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旅游景点

石狮旅游胜地:探访狮城风情,领略岛城美景
1个回答2024-01-06 22:48
石狮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它拥有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奇。本文将从“寻根溯源”、“城市风情”、“海岛度假”、“美食文化”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这座美丽的城市的各种魅力。
1、寻根溯源
石狮早在汉代就已经存在了,历史悠久。石狮的祖先是从福建莆田逃难到这里的先民,留下了诸多关于开拓开发的历史故事。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开凿排涝沟”的故事了。
据史书记载,唐代时期,石狮还只是一个湿地,十分不适合居住和耕种。为了让这里成为适合居住的土地,当地人便动手开凿排涝沟,将水引入到远离居住区的地方。这一神奇的技术手段,不仅让石狮成为了人烟稠密的城市,也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高度赞扬。
石狮还有着深厚的南音文化。南音是闽南地区的特有音乐艺术,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石狮正处在闽南南音的发源地之一。石狮是南音发源地之一,传承至今,南音曲目五花八门,唱腔婉转悠扬,让人流连忘返。
2、城市风情
石狮的城市风情独具特色,其中最为代表的要数“石狮醒狮”了。石狮醒狮是石狮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在春节期间,石狮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醒狮表演,声势浩大、热闹非凡。
此外,石狮还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城市中心,可以欣赏到历史悠久的中式建筑,这些建筑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又融合了部分南方建筑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
作为一座海滨城市,石狮的海鲜也是非常出名的。无论是餐馆、摊点还是街头小吃,都可以尝到地道的鲜美海鲜。
3、海岛度假
除了充满历史和人文气息的城市中心,石狮的海岛景色同样是不能错过的。石狮附近有多个海岛可以前往旅游。其中,霞石岛和石头滩岛是最为著名的两个岛屿。
霞石岛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岛屿,岛上风光秀美、景点众多。不仅有原生态的海滩、海岸带和山林等景色,还有富有文化气息的文物古迹和温泉度假村,是度假旅游的理想之选。
石头滩岛因其特有的“石头滩”而得名。岛上石头滩星罗棋布,每一颗石头形态各异,犹如一件件艺术品。是游客观赏、拍照的绝佳地点。
4、美食文化
石狮是一座海滨城市,自然离不开海鲜。石狮的海鲜种类丰富,品种繁多,而味道鲜美、口感丰富更是一绝。而石狮最为出名的海鲜要数海蛎子了,它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被誉为“海洋之果”,还有“中国第一腥”之称,绝对是不可错过的美食。
此外,石狮还有着特有的小吃文化。比如名为“八弟”的糕点,是石狮传统小吃之一。口感香脆,刚烤出来时,焦黄的外壳,里头裹着白白的面粉,暖风吹过,飘出阵阵的诱人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总结:石狮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不仅有着独特的城市风情,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海岛资源。如果你想既感受到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欣赏到海滨城市的自然美景,石狮一定是你的不二之选。
离石有哪些好玩的旅游景点
1个回答2023-02-09 15:19
庞泉沟峡谷漂流项目位于交城县庞泉沟镇寺庄村,距太原仅120公里,
工程将在此基础上完善旅游功能,增加水上娱乐设施和深度开发生态旅游等
石家庄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1个回答2022-12-06 20:01
哈哈。
课不少呢。
不过现在不能来。
石头村旅游景点
1个回答2024-01-12 12:06

石头村旅游景点是:石头博物馆。

许家山石头博物馆不要门票,它是于2016年6月8日上午正式开馆。而且,这是也是许家山引进的首家专题博物馆。

馆内展示了由民间收藏家王万忠先生所收藏的上千件奇石藏品,主题陈列有各地奇石、矿石、藏石文化、石材制品等。陈列分室内及户外两大区块,总面积达800平方米。

石头村特色

由于许家山石头村远离宁波喧闹和嘈杂的闹市区,再加上它隐藏于青山绿水之中。因此,知道这个地方的游客不多。许家山石头村虽然说比较原始而朴素,小众冷门。但是,这里不要门票,免费对外开放,并且野趣十足。

行走于许家山石头村,石屋、石巷、石院、石墙、石板桥、石路、石凳等随处可见。平时非常常见,而且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石头,在许家山石头村居然把它巧妙地用于村落建设之中。

石狮在哪里
1个回答2022-09-30 10:55
是福建泉州
石狮是泉州的一个县级市
石狮的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04 14:19
该地方的名人有:洪天锡、刘君辅。
1、洪天锡,字君畴,号裕昆,又名阳岩,泉州石狮后厅人。生于宋嘉泰二年(1202年)。年少好学,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举进士。历任潭州知州、监察御史、福建安抚使、显文阁直学士、工部侍郎、刑部尚书、端明殿学士。
2、刘君辅,字仲佐,号西桥。奇迹县安仁乡永宁里祥芝(今属石狮市祥芝镇)人。大德十年(1306年)六月,君辅独力创建芝山慈济宫,庙堂宏敞,寝宫深邃,两庑翼然。延祐元年(1314年),扩建芝山书塾,作燕居堂奉先圣先师孔子牌位;堂之后为书斋;斋之后为炉亭;斋之两序为厨房、膳厅、浴室、厕所,各式宅舍具备。据清乾隆《泉州府志》刘君辅本传与《温陵芝山刘氏宗谱》记载,君辅还兴建金沙接待院、古山庵、龟湖东庵、青莲院、丰山岩、塘边岩,重修虎岫寺,“其余庵庙坛榭修葺者,莫能枚举”。
石狮子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1-30 22:29
中国实际上没有狮子这种动物,用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

狮子原产地不在中国而是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狮子才得以进入中国.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此,狮子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始走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不仅受到礼遇,而且国人对它厚爱有加,尊称之为“瑞兽”,抬到了与老虎不相上下的兽中之王的地位。

狮子在中国交了如此好运,也得益于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灯下录》云: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所以佛教徒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以后就把佛家说法音声震动世界、群兽慑服称之为“狮子吼”。在我国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许多寺庙,都供奉着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像。传说这位专司人间聪明智慧的文殊菩萨是骑着狮子首先来到五台山显灵说法的,五台山也就成了文殊菩萨说法的道场。

狮子有了这等威严,在汉唐时的帝王陵墓、贵胄坟宅前开始出现了石狮的踪迹。但当时只限于在陵墓坟宅前摆放,作为神道上的神兽,常与石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慑,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

这时的石狮子还没有进入民间百姓之中,在形制上也与后来守卫大门的石狮子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就是石狮子雕像下面没有高大的石头台座,这在汉唐古石狮遗物中可以明见。

石狮子何时走向民间,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据程张先生《元代石狮趣谈》考证: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坊”中,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上面写着坊的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以防风抗震。工匠们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海兽等动物,既美观又取其纳福招瑞吉祥寓意,这是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雏形.

因为古代万物分阴阳和雌雄,古人把石狮子视为吉祥物,自然要分公和母了.不但是从表情上,从它们的前脚所踩物品的不同,也可以区分.雌石狮子脚下所踩之物是可爱的小狮子,而雄石狮子脚下所踩之物是一个精致的绣球.
石狮子开口故事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1-23 06:43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自己读文章读书的感觉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写读后感最好是实际写自己的感悟。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主标题,下一行是读《xxx》有感,为副标题。也可直接写读《xxx》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否则作文会显得空虚。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注意不要写成流水账!
写石狮子的诗句?
1个回答2024-03-01 19:35

《沁园春 呜鹤余音卷三》旷劫威音,顿悟之时,不假外缘。任腾腾兀兀,天涯海角,闲云野鹤,岂管流年。月下风前,逍遥自在,兴则高歌困则眠。回头处,落花飞絮,远水轻烟。本来无说无传,道乃□强名岂有禅。这桃红柳绿,自然消息,何须扭捍,击竹拈莲。大相无形,真空非有,论甚纤毫与大千。石狮子,敢胡言貉语,说地谈天。

形容石狮子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1 21:16
千姿百态
qiān zī bǎi tài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结构】联合式。

【用法】形容姿态之多。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姿;不能读作“zhī”。

【辨形】姿;不能写作“枝”。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