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肖复兴阅读答案

苦瓜(肖复兴) 阅读答案
3个回答2022-11-04 16:16
1.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瓤和籽的鲜红,表达对苦瓜的喜爱之情。
2.因为它里面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做菜很好吃;苦瓜是母亲的象征,它令我回忆起母亲。
肖复兴 苦瓜 赏析
5个回答2023-11-28 19:29
《苦瓜》

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已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它两弯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

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

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苦瓜肖复兴原文
1个回答2024-01-04 05:33
1、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已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2、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它两弯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3、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4、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5、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6、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7、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8、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
9、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10、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
11、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黑暗中的舞者 肖复兴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09-17 11:58
哦 Then?
《吃苦瓜》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29 00:36
1、 第一段中写到“苦瓜热”,“我也随波逐流的吃了起来”,此句中的“随波逐流”是贬义褒用,意在突出“我”对吃苦瓜的_______;此段中,为了表达“我”的这种心境,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加以渲染,以突出苦瓜的受欢迎.
2、 第二段从正面描写苦瓜色香味的得天独厚,其色是_______;其香是_______;其味是_______.
3、 第三段用类比的写法,赞叹苦瓜的_______,由此联想到俞平伯先生的文章,其内在的相通之处是________.
4、 阅读第四段,为什么说“人生的苦涩味同苦瓜的苦涩味一样能清心去火”?
5、 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通过对吃苦瓜的内在意义的挖掘,对人生的_______和_______道出富有哲理的见解.
1、喜爱 无心邂逅、一见倾心、不解之缘
2、淡淡的、青绿的颜色 一股清香 淡淡的苦涩味
3、苦涩 给人的感觉都是涩涩的
4、因为它令人思索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帆风顺时想不到、想不深的;令人认识的一些事物,这些事物在欣欣向荣时时认识不到、认识不深的.含辛茹苦,痛定思痛,发奋砥砺,又会出现一个容光焕发的新起点.
5、以小见大 顺境和逆境
求肖复兴《青木瓜之味》阅读题目答案
1个回答2022-09-11 07:52
1,因为女子是他的一位读者,并看过他照片,而不是毫不了解。
2,(1)模样清爽,中等身材,瘦瘦的。初春时节还穿着一件臃肿的棉衣。(2)一个外地人,大概是打工妹。
3,你还记得吗?我就是那天在邮局前和你相遇的人。我一直想来看你,工作太忙了,一直没时间。我过年回家带给你两个木爪,是我家自己种的,只是一点心意,祝你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由三馆免费开放想到..... 肖复兴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10-18 07:31
现在已经没有了!
父亲的苦瓜人生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11 13:58
主题:父亲吃了一个不苦不愿菜,为什么生气发怒?
袒护我的母亲,让我受苦,这是父亲希望我的意图“吃很苦很苦的人上人的力量。”,只是作为对父亲的意愿母亲。

参考父亲吃这个菜不苦不甘,愤怒了,也借题发挥,骂母亲说:“垂直就像你将一个孩子如此糟糕,无法忍受的痛苦,同时也充满希望的未来? “

2。 “文章”,具体含义是“传统价值观”,他们不知道

3。笔者的什么样的变化苦

疼痛的恐惧的最初的理解,不想遭受了许多蔬菜,水果,甜嫩是在美国,著名的香脆可口,但只有苦瓜“苦“人民满意的,后来才知道痛苦的真理,那就是”吃苦瓜的苦,迫人上人。“

4。文章写来写去多吃苦瓜生活写生活,所以写有什么作用
写生动地展示事物的一些特性。
肖复兴去远方怎样做阅读题
1个回答2024-02-19 05:34
去远方



肖复兴



1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2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3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4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5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6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7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选自2009年第1期《读者》,有删改)



19、文章开头写儿子在美国漫游,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分别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叙述中国留学生在西柏林和“我”在北大荒这两件事,各侧重说明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6段画线的句子表达在了什么意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多处流露出了作者对“去远方”的情感态度,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细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怎样正确理解作者反复强调的“年轻时就要去远方”的观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四)19、在内容上告诉读者将要去远方独自旅行,在结构上点题,并引出下文中国留学生和“我”去远方的故事。



20、前一个例子侧重于说明年轻时要敢于闯荡,后一个例子侧重于说明闯荡要付出代价,也会成为难忘的回忆。



21、年轻的时候尽管幼稚,但应该努力地拼搏,勇敢地去远方闯荡,去放飞心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年轻时敢拼搏,勇闯荡,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2、对儿子去远方是羡慕、支持;对中国留学生在西柏林是佩服他敢于拼搏;自己去北大荒是美好难忘的回忆。



23、年轻是就应该去远方,敢闯敢拼,因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可以张扬个性,不要让你的生命平凡,留下遗憾,作者旨在激励年轻人勇于开拓,去经历,去磨练,去培养自我的独立能力和奋斗能力。
肖复兴去远方怎样做阅读题
1个回答2024-02-16 19:09
去远方
肖复兴
1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2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3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4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5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6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7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选自2009年第1期《读者》,有删改)
19、文章开头写儿子在美国漫游,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分别概括.(4分)
________
20、作者叙述中国留学生在西柏林和“我”在北大荒这两件事,各侧重说明了什么?(4分)
________
21、第6段画线的句子表达在了什么意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
22、文中多处流露出了作者对“去远方”的情感态度,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
23、细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怎样正确理解作者反复强调的“年轻时就要去远方”的观点.(4分)
________
答案
(四)19、在内容上告诉读者将要去远方独自旅行,在结构上点题,并引出下文中国留学生和“我”去远方的故事.
20、前一个例子侧重于说明年轻时要敢于闯荡,后一个例子侧重于说明闯荡要付出代价,也会成为难忘的回忆.
21、年轻的时候尽管幼稚,但应该努力地拼搏,勇敢地去远方闯荡,去放飞心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年轻时敢拼搏,勇闯荡,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2、对儿子去远方是羡慕、支持;对中国留学生在西柏林是佩服他敢于拼搏;自己去北大荒是美好难忘的回忆.
23、年轻是就应该去远方,敢闯敢拼,因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可以张扬个性,不要让你的生命平凡,留下遗憾,作者旨在激励年轻人勇于开拓,去经历,去磨练,去培养自我的独立能力和奋斗能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