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小径红稀

踏莎行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4-20 23:35
踏(音ta,去声)莎(音suo,阴平,莎草)行,是词牌名.《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行人践踏自然形成的小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8:53
洛杉矶迪士尼公园的道路设计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了3年的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怎样联络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施工部打电话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格罗培斯大师,请他赶快定稿,以便按计划竣工和开放。
  格罗培斯大师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了70多处精美的杰作。然而建筑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接到催促电报,他心里更加焦躁。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海滨。他想清醒一下,争取在回国前把方案定下来。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里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满山遍野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一路上他看到人们将无数的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然而很少有人停下来。
  当他们的车子进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在那里停着许多车子。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边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座葡萄园主是一位老太太,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能否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她的葡萄总是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格罗境斯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回到住地,他给施工部发了一封电报:撒上草种开放。施工部按要求在乐园撒了草种,没多久,小草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都被绿草覆盖。在迪斯尼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的小道有窄有宽,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方式设计迪斯尼乐园的道路时,格罗培斯说了一句话:艺术是人性化的最高体现。最人性的,就是最好的。
踏莎行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7-21 14:48
是一首词 明天再来(喝酒),落花会象白色的织素一样,芭蕉展开就像当年山涛公展开的奏折一样。想要把心事写信告诉苍天,让人在花前喝酒长醉。
贺铸的踏莎行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5-28 02:37
上阙起首两句两句互文同指,先画出一个绿柳环绕、鸳鸯游憩的池塘,见荷花所处环境的优美。水上鸳鸯,双栖双宿,常作为男女爱情的象征,则又与水中荷花的幽独适成对照,对于表现它的命运是一种反衬。回塘,意即曲折回环的池塘;别浦,即江河支流的水口。

第三句“绿萍涨断莲舟路”意谓因水面不甚宽广,池塘中很容易长满绿色的浮萍,连采莲小舟来往的路也被遮断了。莲舟路断,则荷花只能回塘中自开自落,无人欣赏与采摘。句中“涨”定“断”字,都用得真切形象,显现出池塘中绿萍四合、不见水面的情景。

四五两句写荷花寂寞地开落、无人欣赏。断无,即绝无。不但莲舟路断,无人采摘,甚至连蜂蝶也不接近,“无蜂蝶”也包含了并无过往游人,荷花只能寂寞中逐渐褪尽红色的花瓣,最后剩下莲子中心的苦味。这里俨然将荷花比作亭亭玉立的美人,“红衣”、“芳心”,都明显带有拟人化的性质。“幽香”形容它的高洁,而“红衣脱尽芳心苦”则显示了她的寂寞处境和芳华零落的悲苦心情。这两句是全词的着力之笔,也是将咏物、拟人、托寓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化工之笔。既切合荷花的形态和开花结实过程,又非常自然地绾合了人的处境命运。此二句形神兼备,虚实结合,将词人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极为动人。

下阕两句,描绘夏秋之际傍晚雨后初晴的荷塘景色,形象地烘托了“红衣脱尽”的荷花黯淡苦闷的心境。夕阳的余辉,照映浦口的水波上,闪耀着粼粼波光,像是迎接晚潮;流动的云彩,似乎还带着雨意,偶尔有几滴溅落荷塘上。

接下来一句,写荷花晚风中轻轻曳,看上去似乎满怀感情地向骚人雅士诉说自己的遭遇与心境。这仍然是将荷花暗比作美人。着一“似”字,不但说明这是词人的主观感觉,且将咏物与拟人打成一片,显得非常自然。这一句是从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引伸、生发而成,“骚人”指屈原,推而广之,可指一切怜爱荷花的诗人墨客。说荷花“似与骚人语”,曲尽它的情态风神,显示了它的幽洁高雅。蜂蝶虽不慕其幽香,骚人却可听它诉说情怀,可见它毕竟还是不乏知音。

结尾两句,巧妙地将荷花开放与凋谢的时节与它的生性品质、命运遭际联系一起,一方面表现出美人、君子不愿趋时媚俗的品质和严肃不苟的态度,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他们年华虚度,怀才不遇的悲哀。嫁春风,语本李贺《南园》:“嫁与东风不用媒。”而韩偓《寄恨》“莲花不肯嫁春风”句则为贺词直接所本。

桃杏一类的花,竞相春天开放,而荷花却独夏日盛开,“不肯嫁春风”,正显示出它那不愿趋时附俗的幽洁贞静个性。然而秋风一起,红衣落尽,芳华消逝,故说“被秋风误”。“无端”与“却”,含有始料所未及的意蕴。这里,有对“秋风”的埋怨,也有自怨自怜的感情,而言外又隐含为命运所播弄的嗟叹,可谓恨、悔、怨、嗟,一时交并,感情内涵非常丰富。这两句同样是荷花、美人与词人三位而一体,咏物、拟人与自寓的完美结合。

作者词中隐然将荷花比作一位幽洁贞静、身世飘零的女子,借以抒发才士沦落不遇的感慨。《宋史》“虽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这些记载,对于理解此词的深意颇有帮助。
例.(稀稀疏疏)的篱笆 ()的小径
1个回答2022-12-13 03:42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描写的是乡村的暮春季节: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秦观踏莎行好在哪
1个回答2023-01-28 08:36

秦观踏莎行好在这首词借景抒情,因情造景,颇见功力,尤其是结尾两句以山水之景写羁旅之愁,别开生面。

秦观踏莎行这首词作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词人因与旧党牵连,屡次被贬。当时,他身在郴州旅店,有感而发,写下此词,以抒流离之苦与思乡之情。

赏析

浓密的云雾遮蔽了楼台,楼台是一片模糊;朦胧的月光轻照着渡头,渡头是一片苍茫。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两句词是秦观的名句,描写雾月或黎明的荒野渡头,景色苍茫而富迷蒙的美感,常用来比喻人生方向的迷失彷徨。

秦观《踏莎行》
3个回答2022-05-08 18:15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求苏轼的《踏莎行》
3个回答2022-07-23 08:00
踏莎行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类别:【】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踏莎行为什么读suo?
1个回答2023-04-01 06:57

“踏莎行”的“莎”读suō,因为这个字古代只有一个读音,与“蓑”同音。“莎”是一种草,叫“莎草”。

“踏莎行”是一种词牌,字面“踏莎”指的就是踏莎草(但“行”不是行走的意思,是指韵文的一种体裁)。

“莎”自后来又产生了一个读音shā,一般用于拼写少数民族或外国的人名,于是“莎”字成了多音字。但是“莎草”的“莎”仍然读suō不读shā。

扩展资料

部分词语解释

1、莎草:[suō cǎo] 

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上,茎三棱形,叶条形,有光泽,花穗褐色。地下块根黑褐色,叫香附子,可入药。

2、莎衣:[shā yī] 

蓑衣。莎,通“蓑”。

3、馺莎:[sà shā] 

众盛貌。

4、细莎:[xì shā] 

小草。

5、莎随:[shā suí] 

谓相持不进不退。



秦观《踏莎行》
1个回答2023-01-20 23:09
你好: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