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趣味小知识动物

趣味动物知识科普
1个回答2024-02-19 02:50

趣味动物知识科普

1骆驼的驼峰

骆驼的驼峰是主要特征。但与大部分人认知不同,驼峰并不能用来储水,而是储存脂肪。当清答搏食物出现短缺,脂肪能够转化为水和能量。其另一个作用是将所有脂肪都集中到一起,而使身体其他部位没有脂肪层,所以骆驼在炎热的沙漠中仍可维持正常活动行为,不会导致“中暑”。

骆驼为了适应沙漠这样的严酷环境,也答祥进化出不少生理机制。其中三层眼睑和两层眼睫毛可以用来抵挡沙尘。厚实的嘴唇让它们可以食用其他生物无法接触的带刺植物,甚至还可以控制鼻孔关闭来防止尘土进入鼻腔。

2企鹅的育儿

企鹅是鸟纲类卵生动物,雌性企鹅多数一次只产一个蛋,而6周的孵化任务却是由雄性企鹅承担。他们的腹部犹如一个保温箱,提供了一个适合孵化的环境,并且不会受外界影响造成蛋的损伤。在此时期企鹅爸爸要控制食量,甚至需要忍饥挨饿,为了未出生的宝宝,不能跳到海里捕鱼充饥,全部能量都是从体内贮存的脂肪中摄取的。

而企鹅妈妈则需要储存小宝宝的食品。她们会在较温暖、多鱼的海水中寻找食物,吞下的食物在体内形成一层厚厚的脂肪。在小企鹅破壳而出之前,妈妈就会赶到

3 古老的昆虫

蝴蝶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也是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其中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存在 1200 种蝴蝶,他们色彩鲜艳,颜色丰富,翅膀和身体都有有各种花斑。举启

蝴蝶被归类为鳞翅目,有数以万计的物种都归在此类下。作为一个从白垩纪起,随着显花植物的进化而演化,并为他们授粉繁衍。可以说是昆虫演进中最后一类生物。

有趣的科普小知识 五个科普小知识
1个回答2024-02-12 21:53
1、世界上最大的猴是狒狒,最小的猴子是倭狨。

2、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人困乏的时候往往是哈欠不断,以提醒人体,表示大脑已经疲劳,需要睡眠休息。

3、天空中最亮的星是大犬座里的天狼星,星等为-1.46等,距地球8.7光年。

4、朝霞和晚霞是天空最美的颜色。它的形成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

5、龙虾因为会蜕皮、被吃掉或被伤害死亡、他们能活到70岁而不显老,如果这3项不发生,他还能继续永久的活下去。
物理科普趣味小知识
1个回答2023-11-25 10:53

物理科普趣味小知识

物理科普趣味小知识。物理课无疑是枯燥的,当我们再给孩子上物理课的时候可以讲一些物理的趣味小知识,引起孩子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一起详细了解下物理科普趣味小知识。

物理科普趣味小知识1

1、太阳系中的行星密度最大的就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5、5克/立方厘米,而且地核的密度最大、(地球果然是最独特的!)

2、宇宙是位本领高超的铁匠,在宇宙的真空中,两块相同类型的金属发生接触时,它们就会自动融合到一起,这样的奇妙现象被科学家称为“冷焊”!(天然的黑科技啊,不过外宇宙中确实很冷)

3、其实核反应堆并不是人类的专利,早在20亿年前(你没看错)就有存在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奥克洛核反应堆、这个反应堆的发现让当时的人们很惊慌,全世界都在议论这是不是外星文明的产物、不过最后科学家们证明了那是纯天然的核反应堆,陆陆续续反应了几十万年的时间、(师法自然永远没有错误!)

4、地球的南北极竟然会对调?有科学家指出地球的南北磁场在过去的7000万年间已经反转了数百次,而且对调的速度在不断提升、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解释地球磁极反转的原因、(地球就是个负心汉,一会在这边,一会又在另一边)

5、地球的温度两极能够达到100摄氏度以上,根据记录,世界上最热地区的温度在利比亚 温度可达58摄氏度,最冷纪录是南极洲科学考察站于1983年测得的-89、2摄氏度、(你在南方的艳阳天里穿着短袖,我在北方的冰雪世界里自由滑翔!)

6、如果你能生活在上古时期的地球,你看到地球的颜色很可能是紫色的、科学家有一种假说,和现在使用叶绿素吸收阳光不同,远古时期地球植物靠的是感光视神经细胞,这会让植物外观呈现紫色、(紫色代表着成熟)

7、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头发也是一样,一根麻花辫可以承受住两头大象的重量,即使是一根头发也可以轻松吊起一个苹果,只要你发质不出问题、(以后和朋友吹牛又有新的草稿了)

8、从人类整个历史进程来看,曾经或者正在生活在地球的人类数目高达1200亿左右,这其中就包括了现在的你、(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生死轮回转眼间)

9、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生物的血液颜色是红色的,章鱼的血就是蓝色的、(为什么我没在吃烤章鱼的时候没注意到?)

物理科普趣味小知识2

会发生地震的原因

地震,又地动。地震是对人类社会乃至大自然影响很大的一种自然灾害,那么,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呢?

民间传说:古时,科学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常常借助于神的力量。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说大地的底下有一条鳄鱼,当它眨眼的时候就会发生地动。

古希腊神话中,掌管地震的神就是海神普舍顿。

这些当然都是无稽之谈,荒诞不经。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已经不再相信这样的说法,那么地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按照地震成因的不同,可以把地震划分为五种类型:

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

水库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放水引起库区发生地震。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由于核爆炸、开炮等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

植物能够预测地震

大地震之前,往往有不少动物会出现异常反应,对地震作出预报。那么,植物能不能预报。

我国地震学家在调查地震前植物的变化时,发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情况。例如,在地震前,蒲公英在初冬季节就提前开了花;山芋藤也会一反常态突然开花;竹子突然开花,大面积死亡等。这些异常现象往往预示着地震即将发生。

合欢树能震前两天作出反应,感觉到地震,并在出现异常大的电流;余震期间,电流的活动也相应地逐渐减少。

霜的形成

霜是水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是一种寒冷的时候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翻翻日历,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

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

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为什么天空呈现不同的颜色

大自然呈现出五光十色的`,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到我们接触到的固体的'颜色,但是对于流动的云和变幻莫测的天空,它们的颜色为什么也呈现这么多变化呢?

天空中色彩各异的颜色是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阳光在大气层中的散射所引起的。我们所看到的天空的颜色,实际上是大气层散射的光线的颜色。如果天空是十分纯净的,没有大气和其它微粒的散射作用,那么,除了能看见太阳、月亮、星星以外,整个天空背景将是一片黑暗。

大气对不同色光的散射作用并不是“机会均等”的,在相同的非均匀媒质中,光的波长越短,散射就越强。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要比波长较长的红光和橙光的散射能力强10万倍;另一方面,散射强度与媒质中质点的大小有关,质点越小,越有利于短波光线的散射,而不利于长波光线的散射。

在晴朗的天气中,大气比较纯净,大气分子是极细小的质点,有利于短波光线的散射,所以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极易通过大气散射开来,散布在整个天空背景上,由于人眼对紫光不太敏感,所以天空看起来就成了蔚蓝色。

为什么红海的颜色是红的

红海位于亚洲与非洲之间,海水不仅清澈透明,而且水温较高,很适合游泳、洗浴。所以,红海历来为世界上最美的海滨休闲胜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在这里旅游度假。不过,红海最吸引人的地方,却是它常呈现为红色的海水。

红海地区的气候炎热干燥,海水蒸发强烈,这使红海的海水含盐量大,水温高。这些条件,正适合蓝绿藻类在这里大量繁殖生长。其实,蓝绿藻类的颜色并非蓝绿色,而是红色。在海水中出现大量的红颜色藻类,海水自然就被映照成红色了。

其次,来自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红色沙尘暴经常侵袭红海上空。当狂风卷起一阵阵红色沙尘,散布在红海上空时,天空便被染成一片红色。加上红海中被大风掀起的红色海浪,天空、海水,还有海岸边的红色岩壁,所有的一切都映现出红色,从而形成了美丽奇特的红海景色。

写一篇趣味科普常识故事的作文五百字左右。
1个回答2024-01-18 11:43
朋友,你知道藏书是什么意思吗?你可能会说:“不就是图书馆里储存书吗?”可是在我们家,“藏书”却另有意义。我妈妈爱藏书。她为什么爱藏书昵?因为我非常爱读书,古今中外的小说以及科普书,我都喜欢。我读过《西游记》、《三国演义》、《安徒生童话故事》、《神秘的宇宙天体》等许多书。我太迷恋课外书了,一看就没完没了,坐下看书以后,老牛拉不动.大象也拖不走。由于我太爱看书了,有时忘了吃饭、忘了写作业,更忘了妈妈限制我的读书时间。大家都叫我小书虫。妈妈又高兴又担心,怕累坏我的眼睛,不得不把我爱看的书藏起来。她有时把书藏在床底下,有时放在衣柜里,可每次都被我翻箱倒柜地找出来。我也爱藏书,这是跟妈妈学的。我不但会藏书,还会藏自己。一次妈妈从书市买了许多新书,有《哈尔罗杰历险记》、《幽默大王》、《漫游科学世界》等,见到这么多书,我乐坏了,心想:“万一妈妈把书藏起来,我不就看不成了吗?”想到这,我趁妈妈没注意,迅速地把我和心爱的《哈尔罗杰历险记》藏在凉台门后,津津有味地开始了“北极探险”。听到妈妈爸爸到处找我的叫声,我得意地“嘿嘿”笑。“藏”书浪费了我不少脑细胞,可“藏”书却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尽管这样,我多么希望妈妈不要再藏书了,这样我才能随心所欲地看书。朋友,你能帮我想一个好办法吗?'
《趣味科普立体书:奇趣大物理》读后感,谁能帮我?
1个回答2024-03-01 20:53
写读后感要注意
首先要设置一个境界 把你读的文章引出来 后面加一句 读了之后深受感触等话语
再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然后把你的想法另起一段写出来 要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文章的观点
最后升化主题
简单说就是四个步骤:引,议,联,结.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知识有趣味还有故事的科普书
1个回答2024-01-06 17:07

很多数学大咖小时候都有个共性,非常喜欢并擅长把事物进行分类、比较、归纳…闭竖悔

下面这3本书,就让你离大咖又近一步~

《比较之书》

一朵云的重量可能和83头大象一样重。

海啸的最快移动速度和一架喷气式飞机差不多。

一棵树和一个小朋友谁的体内水分更多?

蓝鲸的舌头可以承载两支足球队?

用熟悉的事物、数百种意想不到的趣味比较,让娃轻松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包括天文、地理、动物纤档、植物、人体、建筑、运载工具等,让孩子们通过比较,深化对世界万物的认知,轻松掌握长度、重量、速度、重力、能量等概念。

《万物的尺度》

数字+单位,是我们度量这个世界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米、亩、秒、升、千克等单位,也会接触到牛顿、安培、伏特、马力、瓦特、焦耳、赫兹甚到风级和震级等单位,但你真正知道这些单位是怎么确定的,有多长、多大、多重、多快、多强吗?

这本书用图鉴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近80种单位,让抽象的单位也能带来具像的感受,既可以作为课堂知识的补充,也是很好的课外延伸读物。

《飞翔的旗帜》

关于*旗的各种问题,这本书都能帮你解答。轿正

也有别于市面上其他*旗书大多按地理位置分类的形式,这本书是从旗帜设计的角度,即从形状、色彩和图案等将世界上的*旗分成12类进行介绍,如“十字和X字旗”“三条旗”“红白旗”“动物旗”等。这种分类方式有利于小朋友理解,并通过相同特征记住每面*旗。

其中还精选了49面旗,细致介绍了它们的演化过程,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宗教信仰、历史文化、民族精神,以及旗帜的设计趣闻。从一面小小的*旗,我们不仅能一览国家的发展,还能从相似的旗帜设计中,窥探出千丝万缕的国际关系和国家间共有的历史,领会时代的更迭与变化。

青少年眼科知识趣味科普
1个回答2023-12-01 09:08

青少年眼科知识趣味科普

  青少年眼科知识趣味科普,对于眼睛如何保护我们知道一些小知识,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很多东西,要用眼睛的地方太多,如何来保护我们的眼睛,下面看看青少年眼科知识趣味科普。

  青少年眼科知识趣味科普1

   1、白内障=玻璃上的雾气,擦掉就好了

  白内障指的是人眼内的晶体出现混浊导致视力下降,最后致盲的眼科疾病。对于白内障,眼科医生们可能会这样比喻:白内障就像房间窗户玻璃脏了,让我们在屋内看不见户外,而手术把白内障摘除,就是把起雾的玻璃窗擦干净,您就能看见了!

   2、青光眼=大湖涨水,不通则痛

  青光眼是指高眼压/正常眼压下,视神经受到损伤的情况。

  对于青光眼,眼科医生这样比喻:青光眼眼睛就像一个在涨水的湖泊,如果不赶紧疏通水流,水的压力会把堤坝憋坏,威胁眼睛安全。

   3、激光近视手术=在眼内做一个隐形眼镜

  角膜如同一本书,角膜内组织就是书中的内页。在做激光手术时,就是把书本的外皮掀开,取走几张内页,然后再将书外皮盖上,书本恢复正常。而“书本外皮掀开”就是制作角膜瓣的过程,“取走内页”就是激光切削角膜的过程,当角膜瓣复位(书本外页恢复)后,被激光切削掉的角膜组织留下的空隙,就自然形成一副“隐形眼镜”,轻松矫正近视!

  青少年眼科知识趣味科普2

   一、视力筛查异常怎么办

  视力是眼睛健康情况的综合表现,导致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原因有很多,青少年视力异常的常见原因是近视。首次出现视力不良或视力下降时,家长需要高度重视,应及时带领孩子到正规机构进行检查,确定视力不良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干预及处理。

  1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一般非睫状肌麻痹下(非散瞳条件下)的检查或视力筛查,结果不具有临床诊断意义。青少年近视的确诊,需要进行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检查(又叫散瞳验光)。

  这是因为青少年的睫状肌调节能力很强,部分青少年因长时间疲劳用眼,会出现调节紧张,而呈现出暂时的近视状态,又称假性近视。已确诊近视的青少年,应当每年进行1—2次散瞳验光检查。

   二、怎样保护眼睛

  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一)养成好的用眼习惯

  ①读写姿势要正确:读写中做到“三个一”,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一尺以上,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

  ②间断用眼,劳逸结合:读写时间4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

  ③读写环境要适宜:在充足的光线下读写,读写使用的课桌椅应和自己的身高匹配。

   (二)控制和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①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②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30—40分钟,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③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应该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三)增加户外活动

  ①每天保证累计2小时户外活动,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的发生,也能延缓近视的加深速度;

  ②户外活动应在阳光或自然光下进行,室内或夜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对近视的预防没有帮助。

  三、青少年如何进行科学的视力矫正

  确诊为近视的学生,如果视力低下会影响学习或生活,就需要进行视力矫正。视力矫正是通过辅助的手段提高近视的视力,并不是治疗近视。

  目前矫正近视的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视力矫正方法,应当严格按照配镜处方来验配眼镜,这样才不会加深近视,错误的配镜会导致近视快速加深。

  (二)角膜接触镜

  角膜接触镜有软性和硬性之分,通常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不建议青少年配戴,更加适宜青少年配戴的是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和角膜塑形镜)及特殊软性角膜接触镜(离焦软镜),二者可相应对青少年的散光和近视的发展起到干预作用。

   (三)视觉训练

  对于假性近视、低度远视和散光以及视功能异常的儿童青少年,也可以通过视觉训练来消除视疲劳的症状,从而减缓屈光不正的发展。

有趣的科普小知识 五个科普小知识
1个回答2022-10-01 17:26
1、世界上最大的猴是狒狒,最小的猴子是倭狨。

2、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人困乏的时候往往是哈欠不断,以提醒人体,表示大脑已经疲劳,需要睡眠休息。

3、天空中最亮的星是大犬座里的天狼星,星等为-1.46等,距地球8.7光年。

4、朝霞和晚霞是天空最美的颜色。它的形成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

5、龙虾因为会蜕皮、被吃掉或被伤害死亡、他们能活到70岁而不显老,如果这3项不发生,他还能继续永久的活下去。
小学生必知的趣味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0 20:35

小学生必知的趣味科学小知识如下:

1、没有太阳的星球。

流浪行星是指漂浮在宇宙中,不绕任何恒星公转的行星。

2、古时候曾经有巨大的蜻蜓。

巨脉蜻蜓约在3亿年前出现,差不多和海鸥一样大,双翅展开约有65公分长。昆虫通常不能长到这么大,科学家仍在寻找他能长到如此巨大的原因。

3、在百万年前,一天的时间因为月亮而比现在要短。

因为我们地球和月亮间距离的改变,地球自转变慢了。它曾经转得很快,导致一天变得比较短。当初一年大约有385天,一天不到23小时。而这是由地质证据证明的。

4、世上差点没有代糖。

三氯蔗糖是代糖的主要的化学成分,因一位科学家请同事“测试这个化学物质”而被发现。他的同事将测试(test)听成尝尝(taste),之后就发现了。

5、火漩涡其实很像水龙卷风。

旋转的风可以拾起火焰及水,但这会形成燃烧的龙卷风。

小学生必知的趣味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1 22:34

如下:

1、星星会闪的理由,我们看到星星在闪,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因为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向日葵向着太阳的理由: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3、没有太阳的星球。流浪行星是指漂浮在宇宙中,不绕任何恒星公转的行星。

4、古时候曾经有巨大的蜻蜓。巨脉蜻蜓约在3亿年前出现,差不多和海鸥一样大,双翅展开约有65公分长。昆虫通常不能长到这么大,科学家仍在寻找他能长到如此巨大的原因。

5、在百万年前,一天的时间因为月亮而比现在要短。因为我们地球和月亮间距离的改变,地球自转变慢了。它曾经转得很快,导致一天变得比较短。当初一年大约有385天,一天不到23小时。而这是由地质证据证明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