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知识讲解

有关《孙权劝学》的知识
1个回答2022-09-11 14:31
1. 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2. 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3.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 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5. 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6. 《孙权劝学》有哪些通假字?
7. 《孙权劝学》有哪些古今异义的字词?
8. 《孙权劝学》有哪些一字多义的字词?
9. 请归纳《孙权劝学》所涉及的作者的简介。
10. 《孙权劝学》一文的主要内容内容和主旨分别是什么?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孙权劝学之学常识
1个回答2023-11-21 09:35
1.孙权劝学的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作品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学官吗!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你事务繁忙,哪能比得上我事务繁多呢?我常常读书,认为大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读书学习。

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现在的谋略才干,已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了,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2.《孙权劝学》的复习提纲
文言知识词语翻译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9年)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书.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2、涉猎:粗略地阅读.猎,本意猎取,本文为阅读. 13、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4、乃:于是,就. 15、及:到了…的时候. 16、过:到. 17、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8、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19、非复:不再是. 20、更:更新.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3、见事:认清事情. 24、但:只,仅. 25、孰若:谁像.孰:谁,若:像. 26、就:从事. 27、遂:于是,就. 28、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29、何:为什么. 30、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31、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32、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 . 33、始:开始. 34、与:和. 35、论议:谈论,商议. 36、大:非常,十分. 37、惊:惊奇. 38、今:现在. 39、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40、复:再. 41、即:就. 42、拜:拜见. 43、待:等待. 44、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对吕蒙亲昵的称呼 46、当:掌管. 45、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46、更:重新. 47、阿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48、邪:吗.表反问语气. 49、乎:啊.表感叹语气. 48、当涂:当权,当道,即当权的意思.通假字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反问;“涂”同“途”一词多义 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就:蒙乃始就学(从事) 指物作诗立就(完成)古今异义词 博士:古,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一种学位. 往事:古:指历史.今:过去的事. 以:用古今异义字 更 古:重新.今:更加,越发. 及 等到.时候. 大 很,非常. 岂 难道. 就 本意靠进,此为去做. 士 人物的通称. 过 到,经过. 但 【但当涉猎】 古:只. 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 古:语气词,译为“罢了”. 今:耳朵 治 古:研究. 今:治理 博士 古:当时专管传授经学的学官. 今:求学的高学位. 见 古:知道. 今:看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物.。
3.有关《孙权劝学》的知识
1. 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2. 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3.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 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5. 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6. 《孙权劝学》有哪些通假字?

7. 《孙权劝学》有哪些古今异义的字词?

8. 《孙权劝学》有哪些一字多义的字词?

9. 请归纳《孙权劝学》所涉及的作者的简介。

10. 《孙权劝学》一文的主要内容内容和主旨分别是什么?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4.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三、《孙权劝学》1.出处:选自《资治通鉴》2.作者: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3.文学影响: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共294卷,记述了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至公元959年(五代时期)共1362年的史实。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长于描写战争。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

4.字词句:A.词义:⑴.古今异义:①.但,古义为只,eg:但当涉猎;今为转折连词。②.治,古义为研究,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治理。

③.博士,古义为官职,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学位。⑵.一词多义:①.以:a.用,eg:以军中多务;b.与“为”译为“认为”,eg: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当:a.掌管,eg:当除掌事;b.应当,eg:但当涉猎。③.见:a.知道,eg: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

;b.认清,识别,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看见,见渔人,乃大惊。④.若:a.动词,比得上,eg:孰若孤;b.介词,好象,eg:仿佛若有光。

⑤.之:a.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助词,的,eg:于厅事之东北角。⑶.重点词语翻译:①.当涂:当道,当权。

②.辞:推托。 ③.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④.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⑤.涉猎:粗略地阅读。

⑥.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⑥.更:更新。⑶.成语①.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应“见事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什么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②.省略句:肃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词“于”。)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博士吗?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不过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懂得过去的教训罢了。

D.备注:本文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是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详略得当。

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即更gēng刮目相待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2)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 见:了解。

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 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

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 意思是:刮目相待。

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点拨:重点理解“当涂掌事”等词语。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点拨:重点理解“大有所益”等词语。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点拨:重点理解“才略”“复”等词语。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点拨:重点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词语。三、文学(文体)常识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 词语解释:P106 注释4、5、9;P107 注释1-6、9、12、13、15◇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160 二至四◇ 句子翻译:P107 课后练习 二◇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1. 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2.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5.用《孙权劝学》写一篇作文
由《孙权劝学》所想到的我们学习了《孙权劝学》这一课后,对我启发很大.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用现身的说法,来劝他人,就会有意外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学习和道德修养.并应敬才爱才,善于发现人才、知错就改.首先,我认识到人不学习是不行的.大家都知道狼孩的故事,一个从小被狼养大的孩子,自然没有学习的机会,甚至连一点人类的基本技能都没有学会,她17岁时的智商才是我们正常人3岁的智商.我又想起小鹰学飞的故事,当小鹰羽翼丰满的时候,老鹰就会叼上小鹰狠心地从悬崖上摔下去,因为老鹰知道,搏击万里长空,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学飞开始.当前,我们面临的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淘汰旧的羽毛,而代之以新的羽毛,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不被淘汰,也才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其次,我认识到只要肯学,就能挤出时间,就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当孙权劝吕蒙学习时,吕蒙说自己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学习.吕蒙作为吴国的大将军,忙是肯定的.可贵的是他最终听从了孙权的劝说,开始挤时间学习,并大有收获.不久后,鲁肃经过浔阳,与他相聚,听了吕蒙的谈吐,大为惊讶,认为吕蒙已经不是昔日的吕蒙了,真是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看.我想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诗句,我明白了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我又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悔.”商人于是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亮了,他掏出石头,它们全变成了宝石!商人无比高兴,可是,过一会儿,他又很懊悔,捡得太少了.我们的学习难道不也是这样吗?今天学的东西,看起来是那样的平平淡淡,甚至枯燥无味,但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他们是那样的弥足珍贵.我感到学习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是一个化平淡为神奇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积累财富和过程.。
6.关干孙权劝学的问答题
问答题:问:《孙权劝学》选自哪里?答:《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一一《资治通鉴》。

问:该文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问:该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该文既记叙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无论一个人先天天赋多好,如果后天不学习依然不能成功,相反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并告诉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孙权劝学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0:47
一、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译文
版本一: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啊!”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精通儒家书籍、传授经学的学官吗?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军务繁忙,能比的上我吗?我常常读书,并感到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收益。”于是吕蒙开始学习。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州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版本二: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学官呢!只不过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感到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读书。 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时,跟吕蒙讨论商议事情,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县的阿蒙啊!”吕蒙说:“有抱负的人离别数日后,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情况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版本三: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版本四: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去学习呀!”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精通儒家书籍、传授经学的学官吗?你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了解历史。你说你军务繁忙,哪能比得上我繁多的事务呢?但我常常读书,并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东吴军师鲁肃路过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吕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词语解释:
1,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通体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3,当涂:当道,当权
4,辞:推托
5,务:事务
6,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7,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春秋》《礼》等书。
8,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9,邪(Yé):通“耶”,语气词
10,涉猎:粗略的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2,乃:于是,就。
13,及:到了…的时候
14,过:到
15,寻阳:县名
16,才略:才学和谋略
17,非复:不再是
18,更:重新
19,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20,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1,见事:认事物。
《孙权劝学》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1-18 18:38

孙权劝吕蒙学习成功,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结果吕蒙的才略大有长进,遂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之语。

出自孙权劝学的四个成语?
1个回答2024-01-19 15:02
出自《孙权劝学》中的成语有吴下阿蒙、刮目相看、士别三日。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士别三日,指隔了很久,常与“刮目相看”连用,形容大有长进、焕然一新。

《孙权劝学》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赏析:《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主要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孙权劝学的几个问题。谢谢!
1个回答2023-08-24 06:21
这题太难了,不会。
孙权劝学这篇文言文中的三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2-15 22:20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孙权劝学的两个成语
1个回答2024-02-20 21:53
“刮目相看”和“吴下阿蒙”
【解释】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唤饥眼光去看他。
或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凯链并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造句】
刮目相看:顽皮淘气的小强现在可是大有进步,令人刮目相看了。
吴下阿盯迹蒙: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做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的文言文翻译。
1个回答2024-02-04 13:19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孙权劝学
1个回答2024-02-29 10:57
一、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去学习呀!”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精通儒家书籍、传授经学的学官吗?你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了解历史。你说你军务繁忙,那么我呢?但我常常读书,并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东吴军师鲁肃路过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吕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