能做的事情

  1、不能用塑料膜做尿布

  2、不能给宝宝剪睫毛

  3、不能让宝宝睡中间

  4、不能捏宝宝脸

  5、不能用力摇晃宝宝

  6、不能拍打宝宝后脑勺

  7、不能直接给宝宝穿新衣服

  8、不能频繁给宝宝洗澡

  六、爸爸陪宝宝5大好处

  1、树立爸爸在宝宝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2、让宝宝学习到了爸爸的阳刚之气和坚毅的男子汉性格。

  3、完善宝宝性格,女孩子不矫情,男孩子更加阳光。

  4、减轻妈妈的负担最主要,带小孩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

  5、让爸爸也放松心情。

  七、乳牙萌发顺序

  1、中切牙:下颌6个月;上颌7个半月

  2、侧切牙:下颌7个月;上颌9个月

  3、第一乳磨牙:下颌12个月;上颌14个月

  4、犬牙:下颌16个月;上颌18个月

  5、第二乳磨牙:下颌20个月;上颌2岁

  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八、宝宝吃饭九大禁忌

  一禁偏食、二禁蹲食、三禁暴食、四禁咸食、五禁快食、六禁甜食、七禁看食、八禁走食、九禁笑食。
  育儿知识百科二
  6个月-1岁宝宝学说话

  在宝宝0-5个月的时候,语言发育基本停留在“听”的阶段,他喜欢妈妈的声音,父母需要多跟宝宝说话,在他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时,及时给予回应。

  等宝宝6个月以后,他看着妈妈的笑脸,可能发出“巴、姆姆、诺诺”等牙牙学语的声音,父母可以微笑着模仿宝宝的声音,往往会激发他更大说的兴趣。同时,在平时换尿布、吃奶、穿衣服时,都及时跟宝宝交流告诉他要做什么了。

  8-12个月的宝宝,对讲话的注意力提高,对一些简单的语言命令也有反应。他可能含混的说出一些变调音,因为他还在努力适应不同音调的变化。

  1、说“爸爸和妈妈”

  从6个月开始,有些宝宝就能发出粑粑、麻麻的音调,刚开始他没有把真实的你和词语联络,所以多指著自己说“妈妈,这是妈妈”,当他叫出第一声,你一定感慨良多。2、摇头表示“不”

  在宝宝7-8个月以后,对一些简单指令会反应,比如宝宝抓妈妈的眼镜,妈妈摇头表示不,拨开宝宝的小手。宝宝也会逐渐学会摇头这类简单动作。

  3、用唯一的词表示同一个事物

  比如今天说“猫咪”,明天说“ *** ”,这个阶段,最好用固定的、唯一的词表达同一个物品。避免宝宝产生混淆。

  4、指认生活物品+实物卡的帮助

  指认生活中常见的桌子、沙发、鱼缸等,在8个月以后就可以尝试给宝宝看实物卡,一般可能到10个月左右他才能指认某些熟悉的物品。认物卡片要坚定地用实物,不要那些卡通的变形的萌化的,就是纯照片认物。这样方便宝宝联络生活,理解更容易。

  5、讲故事当然少不了

  宝宝对绘本的专注力并不强,1岁以前主要选择撕不烂的布书、圆角环保的纸板书等,他感兴趣的时候就翻一翻,并不强调完整的听完一个故事。

  1岁-1岁半宝宝学说话

  1岁以后,宝宝似乎突然就理解你说的每句话了。你说要吃午饭,他就端著碗跑去餐桌。你说要找鞋子,他就帮你拿来了。他的理解能力远远超过他能说的了。

  1、说的慢一点,别说生僻词

  父母在和宝宝交流时,尽量慢一点。根据他的听觉能力遣词造句,多说他熟悉的词汇和句子,不熟悉的新鲜词,语速慢。比如“宝宝想要吃甜-甜-圈吗”。

  2、尽量不说儿语,多说短句子

  不用刻意像唱歌那样吊著嗓子说话,也不用说“糖糖、小鞋鞋”。尽量用简单的字词和短句子交流,便于宝宝理解和重复练习

  3、发音准确,吐词清楚

  宝宝1岁左右说的话,基本上只有长期带他的父母听得懂,别人很难听清他的话。他们的舌头口型正在适应巨大的词汇库,父母一定要用标准的发音来交流、示范。

  4、动作和词语结合起来

  到了1岁半以后,宝宝走路很好,也能跑跳。在玩球时说“踢足球”,在上台阶时候说“抬脚”,这有助于他将动作和词语联络理解。

  5、指认生活中的物品

  这一方法其实适用于所有的阶段,随时给宝宝指认他感兴趣的物品。

  1岁半-2岁宝宝学说话

  2岁大的宝宝不仅能明白你对他讲的大部分内容,词汇量也在飞速扩充,这一年中,他逐渐从2-3个片语成的句子喝果汁、妈妈,要饼干跃升至4个、5个或6个片语成的句子球在哪里,爸爸?娃娃坐在我的腿上,他还开始会使用代词,虽然经常用错。但是宝宝的词汇积累是不均衡的,所以不用纠结跟别人家的宝宝比较。

  1、给出包含2-3个要求的指令

  比如“去房间里,把泰迪熊和小狗拿来”,通过复杂的指令提高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2、随时指认生活的常见物品和图片

  无论是在家、外出,比如看到“斑马线、红绿灯、公共厕所、雕塑”等任何物品,随时指认,并简单的给宝宝说明这个物品是用来干什么的,以便于他理解。

  3、说名字、年龄和性

  一问一答,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你是男孩还是女孩?让他在问答中熟悉自己的资讯,熟练以后再以这个方法训练,爸爸妈妈的名字。

  4、代词你我他的使用

  很多宝宝在代词这一块是模糊的。比如妈妈说“你要玩具吗”宝宝回答“你不要玩具”。所以在最初建议都使用第三人称。换个问法“宝宝要玩具吗”,他会回答“宝宝不要玩具”。在他熟悉这种说法之后,再说清楚,自己就是“我”对方是“你”。这一点要完全理解可能需要一定时间。

  5、结合场景理解对立或相反的词语上下,里面外面

  在平时和宝宝交流中,有意识的在适用情景中说清这些词的关系。比如“宝宝在帐篷里面”“爸爸在帐篷外面”,方位词数量词都可以这么教。

  6、读书讲故事丰富词汇量

  不用上任何语法课,宝宝在上学前就通过聆听和时间掌握很多基本语法规则。保持每天继续给宝宝讲故事吧,让他重复某些语句,或是提个小问题。“小猫在河边遇见了……”“小猫在河边遇见小狗”。

  最后,再罗嗦总结一下,教宝宝学说话,除了技巧和方法,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无外乎两点:

  一是听宝宝说。比如我家宝宝在1岁半时表达欲望很强烈,我努力弄明白他说的词,他则用身体语言、动作和一连串叽里咕噜表达他的意思。大人认真听,让他继续说,及时纠正他不正确的发音。

  二是和宝宝交流。他不说,我主动引导他说,尤其是带出去玩儿,海报、门牌、电线、汽车,什么都可以说一说。看他对什么感兴趣,他就会自说自话的说个不停。有个小话唠,其实感觉很不错,至少学说话上,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了。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8一12岁孩子爱说谎。
1个回答2024-03-06 15:22
孩子说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孩子渴望独立的一个标志,因此大人应平静的、坦然的面对孩子的说谎,正确的引导幼儿摆脱说谎、学会真实。孩子说谎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出于自我保护说谎

不少家长都遇到这样的事,孩子打坏或弄坏了东西,常常推到小动物或别人身上,或者干脆装着不知不承认是自己干的,这事实上是趋利避害,保护自己,逃避大人的惩罚和训斥,面对这种情况,大人千万别一个劲的盘问孩子,那样只会使幼儿把谎话编得越来越圆。我们应当为孩子创造一种说真话的宽松环境,告诉孩子人都会犯错,应当勇敢的承认,下次注意了就行了,开学不久我班一位幼儿把我的电子表拿去了,当他父母发现时,他却说是他捡的,教师和孩子父母的共同努力下,让其主动归还于我,并且以后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

二、因为想象而说谎

他们的吹嘘可能只是把心中的愿望表达出来。幼儿在三四岁的时候,见闻比较广泛,感情比较丰富,语言能力逐渐发达,容易陷入多姿多彩的幻想中,而且时常把想象和现实混同起来,说出想象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渴望。比如,我家的电冰箱有房子那么大;我在家里见过大象、熊猫。前者可能是贪吃,后者可能是想到动物园。又如一孩子曾对我说,他有一个和我人这么大奥特曼,其实他就是想拥有一个很大的机器人。面对这些谎话,我们要分析这些话的原因,进行解说、纠正,还可适当的满足孩子的愿望。

三、想讨好大人而说谎

有的孩子会说:“爸爸做的汤比妈妈做的汤好喝。”“××的裙子很漂亮。”其实爸爸做的汤却不如妈妈做的汤好喝,××的裙子也很一般。当孩子这样说或许是为了引起父母对其的注意,或许是想讨大人高兴。这些谎言都是善意的,只要不过分,大人笑笑就行了,不必去戳穿它。孩子会说恭维的话,表现了他已有了照顾别人感觉的意识了。例如我班有个叫杨猛的小朋友,只要她穿新衣服或打扮很漂亮的时候她就会说:“老师,我觉得今天你好漂亮哦!”其实那天老师的衣服非常一般,只是希望引起你的注意,并夸她的衣服漂亮或打扮漂亮。

四、想博得赞赏而说谎

孩子都喜欢听好话,都愿意得到爸爸、妈妈、老师和其他人的夸奖。有时为了博得他人的赞赏,就会说假话。这样的谎言要及时揭穿,不能让孩子赏到说谎的甜头,要给孩子讲清楚,希望得到别人表扬是对的,但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能靠说谎去换取。

五、希望引起别人注意而说谎

有些孩子在正常情况下,无法引起别人的注意,因而去以夸张的言词将别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科学课上,老师问大家:“你们有没有见过大象?大象会做什么?”在一大堆回答之中,就有人发出惊人之语:“我骑过大象。”“我看过飞的大象。”等等,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而言,其实不必过于苛求,不必要求孩子句句真话,有时听到一些夸大的童言童语,以一种崇拜、惊喜的眼光看待,可以满足幼儿爱表现的心理,也能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几种谎话要警惕,一种是家长的行为诱导说谎,大人说谎,一旦被孩子识破,孩子就会感到说谎是一种乐趣,跟着模仿。还有一种是隔代护短,唆使说谎,有时孩子犯了错,祖父母主动承担下来,这对孩子的成长危害较大,应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另外对性质恶劣的谎言,大人要坚持原则,巧妙戳穿,不能让孩子“得逞”,即使“得逞”
一、多充实幼儿的生活经验也要坚持纠
二、不要刻意去戳穿孩子的“牛皮”或嘲笑他们的夸张

三、了解孩子爱夸张和说谎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教育幼儿识字,有什么科学的规律性的方法么?
1个回答2024-04-04 14:10

教育幼儿识字,有什么科学的规律性的方法吗?看来这个问题我想了想,我确实有这样的经验和方法,因为我的儿子刚上一年级,他现在识字的能力非常的强,我感到非常的高兴。接下来我就说一说教育幼儿科学的规律的方法。

幼儿到了识字时期,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抓住这样的关键时期,充分激发孩子的识字能力,为他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幼儿时期的孩子,好奇心非常的重,他看见什么都会问你,所以我们带孩子出去的时候,看到什么字就可以跟孩子说是什么字。

记得那时候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告诉他这个字念什么。比如说看见入口,出口我会告诉他念什么。当然第一次他不可能记住,但是时间长了,看见这两个字,他就会很容易的脱口而出。

我还给他买了一套看图识字的书,每天晚上我都会拿出书来和他读,上面非常的形象,孩子看到图画就可以联想到字的意思,或者是句子的意思,就可以提示孩子将汉字和发音联系起来,从而学会大量的汉字。

经过一段时间的识字,孩子识字就比较多了,可以给他买一本绘本,从简单的绘本开始,孩子自己阅读,孩子在读故事的时候,借助已经会的字进行猜测,同时也会问你问题,这时候孩子就不断地在阅读中掌握大量的生字,通过这样大量阅读会学会生字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以上说了我的一点点自己的经验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孩子在学习生字的时候不能对他强迫,因为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他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识字,他们识字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一定会给我们惊喜。

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
2个回答2023-03-27 10:11

早期经验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影响。脑科学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生活经验能改变脑的生化形态和结构;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期教学方式影响儿童自我意识、情绪、行为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人的未来。


对幼儿科学教育的认识
3个回答2023-08-12 23:25
幼儿科学教育的认识应该从最基础的开始,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电动玩具之类的或者拼装玩具,这对开发他的智力非常有好处。
是讲学科知识,还是教学科教学知识
1个回答2024-01-26 06:14
教学科教学知识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