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全部视频

看了罗翔老师的视频过后,你都明白了哪些以前不明白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1-27 10:10

不得不说罗翔老师的视频太让人上头了,我本来对刑法知识无感,当我看了他的知道我只能说两个字:真香。罗翔老师就像是一个宝藏男孩,让我明白了很多以前都不明白的道理。比如是他让我知道原来我们不需要完美的人,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在某个方面都是有缺陷的;比如趁别人洗澡抱走财物衣服内衣内裤是犯罪吗?答案是的,这是抢劫罪....

一个法律系的教授在B站火成顶流

罗翔老师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在 B 站的昵称是“罗翔说刑法”。一开始看到推送的时候,觉得这可能就是干巴巴的刑法知识科普,等你深入里面再看的时候,你能看到里面隐藏的有趣的灵魂。

神奇的案例总能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真实事件

他提出过很多有意思的命题让同学们了解案例。比如“把假钱扔河里,有人去捡结果淹死了,要不要承担责任?”,看上去这句话挺无聊的,但是如果你细想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挺多法律事件还跟这个有关系。罗老师给的答案是,跟我没关系,我的错误就是我不该持有假币,但是有没有人淹死都跟我没关系了,更不用提我还要承担责任。

比如“张三的狗咬我,我把狗咬死了属于正当防卫吗?”,这个案例,相信对于很多人而言的话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比如说之前比较热门的一个案件,具体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大概内容是要贷款的人打了自己的妈妈,孩子没办法拿包保护自己和妈妈,刺伤了来要帐的人,属于正当防卫吗?对于这个答案,老师说的是属于正当防卫,但是如果说你这个狗是野生的,没有主人的话,那只能算作紧急避险。

看了罗翔老师的视频,你会发现他告诉你一些哲理上的观点,更多的是引导大家去思考。这样的罗翔老师,谁能不爱。

看视频《罗永浩专访罗翔》后
1个回答2023-11-24 23:23
视频伊始,罗永浩和罗翔边走边聊,突然后面传来喊声:罗老师给签个名吧。两人停下脚步,拿出笔,互相谦让。姑娘跑上前,问:谁是罗振宇?两人尴尬摇头,罗永浩拿出一贯的口吻:走走走,太讨厌了。

一段小视频,把三个网红老罗绑在一起“嘲弄”了一番,我看得乐不可支。

认识罗永浩,始于他创立的牛博网,当时牛博网确实牛气哄哄,聚集了梁文道、韩寒、连岳、柴静等名家名嘴,提供了各种风格的独特文章,网站人气一度飙升,我偶尔上去观摩他们“吵架”。

后来看着老罗跟北京文化圈的老男人们吃饭侃大山,看着他创办英语培训学校,看着他的锤子手机上市,看着他当网红直播带货三年还债6个亿,听说最近又跟“元宇宙”扯上了关系。

我从不掩饰对罗永浩的喜欢和欣赏,他的聪明和有趣,还有在诙谐幽默中透出的憨厚,对我有着天然的魔力。 受我影响,这些年,老公和孩子也都会跟着一起看他的每一场演讲。

“情怀”和“担当”这两个词,是他这些年一直在践行的,也慢慢渗透给了我。他可以为了情怀而不惜代价地闯进自己喜欢的行业,也可以为担当而在负债累累时拒绝破产。他成功时自得过,失败时也想过死,他的前半生活成了一部传奇。虽然有人嘲笑他的无知和痴傻,但他能这么酣畅淋漓地活一次,死而无憾。

罗翔老师火了很久,我才从脱口秀知道他,当时就被他的学识和他对社会对底层人民的悲悯打动,今天再看这个视频,完全被圈粉。

罗老师在访谈中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能直击我内心。

他说,读书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一个重要手段 。他喜欢看文学书,因为文学作品设计的虚拟人物,在我们想不到的人生情境中展开,可以穷尽我们人生的思考。他也喜欢看伟大的思想家的著作,来提高他思想的厚度。

在大众的认知中,刑法学跟普通老百姓的关系看起来有点遥远,当罗永浩问他 教刑法学为何还能走红 时,罗翔老师说,刑法是最能承载法律所要追求的公平和正义的,而每一个民众心中,都有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

很多时候,公平和正义就像种子一样,埋在我们心中,它可能是人类的一种原初设置,当你的讲课,激发了民众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这个种子可能就会爆炸,知识就由此传开,他就会觉得知识很有趣,跟他是有关系的,满足了他对公平和正义的期待。

罗翔说, 人接触黑暗,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更加渴望光明,一种是被黑暗同化 ,就像顾城写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当你选择光明时,也一定会碰到一些怀疑,觉得这个世界可能没有光明,黑暗可能就是人生常态,这时,就需要一种坚守。

接触那么多黑暗的案件,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会反思自己。他认为,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张三,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很多罪恶的事情可能我们不会做,但我们会不会想呢?可能只是心动没有行动,于是这些案件就会让你去反思自己的内心,你的内心能不能设一个道德阀,能够把这下阴暗的想法给锁住,不会变成实际活。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法律的这些训练,一方面真正让我去渴望光明,另一方面也让我去反思自己,所以可能对人对事就没那么尖锐,可能会以更宽容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的人和事。毕竟,一个指头指着别人时,四个指头指向自己。

罗翔老师认为,他的宽容不是本性,是靠训练,人在朝光明面爬升的时候,在很多别人看来是一种虚伪,但也唯有人虚伪,动物不会虚伪,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能这些黑暗的事情,第一更让他渴望光明,第二让他认识自己内心。

对社会恶劣案件,怎么看待大众的愤怒? 他个人觉得民众的愤怒是合理的,因为民众没有愤怒的话,那么正义就缺乏基本的群众基础,但民众的愤怒有时候要注意,它可能会想决堤的洪水一样,所以有时候法律就可能像那个堤坝,它把愤怒安置在堤坝之内,让愤怒不至于溢过堤坝去造成新的灾害。

刑法之所以称之为刑法,首先它有一个刑叫刑罚,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悖论性的存在,一方面要惩罚犯罪,另一方面,要约束惩罚犯罪的权力本身,任何权力不加限制的话,就有可能被异化。

民众的愤怒情感是正义的,我们需要这种正义感,它为刑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源泉。但另一方面,这种所谓的愤怒也要注意被规范化,你不能够越过法律去行私刑,所以,它可能是就是一种平衡。法律要听从民众的声音,但不能超越民众的偏见。

针对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这个话题,罗翔老师认为这个世界是有正义的,如果这个世界没有正义,他所学的东西没有任何意义,朴素的情感也告诉人们,当你认为一个事情不正义,那一定有与此相对应的正义这个概念,否则你说一个事情不正义是毫无意义的,你的愤怒也没有任何意义。

他非常认同柏拉图关于正义的理解,早在人类2000多年前,就有过关于正义的讨论,无非就三种观点:一种有,一种无(强权即正义),还有折中的怀疑论。确认世界上有正义,是法律存在的前提。

那如何来追求正义? 他说,这其实就是法律的现实主义的一个考量,就像:世界上有没有圆?

世界上一定有圆这个概念,但是人画不出一个完美的圆,所以正义可能就像一个理念上的圆一样,人永远朝着正义去迈进,法律朝着正义去前进,但是法律在现实中是一个有瑕疵的正义。有瑕疵的正义,不代表不是正义。

刑法规定了如何去追求正义的程序,换言之,法律是追求秩序的。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很多时候维护秩序的力量本身,会成为秩序的破坏者,认为放纵自己正义的情绪,像那种侠客精神,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很爽。但这种维护正义的方式,可能最终会突破正义。在法律中,一定要接受的是一种有瑕疵的正义,这是我们人类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这也就是法律为什么强调程序正义的原因,你必须按照程序去追寻正义,不能向往着你内心的正义。毕竟,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愿望把人们带入人间地狱。所以,迟到的正义,总比没有等到正义要好那么一点点。

法律上有很多很多内在的哲学 ,支撑了这样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但这些哲学在它下面,可能又是互相冲突的。

他说,法律的训练,更多的让他向狐狸学习,而不是向刺猬学习。古希腊诗人曾写过一个著名的诗句:刺猬以一事观天下,狐狸观天下事。狐狸是那种多元主义,刺猬是一元主义。

法律的训练让他能够更多元地拥抱多元主义,让他始终知道,这个世界是许许多多的利益的一个杂糅,很多时候它不是善恶的对决,很多时候是善与善的对决,都是美好的价值,但这些美好的价值之间是有冲突的,如何在这些互相冲突的价值中寻找一种折中,有的时候要拥有一种多元主义的智慧。

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法制精神还确实有待不断发展,因为 法制强调两点,一是良法而治,二是普遍遵守 。

良法而治,就是法律本身是良善的。但很多人没有这个基本的共识,认为法律就是一种工具,法律为什么要追求良善呢?

普遍遵守方面,很多人的观念是你要去遵守规则,我不用遵守。

如果每一个真正认同法法治理念的人,能够真正做到内心有正义,而且自己愿意受到规则的约束,尤其是当自己拥有了一些权力的时候,这样就可以做一种法治之光的传承,光具有汇聚性作用,如果大家都是一盏光,抱在一起光就照耀的更多了。

在政法大学两年一度的 “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大老师“ 盛典上,给罗翔的颁奖词是:兼具法律人的理智和社会人的温度,师者善诱循循,坚持做法治之光。

2020年,当网课使罗翔成为最出圈的法考老师,当命运之神将他推向了更大的舞台,“最受本科生欢迎”这个称号,依然是罗翔自己最看重的。

罗翔的独特之处在于,他除了案例还会讲哲学讲文学,讲正义的起源,讲刑法与道德的关系。 他甚至在课堂上张嘴来一段诗歌,讲起古代劫富济贫、盗亦有道的侠客,他背一遍李白的《侠客行》。

他会在法考课上说,“不要在自己的人生上附着不着边际的价值”,他在为别人答疑解惑时,会随口说:你去翻《圣经诗84:6》,那是我对你说的话。

他把自己藏在刑法理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中,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古老先贤智慧的传声筒”他不需要进行什么新鲜的表演,只要把先哲的智慧传承下去,就算完成使命。

正是这些,构成了罗翔的迷人之处,使他成为今天的罗翔。

不管外界有多少反对和诋毁的声音,罗翔改变了我对法学的认知,它不再是枯燥的,它可以跟哲学跟宗教跟文学一样充满魅力;罗翔也改变了我对法学老师的认知,原来他可以不是刻板的无趣的,可以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会在人身上留有印记。从罗翔老师身上,我看到哲学的无处不在,看到读书的重要和可贵。

这段视频,教给我太多。
你喜欢罗翔老师吗,你觉得罗翔老师给你带来了哪些人生启迪?
1个回答2024-02-08 15:46

我也是在今年上半年的某一天,偶然间刷到了罗翔老师讲解刑法案例的视频。我记得我看的第一期视频是关于讲解网络喷子所触犯刑法的内容。虽然我不是法学生,对于刑法也不是很了解,但是看到如此之高的浏览量。以及罗翔老师真的非常用心的努力的结合时事去讲解刑法,关于网络喷子的这期视频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有的时候沉默,只是在纵容罪恶。

在我看完罗罗翔老师的第一个视频后,我就点了关注。虽然我不是法学生,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对我国刑法有一定的了解,对增长我的知识储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罗翔老师讲解案例的时候非常的细致,本来法学是非常枯燥的东西,但是老师却在视频中对我们耐心讲解,时不时的还会讲一些段子。

后来罗翔老师在读评论的那一期视频中说:我会在视频内容中适当的讲一些段子,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讲段子也只是为了更好的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在这期视频中,罗翔老师还讲了一个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案例,那就是顾城写的一句经典名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随后老师话锋一转,又沉重地告诉我们写了这句话的诗人顾城最终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但是老师又告诉我们:很多时候黑暗会让你彻底的沉陷在黑暗,虽然你愿意去寻找光明,但是最终却被黑暗所吞噬。话题说到这里,气氛显得有些沉重,老师又很认真地告诉我们:《刑法》确实会暴露很多人性阴暗残酷的一面。但是身处黑暗的人,不应该习惯黑暗,而是应该更加的向往光明。


罗翔去哪了
1个回答2023-11-23 04:53
罗翔,是个悲伤且悲悯的人。

他无法忘怀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往事,关于底层小人物的贫穷与尊严,关于自己的胆怯与羞愧。

那是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那是一位不辞而别的农民。

故事同样发生在北京的冬天。

寒冷。萧条。灰暗。

过去这两年,罗翔走到了人生的高处,接受着各种闪光灯的照耀与人群的喜爱、崇拜与审判。

他知道自己红了,深感惶恐,他害怕自己滥用这种影响力,也怕自己驾驭不了这种影响力,更怕自己迷恋这种影响力。

罗翔走红后,不停地剖析自己的幽暗面,其中有虚荣心、有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也有傲慢与懦弱。

那些过往,都是真实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选择似乎都正确,怎会如此悲凉。

罗翔是一个相信命运的人。

在经历了生死后,他感慨若非命运的庇护,自己早就没了,自己所有的梦想和对人生的规划,都是烟消云散,都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他被命运托举到人生高处,也能随时接受自己就要跌落的宿命。

也许有天,罗翔终将会回归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他早有准备,所谓走红不过是一场愚人的 游戏 。

但无论怎样,这个时代,需要罗翔,以及更多的罗翔。罗翔越多,疯狂和失控者在人群中的比例,就会越少。

罗翔是一个相信命运的人。

他讲过一个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一个差点命丧悬崖的惊险故事。

那是2009年,罗翔作为访问学者来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校后面有一片山很漂亮,他与同事开车想找一个野餐的地方。

那条路很窄,罗翔开着车下意识地踩了一下刹车,之后就发现有一个轮胎已经在悬崖上了,处于悬空状态,非常危险。

当时正常人的反应是会打一下方向盘,结果就在这一刹那,有一辆车从他旁边飞驰而过。

如果在那一刻,罗翔打了那下方向盘,结果必定是被撞到三十米的悬崖底下,或死亡、或残疾。

事后,罗翔愈发感慨,若非命运的庇护,自己早就没了,自己所有的梦想和对人生的规划,都是烟消云散,都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我们这一生自己能决定的事情很少,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出身, 智商,更决定不了我们这一生的贵人相助。”

很多人会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没有谁的剧本值得羡慕,我们只能把自己的剧本给演好,如果在人生中遭遇到痛苦,你可以选择弃演,也可以选择把既定的剧本演好。

罗翔在谈论这些时,不是高谈阔论,而是真切地讲好每个故事,让心有困惑与失落的年轻人,开始思考作为人本身的尊严。

这是一个快速的信息时代,罗翔深有体会,他不害怕被忘记,因为被忘了是一个必然。

离开聚光灯后,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烟火气十足, 罗翔最拿手的经典菜是一道湖南家乡菜,小炒黄牛肉,辣椒得是红椒,够辣味儿才正。

在大家都忙着给自己贴标签的时代,罗翔反其道而行之,他将自己的暗面给大家看,剖析自己的虚荣心、傲慢与胆怯。

他被命运托举到人生高处,也能随时接受自己就要跌落的宿命。

也许有天,罗翔终将会回归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他早有准备,走红不过是一场愚人的 游戏 。

去年4月,站在熟悉的北京双安商场天桥上,采访末了,陈晓楠问罗翔:“如果说只有一个身份能被记住,你最希望被记住的是什么?”

他坚定地说:“老师。”
罗翔是哪个学校的老师?
1个回答2024-01-27 11:29

罗翔是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罗翔,1977年出生,湖南耒阳人,是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兼任刑法学研究所所长,在政法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授刑法总则、刑法分则、经济刑法、刑法研讨等多门课程。

罗翔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等。除学术研究与授课外,他亦长期专注于法律普及与法考教学。

人物评价:

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历届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罗翔老师在看似偏激的案例背后,用专业的知识给出了法律和道德的平衡术,用一个个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回答,不断地向同学们释放出刑法学的迷人魅力。

罗翔在哪个学校当老师
1个回答2024-01-21 20:05

罗翔老师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

作为一名“法律网红”罗翔常常因为用张三来举列子,在加上解读法律的时候像是段子一样,让人在听法律知识的时候不会枯燥,反而有点轻松搞笑而被称之为是法律界的段子手。不过对于罗翔来讲被网友们称之为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现在一直在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从课本走向社会,让大众都能够懂法,让他们不要犯法也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罗翔的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罗翔本科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硕士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得刑法学硕士学位,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获得刑法学博士学位,2005年,罗翔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执教。

2020年12月7日,罗翔老师任中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一职。2020年CCTV法治人物给罗翔老师的颁奖词:做一束微光,也要点亮漫天的星火;做一涓细流,也要汇成奔涌的江河。你目光冷静,却引爆了法的热度;你步履颠簸,却呵护人们稳稳的生活;做喜欢的事,你忘记了时间,却让幸福盛开在每时每刻。

罗翔老师单身吗
1个回答2024-02-01 22:31
不是单身。已经结婚了。
罗翔老师是湖南耒阳人,1977年生人,今年43岁,他1995年开始上大学,先后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读书,又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杜克大学分别做过一年的访问学者,这些求学经历奠定了他在专业上的地位,也是其可以灵活通俗易懂的讲法律知识的最根本的基础保证。
罗翔为什么火了
1个回答2024-02-14 05:45

因为罗翔的演技好。

罗翔因为精湛的演技和较好的外貌,赢得了粉丝们的喜欢从而走后,特别是罗翔在《老子传奇》里打破以往花美男形象,扮起“知天命”老人,但依然掩饰不了他帅气漂亮的脸蛋,俨然是一位古代老美男,他的扮相貌似潘安、诸葛亮、姜子牙。

罗翔在台上有着王子般安静又充满力量的气质,拥有时尚、健康、俊美的外型,赋有温情动人的歌声以及纯真扎实的演技。

扩展资料:

罗翔拥有乖巧叛逆的双重性格、敏锐的时尚触角以及帅气冷酷的潮男外形。而在帅气冷酷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善良炽热的心。罗翔虽为90后,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冷静的生活态度。

罗翔被金像奖主席文隽称为林心如后华语惊悚片不可缺少的类型片优秀男演员 ,罗翔被周迅夸赞“敬业、干净、有爱心”,被何炅夸赞热衷公益有善心的花美男。

罗翔的人物简介
1个回答2024-02-02 01:00

罗薯唯翔,男,1977年出生,湖南耒阳人,1999年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学士,2002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2005年芦手激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曾赴德国学习交流,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陪袜法学院副教授。

罗翔老师读的理想国是哪个版本?
1个回答2024-03-08 01:55

罗翔老师读的理想国是商务印书馆版本。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不仅是他政治思想的宣言书,而且是一部哲人政治家的治国纲要。柏拉图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

理想国的书籍摘要

人的灵魂里面有一个较好的部分和一个较坏的部分,而所谓“自己的主人”就是说较坏的部分受天性好的部分控制。没有任何一项管理国家的工作,因为女人在干而专属女人,或者因为男人在干而专属男性。

各种的天赋才能同样分布于男女两性。不能让荣誉、财富、权力,也不能让诗歌诱使我们漫不经心地对待正义和一切美德。美德任人自取。每个将来有多少美德,全看他对它重视到什么程度。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柏拉图坚信哲学家能兼为政治家,确能治理世界。书中论及正义、国家、财产、幸福、哲学家、真理、认识、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两千余年来为西方知识界常备之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