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旅游景点大全

卢氏名人
1个回答2022-12-03 12:08
卢氏名人—卢植。
卢氏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3-14 23:33
  1、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他们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最后终于打败了商纣王,灭了商朝)神农氏之后裔。西周时,有炎帝的后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名尚。
  2、出自复姓改单姓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代北(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芦氏改为汉字单姓卢氏。
  3、出自他姓赐卢氏。隋炀帝时,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善天文,赐姓卢氏。
  4、出自他姓改卢姓。如范阳有雷氏,以卢氏为著,又以雷、卢音相近,所以在后周初改姓卢氏。还有,唐时,三原(今属陕西)有闾氏,讹为卢氏。
  5、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来改为姓“芦”,再后来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6、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得姓始祖
  高傒(傒公)。傒公是吕尚的十一世裔孙,任齐国正卿,因屡建丰功,故受封于卢(卢以故城卢邑为中心。卢邑址在今山东省长清县偏西南),其子孙遂以卢为姓。傒公“厚德载物”的品德普遍获得人们的赞许,为史家所称颂。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孙无知勾结边将管至父和连称,杀了齐襄公自立为君。此行为引起齐国臣民的不满,便求助于国舅高傒,高傒接受了群臣的要求,邀请管、连二人来家赴宴,二人于席间被预伏甲兵斩杀,然后高傒迎立姜小白回来继位,就是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齐桓公。齐桓公在登位(公元前685年)之初,为了表彰傒公在内政外交两方面对齐国做出的卓越贡献,把卢邑(故址在今山东省长清县)封给傒公,其子孙以邑为姓。傒公便成为卢姓的得姓始祖。
卢氏的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05 02:19
卢氏的名人:

1、卢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2、卢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3、卢镗:明朝大将,在浙东参与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4、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校正《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著有《
有哪些卢氏名人?
1个回答2024-03-08 13:15

你好,我是【yikfu44602】,很高兴为你解答。卢姓历史名人 卢 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卢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卢 镗:明朝大将。在浙东参与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纠正错误多处。著有《群书拾补》。 卢 挚:元代文学家。诗文与刘因、姚遂齐名,世称"刘卢"、"姚卢"。 卢贤拔:曾被太平天国封为丞相、镇国侯。太平天国早期文献、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创;历任北洋军师长。 唐代有卢氏宰相8人:卢冏、卢承庆、卢翰、卢迈、卢慎、卢杞. 卢嘉锡,当代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

卢氏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5-12 15:49
卢(Lú)姓源出有六种说法: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齐太公后裔孙高傒而来,以邑为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之孙高傒(人称傒公),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西周时炎帝后裔姜尚,字子牙,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春秋时代,齐太公的后裔高傒食采于卢,“因邑为姓”,故其后裔姓卢也。此居卢姓主要来源之首位。
2、出自复姓改单姓为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代,齐桓公之后,有一支取卢蒲氏,后来改成姓卢;又据《魏书·氏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卢氏为卢姓。是为河南洛阳卢姓。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3、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来改为姓“芦”,再后来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4、出自他姓赐卢氏。据《隋书·卢太翼传》所载,隋炀帝赐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姓卢,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此支是为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卢姓。
5、出自他姓改卢姓。如祖籍河北省范阳(后望于河南省光山)的雷姓人氏在北周之初改为卢姓;唐代有三原(后望于陕西省三原)的闾姓,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
6、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卢氏的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7 16:42
卢姓历史名人
卢 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卢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卢 镗:明朝大将。在浙东参与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纠正错误多处。著有《群书拾补》。
卢 挚:元代文学家。诗文与刘因、姚遂齐名,世称"刘卢"、"姚卢"。 卢贤拔:曾被太平天国封为丞相、镇国侯。太平天国早期文献、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创;历任北洋军师长。
唐代有卢氏宰相8人:卢冏、卢承庆、卢翰、卢迈、卢慎、卢杞.
卢嘉锡,当代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一个姓氏一句情话 卢
1个回答2024-01-27 09:04

照上图的样子做了一个

卢氏家族
1个回答2024-02-07 11:56
关于卢姓的来源,《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古籍都有源源本本的记载,是这样的:“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孙¤,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秦有博士卢敖,汉有燕王卢绾。”

齐太公,就是辅佐周武王兴周灭纣的姜子牙。他于大功告成之后,被封在齐国,爵位为公,成为后世许多同宗而不同姓的家族的共同始祖。卢氏,既然是创自齐文公的曾孙¤,当然也是名正言顺的姜太公后裔。如果再往上推溯,则姜太公是炎帝神农氏的直系姜姓裔孙,那么,卢姓自然也是最为道地的炎黄子孙了。

卢氏的得姓,是由于“食采于卢,因姓卢氏”。春秋时代齐国的卢邑,在当时的历史上也相当有名气,《左传》上面就有一段:“隐三年,齐侯、郑伯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的记载。这个地方,根据考证,就是在现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南方。换言之,卢氏目前虽然是到处都有,但他们的“老家”却在山东。

春秋时代繁衍于齐国的姜太公后裔中,以卢字为姓的,除齐文公曾孙¤的“以邑为氏”而姓了单姓卢之外,还有以“卢蒲”两个字为姓的一支。这一支卢蒲氏,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传到后来,也纷纷改姓了单字卢氏,并且以今河北省大兴县一带为繁衍中心,使得卢氏的阵容,越来越是庞大。

由复姓的“卢蒲氏”而单姓的“卢氏”,这段渊源,可以从《通志》的《氏族略》找到证据,是这样的:“卢蒲氏,出自桓公,亦为卢氏,范阳。”

正跟汉、唐两代的金碧辉煌一样,卢氏在这段时期也表现得精彩出色。汉代的卢绾、卢植,以及唐代的卢照邻、卢同、卢纶,无一不是在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卢氏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5-23 11:49
[卢氏属地]

范阳郡,今河北涿县。



[卢氏来历]

源出于姜姓,《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齐文公之子名高,高之孙傒任齐国上卿,因辅助齐桓公登上王位有功而被封于卢(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其后世子孙便以封邑名为姓,称为卢氏。后来田氏伐齐,卢氏便散居北方一带。秦代时有博士卢敖在范阳涿郡(今河北涿县)定居下来,后来被称为范阳卢氏。它与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并称海内五大望族,势力历久不衰。



[卢氏名望]

卢姓是当今中国第四十二大姓,人口众多,历史上的卢姓名人也是代代不绝,令人目不暇接。 西汉初有燕王卢绾;东汉有名臣卢植、代王卢芳;唐代有卢氏宰相八人,还有诗人卢照邻、卢纶、卢仝;宋代有龙图阁学士卢秉;明代有将领卢镗、卢象升;清代有军机大臣卢荫溥;当代则有科学家卢嘉锡等人。
卢氏的来源?
1个回答2024-04-30 03:46

卢氏属地] 范阳郡,今河北涿县。 [卢氏来历] 源出于姜姓,《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齐文公之子名高,高之孙傒任齐国上卿,因辅助齐桓公登上王位有功而被封于卢(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其后世子孙便以封邑名为姓,称为卢氏。后来田氏伐齐,卢氏便散居北方一带。秦代时有博士卢敖在范阳涿郡(今河北涿县)定居下来,后来被称为范阳卢氏。它与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并称海内五大望族,势力历久不衰。 [卢氏名望] 卢姓是当今中国第四十二大姓,人口众多,历史上的卢姓名人也是代代不绝,令人目不暇接。 西汉初有燕王卢绾;东汉有名臣卢植、代王卢芳;唐代有卢氏宰相八人,还有诗人卢照邻、卢纶、卢仝;宋代有龙图阁学士卢秉;明代有将领卢镗、卢象升;清代有军机大臣卢荫溥;当代则有科学家卢嘉锡等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