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相关书籍

哪些儿童情绪管理的书籍更
1个回答2024-01-21 01:18
她这是产后抑郁症,多给予关心,尽量不惹她生气,她生气会严重影响奶水,也会身体做病,尽可量顺着她心思,如果是她的错,在没有外人的时候你给她把问题细致化一一给她讲讲利与弊,不要让她认为你是在责怪她,让她认识到你是真正关心她帮助她
情绪管理之类的书籍推荐
1个回答2024-01-20 07:57
她这是产后抑郁症,多给予关心,尽量不惹她生气,她生气会严重影响奶水,也会身体做病,尽可量顺着她心思来,如果是她的错,在没有外人的时候你给她把问题细致化一一给她讲讲利与弊,不要让她认为你是在责怪她,让她认识到你是真正关心她帮助她
推荐情绪管理方面的书籍!
1个回答2024-02-19 16:44
包容的智慧

改变 从心开始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有没有好的情绪管理方面的书籍?
1个回答2024-02-27 17:57

1、《幸福的情绪》(罗伯特所罗门著)2、《情商1》、《情商2》(丹尼尔戈尔曼著)、3、《情绪的解析》(保罗艾克曼著,美剧Lietome主角莱特曼的原型)、4、《伯恩斯新情绪疗法》(大卫伯恩斯著)、5、《情绪的力量》(佩吉麦克尔著)、6、《情绪管理》(曾仁仕强著)等。

有哪些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值得推荐?
1个回答2024-01-29 15:57

我认为是《情绪智慧》。本书讲的是情绪管理有四种基本形式:拒绝、抑郁、替代和升华。拒绝接受某些事实的存在。拒绝并不意味着不记得,而是坚持某事不是真的,即使所有的证据表明它是真的。例如,一个深爱丈夫的寡妇在丈夫死后很久仍然表现得好像他还活着。她仍然留着一个地方给他吃。拒绝是情感防御的一种极端形式。

普通人很难纠正她,因为她在心理功能上不能接受外界的帮助。抑郁是一种积极的努力,通过这种努力,自我从意识中排除那些威胁他或使意识无法接近他的东西。与拒绝不同,抑郁是一种强大的压力,它必然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压制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人性。当然,也许只有人类,最先进的动物,才有抑制的能力。提高一个人的修养意味着什么?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压抑自己。

一个人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说自己想说的话。修养的提高付出了人性的代价。抑郁经常用于情绪管理。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引导,过多的压制也是有害的。我认为宗教能够存在的原因是它有从基本功能中释放情感的功能。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向牧师忏悔和向菩萨念诵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宗教确实是镇静剂,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反,把冲动导向无威胁的目标。

在实际应用中,一种表达形式是愤怒。如果你今天被老板责骂,如果你有下属,你很容易生他们的气。如果你没有可以生气的下属,你一定会把这种情绪带回你的家。你的妻子或丈夫将是不幸的对象。你的妻子和丈夫可能会把情绪传给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会去学校激怒其他孩子。打架之后,老师会再把你送到学校。也许你仍然不明白原因。这确实是愤怒的恶性循环。如何找到一个好的替代品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建立一个良性的替代品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情绪,而且不会伤害无辜者。升华是唯一真正成功的情绪管理机制。升华是一个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可怕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可接受的行为。例如,如果你把攻击性的冲动指向你想攻击的人,那么你就有麻烦了。然而,将这些冲动升华为拳击和足球比赛等活动是可以接受的。好斗的运动员被认为是我们社会的英雄。拳击比赛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在于,他不仅升华了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还释放了观众的攻击性情绪。他似乎玩过,看着人们玩时很生气。

请教几本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与视频
1个回答2024-05-24 23:26

推荐曾仕强的情绪管理讲座,还有哈佛幸福课。

适合孩子看的情绪管理的书籍
1个回答2024-01-24 14:26
大家都希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家人也希望自己的孩子管理好自己情绪,但是孩子看管理情绪的书作用不大,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限,其实家人是他最好的老师,家人先管理好情绪,之后在他碰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给他正确引导,时间长了,慢慢她的情绪也就可以自己管理了
有什么好的管理情绪的书籍
1个回答2022-06-22 09:01
真正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学会自己控制 自己的!设立小目标,每天少生气一次,慢慢能控制住 自己的心情情绪。

这种事情急不来的,遇事多想想再发声,才是最好的办好 !
如何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1个回答2024-02-14 06:01

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做法如下:

1、觉察和接纳,受不良情绪困扰时,学习觉察自己当下的情绪,体会它带来的感觉,这种觉察包括心里的感受、身体的反应,然后深入去旁岁差分析自己的行为模式,通过接纳,原谅,转变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通过长期的坚持,面临困难时,将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应对模式,以新的积极的模式来应对。

2、表达和控制,情绪的长期压抑对个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任何一种情绪都需要一个表达的出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排解情绪。另外,如果因为某件事情而导致情绪不好,一定要注意控制,不要将坏情绪带给别人。

平时的生活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多参加体育锻炼或娱乐活动,增强自己应对生活负性事件的能力,保持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才能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在如今生活上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事与人,我们更应该调理好情绪,放平好心态雀辩,面对情绪要做到,不运皮能他人给予,要自我掌控。通过觉察和接纳情绪、表达和控制情绪来实现对情绪的管理,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情绪的情绪管理
1个回答2024-01-27 06:40

情绪管理能力是指你对情绪的一些自我管理的能力。“情绪管理”即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如同亚里士多德所言:“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据此,情绪管理指的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
在这里,问渠心理网整理了一下,情绪管理能力的几个方面:
一、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
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是指了解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和心理倾向,以及自己所具有的直觉能力。 自我觉察,即当自己某种情绪刚一出现时便能够察觉,它是情绪智力的核心能力。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够监控自己的情绪以及对经常变化的情绪状态的直觉,是自我理解和心理领悟力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不具有这种对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或者说不认识自己的真实的情绪感受的话,就容易听凭自己的情绪任意摆布,以至于做出许多甚遗憾的事情来。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认识你自己”,其实道出了情绪智力的核心与实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发现,人们在处理自己的情绪与行为表现时风格各异,你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哪种风格的人。
二、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
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是指控制自己的情绪活动以及抑制情绪冲动的能力。情绪的调控能力是建立在对情绪状态的自我觉知的基础上的,是指一个人如何有效地摆脱焦虑、沮丧、激动、愤怒或烦恼等因为失败或不顺利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当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低下时,就会使自己总是处于痛苦的情绪旋涡中;反之,则可以从情感的挫折或失败中迅速调整、控制并且摆脱而重整旗鼓。
三、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
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是指引导或推动自己去达到预定目的的情绪倾向的能力,也就是一种自我指导能力。它是要求一个人为服从自己的某种目标而产生、调动与指挥自己情绪的能力。一个人做任何事情要成功的话,就要集中注意力,就要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把握,尽力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潜力,这就需要具备对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够对自己的需要延迟满足,能够压抑自己的某种情绪冲动。
四、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
这种觉察他人情绪的能力就是所谓同理心,亦即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愈具同理心的人,愈容易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也愈能觉察他人的情感状态。
五、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是指善于调节与控制他人情绪反应,并能够使他人产生自己所期待的反应的能力。 一般来说,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是否被社会接纳与受欢迎的基础。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重要的是能否正确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情绪情感,因为,一个人的情绪表现会对接受者即刻产生影响。如果你发出的情绪信息能够感染和影响对方的话,那么,人际交往就会顺利进行并且深入发展。当然,在交往过程中,自己要能够很好地调节与控制住情绪,所有这些都需要人际交往的技能。 情绪管理(Emotion Management)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这个名词最先由因《情绪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一书而成名的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 提出,认为这是一种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制合体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的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内在的感受,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其外显的行为或生理变化来进行推断。意识状态是情绪体验的必要条件。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情绪是信心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信心中的外向认知、外在意识具有协调一致性,是信心在生理上一种暂时的较剧烈的生理评价和体验。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意指情感及其独特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一系列行动的倾向。”
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
情绪无好坏之分,一般只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有好坏之分,所以说,情绪管理并非是消灭情绪,也没有必要消灭,而是疏导情绪、并合理化之后的信念与行为。这就是情绪管理的基本范畴。
情绪管理,就是用对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
简单地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其核心必须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是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提高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情绪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有心理学家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样说,情绪固然有正面有负面,但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情绪本身,而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就是健康的情绪管理之道。
情绪就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人们形成的否定情绪和情感往往只是短暂的,痛苦一阵以后,强烈的体验随着刺激的消失而消失。
情绪的长期压抑对个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因人而异。
情绪最基本的4种表现: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痛苦是最普遍的消极情绪。
“心境”是微弱、持久,具有沉浸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不断学习解决生活、工作和人际活动能力的人,他们的压力少,情绪也比较稳定、成熟。健康方面——愿意运动,注意饮食和生活。人际方面——能包容、互相支持和关爱。工作方面——不断求知和学习,不浪费时间,做有效的时间管理。生活的情趣——情趣和乐观。
第一、体察自己的情绪。提醒自己注意:「我的情绪是什么?」例如:当你因为朋友约会迟到而对他冷言冷语,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做?我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察觉你已对朋友三番两次的迟到感到生气,你就可以对自己的生气做更好的处理。有许多人认为:「人不应该有情绪」,所以不肯承认自己有负面的情绪,要知道,人一定会有情绪的,压抑情绪反而带来更不好的结果,学著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第二、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再以朋友约会迟到的例子来看,你之所以生气可能是因为他让你担心,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婉转的告诉他:「你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我好担心你在路上发生意外。」试著把「我好担心」的感觉传达给他,让他了解他的迟到会带给你什么感受。什么是不适当的表达呢?例如:你指责他:「每次约会都迟到,你为什么都不考虑我的感觉?」当你指责对方时,也会引起他负面的情绪,他会变成一只刺猬,忙著防御外来的攻击,没有办法站在你的立场为你著想,他的反应可能是:「路上塞车嘛!有什么办法,你以为我不想准时吗?」如此一来,两人开始吵架,别提什么愉快的约会了。如何「适当表达」情绪,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的体会、揣摩,更重要的是,要确实用在生活中。
第三、以适宜的方式纾解情绪。纾解情绪的方法很多,有些人会痛哭一场、有些人找三五好友诉苦一番、另些人会逛街、听音乐、散步或逼自己做别的事情以免老想起不愉快,比较糟糕的方式是喝酒、飙车,甚至自杀。要提醒各位的是,纾解情绪的目的在于给自己一个理清想法的机会,让自己好过一点,也让自己更有能量去面对未来。如果纾解情绪的方式只是暂时逃避痛苦,而后需承受更多的痛苦,这便不是一个适宜的方式。有了不舒服的感觉,要勇敢的面对,仔细想想,为什么这么难过、生气?我可以怎么做,将来才不会再重蹈覆彻?怎么做可以降低我的不愉快?这么做会不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根据这几个角度去选择适合自己且能有效纾解情绪的方式,你就能够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来控制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