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的诚信故事

找历史上诚信故事十个
1个回答2024-01-19 02:12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的诚信就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其实早在汉朝撰写的《礼记·祭统》中提到: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历史上关于反映个人诚信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有关曾参跟韩信的。

曾参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不但博学多才,还十分注重个人修养。据说他妻子有次去集市买东西的时候,年幼的孩子也一直吵着要去。由于担心集市人多不要照顾孩子,妻子就对孩子说,让他在家好好待着,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一听非常高兴,就没继续吵闹着跟妈妈去集市。

这原本是曾参的妻子哄孩子高兴说着玩的,哪知道曾参回家之后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他的妻子非常诧异,说自己不过是想让孩子安心待在家里才骗他要杀猪的,你为何反而当真了。曾参直言,即便是小孩子也是不能欺骗的。毕竟孩子还小不懂事,很多事情都会跟着父母学。如果你今天欺骗了孩子,那么他以后也会学着你现在的样子欺骗你,所以当他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的时候,孩子以后就不会再相信你。

韩信年轻的时候,虽然心怀大志却一直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跟哥哥嫂嫂住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游手好闲一直不被重视,有时候连剩饭剩菜都吃不到,最后落得流落街头的地步。就在他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时,遇到了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婆婆。她靠着帮别人洗衣维持生计却将自己的饭给韩信,这才让韩信没落得饿死的下场。韩信离开之时曾对对老人说,以后有出息一定会好好报答她。

没过几年的时间,韩信就受到刘邦的重视成为大将军,之后还被刘邦封为楚王。等到他荣回故里之后,依然惦记着寻找那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人。不但给了她很多的金银珠宝,还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家中,照顾她的起居。

中国历史上最讲诚信的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1-27 15:14

大教育家孔夫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一生都在倡导仁义礼智信,诚信为本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当今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职场也不另外,由于诚信问题,直接、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千亿。追本溯源,诚信古已有之,倡导诚信、诚信做人是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普遍共识,不仅伟大人物具有诚信的品质,许多品德高尚的人,都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下面我们分享几个小故事,从中可以感悟出诚信的力量和美好的品质,对我们的人生乃至职场是何其重要。商鞅立木为信,变法终获成功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晏殊诚实守信,深得皇帝信任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华盛顿从小讲诚信,最终成为美国首位总统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小时候就十分讲诚信。有一次,华盛顿的爸爸买来一把十分锋利的斧头,这把斧头被非常淘气的华盛顿发现了,他想试试这把斧头的锋利程度,便将斧头拿到果园,他抡起斧头向一棵小樱桃树砍去一斧砍下去那棵小樱桃树成了两截,华盛顿一看这把斧很锋利,他便将斧头放回原位,装做什么都没有干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华盛顿的爸爸看见他用十分昂贵的钱买的樱桃树断成了两截十分生气,便找来仆人问仆人樱桃树是谁砍的,仆人说不出是谁干的华盛顿的爸爸便要赶仆人走,华盛顿知道了,赶快跑到了爸爸那告诉爸爸这件事是他干的。华盛顿万万也没有想到,爸爸不但没有责怪华盛顿还夸奖华盛顿讲信用。商鞅“立木取信”,一诺千金;晏殊诚实守信,自重谨慎;华盛顿从小诚信,成为总统,由此可见,“信”不仅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自身的仕途前途也是息息相关。作为职场人士,更是要以史为镜,诚实守信,严于律己,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职场中游刃有余,不断进步。

诚信故事与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1-26 00:37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F.子贡
2.退避三舍 B.晋文公(重耳)
3.开诚布公 E.诸葛亮
4.曾子杀猪 G.曾参
5.一诺千金 C.季布
6.推心置腹 H.刘秀
7.一言九鼎 D.毛遂
8.徙木立信 A.商鞅

左右对称为答案
诚信故事与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3-12 18:07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F.子贡

2.退避三舍B.晋文公(重耳)

3.开诚布公E.诸葛亮

4.曾子杀猪G.曾参

5.一诺千金C.季布

6.推心置腹H.刘秀

7.一言九鼎D.毛遂

8.徙木立信A.商鞅



左右对称为答案
世界历史上的关于“诚信”问题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1-30 16:53
诚信?值多少钱
历史上最不讲诚信的人
1个回答2024-05-06 18:28
《圣经》里记载的埃及法老王
十次同意希伯来人离开埃及,十次反悔,最后受到击杀长子之灾,被迫同意希伯来人离开后又再次反悔,带兵追赶,最后全部淹死在红海里。
历史上最讲诚信的人物
1个回答2024-01-24 02:53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与圣人孔子是同乡。尾生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到四乡八邻的普遍赞誉。有一次,他的一位亲戚家里醋用完了,来向尾生借,恰好尾生家也没有醋,但他并不回绝,便说:“你稍等一下,我里屋还有,这就进去拿来。”尾生悄悄从后门出去,立即向邻居借了一坛醋,并说这是自己的,就送给了那位亲戚。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就以乡里老大的身份,批评尾生为人不诚实,有点弄虚作假。尾生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帮助别人是应该的,虽然说了谎,但出发点是对的,谎言不也有美丽的吗?

后来,尾生迁居梁地(今陕西韩城南)。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君子淑女,私订终身。但是姑娘的父母嫌弃尾生家境贫寒,坚决反对这门亲事。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姑娘决定背着父母私奔,随尾生回到曲阜老家去。那一天,两人约定在韩城外的一座木桥边会面,双双远走高飞。黄昏时分,尾生提前来到桥上等候。不料,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吼,雷鸣电闪,滂沱大雨倾盆而下。不久山洪暴发,滚滚江水裹挟泥沙席卷而来,淹没了桥面,没过了尾生的膝盖。

城外桥面,不见不散,尾生想起了与姑娘的信誓旦旦;四顾茫茫水世界,不见姑娘踪影。但他寸步不离,死死抱着桥柱,终于被活活淹死。再说姑娘因为私奔念头泄露,被父母禁锢家中,不得脱身。后伺机夤夜逃出家门,冒雨来到城外桥边,此时洪水已渐渐退去。姑娘看到紧抱桥柱而死的尾生,悲恸欲绝。她抱着尾生的尸体号啕大哭。阴阳相隔,生死一体,哭罢,便相拥纵身投入滚滚江中,谱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幕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
诚信故事与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3-01 19:02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F.子贡
2.退避三舍B.晋文公(重耳)
3.开诚布公E.诸葛亮
4.曾子杀猪G.曾参
5.一诺千金C.季布
6.推心置腹H.刘秀
7.一言九鼎D.毛遂
8.徙木立信A.商鞅

左右对称为答案
历史上诚实守信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4 02:53
【诚实的晏殊】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韩信守信】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华盛顿砍樱桃树】美国开国大总统华盛顿小的时候,是个诚实的孩子。他跟父亲之间,曾有过这样一段故事。
  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那小斧头新崭崭的,小巧锋利。华盛顿可高兴啦!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小樱桃树,微风吹得它一摆一摆的,好像在向他招手:“来吧,小华盛顿,在我身上试试你的小斧头吧!”华盛顿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樱桃树砍去,只听“咯嚓”一声,小树成了两截,躺倒在地上。他又用小斧头将小树的枝叶削去,把小树棍往两腿间一夹,一手举着小斧头,一手扶着小树根,在花园里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
  一会儿,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他问华盛顿:“是谁砍倒了我的树?”
  华盛顿这才明白自己闯了祸,心想:今天准得挨爸爸揍啦!可他从来不爱说谎,就对父亲说:“爸爸!是我砍倒了你的樱桃树。我想试一试小斧头快不快。”
  父亲听了华盛顿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一下把他抱起来,高兴地说:“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株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
  华盛顿点点头,把父亲的这些话牢牢记在了心上。
史记故事列传篇上有关诚信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5 10:17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史记.孔子世家
齐桓公的做法是这样的,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令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史记-刺客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