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初学者小提琴

小提琴 初学者
1个回答2023-02-16 15:56
红棉的不错,我的少儿比例的用的都是这个牌子。成人的4/4看网上有价是298的。
不过琴还是要自己试一试,看木料和振动。看木料的话面板要竖纹较细且均匀的,背板要虎皮纹的。
不过小提琴是一种很神奇的乐器,根据拥有的人不同音色会错很多。当初我买成人琴是我的老师从一个国内顶尖的手工制琴师(那时候很小不记得叫什么了)手里直接买的。一次买了7把琴,当时我第一个选的,都试着拉了一下,音色都差不多。半年后老师组织我们弄了一个协奏的节目,我们7把琴的音色都不一样了,根据每个人喜欢演奏的技巧曲目不同音色的区别特别明显。
其实我觉得如果你有认识的人可以介绍买一个二手的,小提琴演奏的越久声音越醇厚。新琴要磨合面板背板的震动频率的,记得以前换了新琴都是要半年声音才会很合适。

小提琴的入门很难,光是不用手扶只用下颚夹住琴很多人就需要2、3个月,所以一开始很难找到乐趣,希望你能坚持啦。
我是小提琴初学者,
2个回答2022-09-30 03:08
重音??
我以前的谱子找不到了。。。
小提琴初学者买什么价位的小提琴好?怎么选小提琴?
2个回答2023-01-23 21:42
小提琴初学者一般选择练习琴,价位一般在一千以下,选择琴的关键还是要听音色,看板纹,你刚学还是外行,最好让老师帮你挑选。 我六岁开始学琴,一直到大学,初中时代就考到12级,有什么问题你可以继续问我。
初学小提琴,买琴怎么选择?
1个回答2022-10-01 01:11
简单一点---普提琴
一年级小学生初学小提琴,请问买多少价位的琴比较合适
1个回答2024-01-22 07:22
一般建议买个600左右的就可以了,小孩子用不了多久就要换琴的
初学小提琴用什么书
1个回答2022-10-04 17:30
如果楼主是刚接触小提琴,是业余爱好还是想专业学习呢,起步阶段有条件最好请一名合格称职的老师,如果只是想业余玩玩,我个人认为小提琴自学也是可以的。只是起步阶段非常难,不好入门,而且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看你是否能坚持下去。
你可以先买几本小提琴教程,自己先看看,能不能看懂,看进去,在来选择是否需要请老师。因为学习小提琴最重要的因素我认为还是你的兴趣,和对这门乐器的热爱,这是最关键的。要是自己没有这个,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入门教材推荐——《铃木小提琴教材》铃木镇一 著(日),《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霍曼 著(德),《从零起步学小提琴》 李本华 编著。这几本教材都是非常好的入门教材,建议可以结合使用。
另外就是利用网络上的丰富资源,例如:小提琴谱、小提琴学习网等,都是很好的网络平台,在上面都能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甚至比请一个老师都有用。
有什么问题好可以问我哦,我也特别喜爱这门乐器.。
既然是业余爱好,其实没有必要向专业的人员一那样学习, 关键看你能不能保持住这份对小提琴的兴趣和热爱。
初学小提琴买什么最好 小提琴调音器怎么用
2个回答2023-02-16 05:22
初学小提琴买红棉牌的小提琴800元~1000元的就行。
先找到小提琴调音器的 a¹,频率为440 赫兹,调好A弦(第2弦);再依次调第3弦∶频率293.7赫兹;第1弦∶频率659.3赫兹;第4弦∶频率196赫兹,最后再反复校对各弦。
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09-28 12:22
小提琴相对来说,声音较尖。四条弦分别为:E/A/D/G
中提琴的声音中等,也很好听,体积比小提琴稍大,四条弦分别为:A/D/G/C
大提琴的四条弦的音高仅仅比中提琴底一个八度,体积在三者之中最大。声音浑厚,很好听。
女性应聘
1个回答2024-06-20 13:11
把自己打扮得整齐干净,干练一点好,说话也要干脆利落,一定要化一点点淡妆,这是最基本的商务礼仪,要去理发店让理发师设计一个发型,头发和脸都是妆容的重点。衣服不必特别时尚,但一定不能土,大方得体合身就好,颜色不要太鲜艳,也不能全是深色,灰蓝是不错的选择。总之一句话,人要显得精神。祝你成功!
宜阳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6-20 13:11

夏、商属豫州雒西地。西周属周南地,为召伯听讼之所。春秋归晋,亦曾为毛国地。战国为韩宜阳邑。韩景侯由宜阳迁都阳翟之后,在宜阳建县。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灭东周(今巩县孝义镇西)设三川郡,其辖境大致为灵宝以东,中牟以西,黄河以南及北汝河上游地区,宜阳属之。
西汉承秦制仍设郡、县两级。汉王二年(前205年)改三川郡为河南郡,隶属不变。汉武帝为加强对郡国的控制,分全国为13州,其中京师地方称司隶校尉州,宜阳属之。元鼎四年(前113年),割河南、南阳二郡西境,置弘农郡,郡治灵宝,辖11个县,宜阳属之。
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宜阳属司隶校尉州弘农郡。
三国时,宜阳在魏国境,仍属弘农郡。
东晋十六国时,分裂割据,政权更迭频繁,宜阳历属汉,前赵、后赵及后秦等。
南北朝仍以州、郡、县相称,南朝宋,宜阳仍属弘农郡。北朝魏,宜阳属河南郡(齐、梁、陈时期,宜阳属北朝)。北魏孝昌初(525年),置宜阳郡,辖宜阳、新安(今渑池境)、东亭(今嵩县境)三县。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魏分东、西,宜阳县归属无常。东魏,置金门郡,兼置阳州。天平四年(537年),废金门郡,置宜阳郡,辖宜阳、南渑池、金门三县。另设甘棠县,属新安郡。西魏文帝时(535年~551年),阳州下辖宜阳郡,郡治洛宁,又于今洛宁境分置北宜阳县,治黄卢城,属宜阳郡。废帝二年(553年),改北宜阳县为熊耳县,隋义宁二年(618年)改为永宁县。北周明帝(559年~560年)曾于一合坞置宜阳县。旋废,置熊州,属宜阳郡,继又更熊州为昌洛县。
隋代开皇初,废宜阳郡为县,归属河南郡。开皇十八年(598年),将宜阳县改为洛水县,仁寿四年(604年),改甘棠为寿安(今河下一带),并于大业元年(605年)初,废洛水、熊州入宜阳县。又于大业四年(608年)增设兴泰县(今赵保,隋末废)。义宁元年(617年),移寿安于九曲。宜阳、寿安、兴泰三县(均为宜阳境)同属河南郡(兴泰曾一度属襄城郡)。义宁二年(618年)复置宜阳郡,领宜阳、渑池、永宁三县,并改宜阳郡为熊州。
元代福昌、寿安合并,再称宜阳县。
明、清、中华民国沿袭元制。
1947年以洛河为界分宜南、宜北两县。
1949年合并为宜阳县,隶属洛阳专员公署,
1986年4月归属洛阳市。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