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课文

求一篇荆轲刺秦王的课本剧
1个回答2024-02-10 03:01
  荆轲刺秦王(多幕剧)
  时间:战国末期——即公元前227年(秦统一六国前六年)秋。
  地点:燕国京都蓟城和秦国都城咸阳。
  人物:
  太子丹——燕王喜之子,曾做为人质出使赵国和秦国,因不忍秦王的侮辱而逃回燕国。
  鞠武——太子丹的老师。
  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了秦王而逃到燕国。
  荆轲——卫国人,善于击剑、唱歌,为反抗秦国吞并诸侯而周游列国。
  高渐离——燕国人,以宰狗为业,擅长击筑(即古筝之类的弦琴)。
  秦舞阳——年仅15岁,善于击剑,因年龄小而略显怯懦。
  秦王——嬴政,后为秦始皇。
  蒙嘉——秦王的宠臣,官拜中庶子(即在朝中管理车马的小官人)。
  夏无且——秦王的侍医。
  燕国、秦国文武官员、随从若干人。
  第一幕
  太子丹正厅,太子丹正与老师鞠武议事。
  太子丹:(叹气)自我从秦国回来后,嬴政的气焰更嚣张了,天天出兵山东,攻打齐、楚和三晋,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侵吞各国。眼下战火将及燕国,身为太子我却毫无办法。
  鞠武:殿下,嬴政暴虐,只顾满足吞并天下的野心,不知害了多少百姓。但秦国的实力委实强大,它的土地遍天下,(拿地图铺在桌上,以手指之)背面有甘泉、谷口坚固先要的地势,南面有泾河、沩水流域肥沃的土地,据有富饶的八郡、汉中地区,右边有陇、蜀崇山峻岭为屏障,左边有函谷关做要塞。他们人口众多而且士兵训练有素,武器装备绰绰有余。如果秦国来攻打燕国,恐怕……
  太子丹:所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鞠武:但如果主动出击,我们几乎没有胜算。他们的地形易守难攻。如果隐忍一下说不定还会有变数。
  太子丹:(怒)忍,忍可以解决问题吗?秦如虎豺,他早晚会毁了燕国。
  随从报有人求见,樊於期上,身长八尺,留密髯,百姓打扮,脸上带有因长途跋涉留下的憔悴,但仍可以看出此人气质非凡。他一进厅就跪倒在地,作揖状。
  樊於期:太子丹救我!
  太子丹:(惊讶,纳闷)阁下是……
  樊於期:(抬头)太子丹不记得在下了吗?
  太子丹:(恍悟,惊讶,慌忙上前扶起)樊将军!快快请起,你怎么如此打扮?
  樊於期:(叹气)因我一次战斗失利,秦王便要赐死我,适我在外有人及时通知了我,我才得以逃出,但我的父母家人都已经……咳!
  太子丹:(愤怒,以掌击桌子)真岂有此理,樊将军鞍前马后,兢兢业业,衷心为秦国立下了不少功劳,仅一次失利,便要诛族。(鞠武以目示意太子丹,太子丹不加理会)将军不用担心,你就暂住在燕国。
  樊於期:(跪地,叩头)我得罪了秦王,眼下的形势已是穷途末路,我曾投奔多处,都因惧怕秦王而拒绝收留我。殿下今日救命之恩,樊於期永生难忘,我愿终生为太子效命。
  太子丹:(扶起)将军不用多礼,想当初我在秦国作人质时,秦王不顾和我在赵国的情谊,反过来三番五次的侮辱我,樊将军却待我如己。现在将军有难,我怎能袖手旁观。将军沿途劳累,请早歇息。(对外)来人,带樊将军去上房休息。
  樊於期谢礼,由仆人领下。
  鞠武:(急切)哎呀,殿下,你这不是把肉放在饿虎经过的路上吗?秦王本就有意找燕国的茬,现在你收留了得罪他的人,他必然要来进攻。这场祸患一定不可挽救,就算管仲、晏婴也不能为您出谋划策了呀!你不如把樊将军送到匈奴去,让秦国好没有攻打燕国的借口。
  太子丹:(愤怒)老师,您还不明白吗?就算我不收留樊於期,秦国一样回来攻打燕国。我最了解嬴政的野心。何况樊将军和我在秦国时就是挚友,我怎能抛弃我的朋友呢?
  鞠武:(叹息)事已至此,多说无用,现在只有请您向西与三晋结盟,向南联络齐、楚,向北与单于和好,这样便有可能抵挡住秦国。
  太子丹:(眼望门外开阔处,叹息)恐怕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第二幕
  燕国街市,太子丹因心情烦闷独自于街市一酒楼上饮酒。酒楼临街,太子丹坐的位置可以看到街市。荆轲与高渐离在街上饮酒、歌唱,高渐离击筑。荆轲一手拿酒壶,摇摇晃晃,跟着筑击的节奏旁若无人的歌唱,街上的人都以目侧视之,避开他,改道而行。
  荆轲:大风起兮云飞扬,壮士豪歌兮诉衷肠:
  心怀天下兮志高远,壮志未酬兮奈凄凉,
  世无伯乐兮知己难求,英雄舞剑兮我心茫茫。
  唱罢,仰天大笑,既而有泣声。高渐离停止击筑,扶着荆轲的背也自叹息。太子丹在楼上听得歌声不凡,看荆轲形容伟岸,便下楼志荆轲面前。
  太子丹:(作揖)听壮士歌豪情万丈,不知可否上酒楼与在下一叙。
  荆轲:(豪爽地)既然欣赏我的歌,就算朋友,走,喝他个一醉方休。高兄,走!
  一人走来,抓住高渐离。
  那人:渐离,还不快回去卖肉,你娘忙不过来了!
  高渐离:二位失陪了。
  说完匆匆离去。
  荆轲:(笑)他是我兄弟,卖狗肉为生,击筑的高手。走,咱俩去喝。
  二人至酒楼上,太子丹亲为荆轲斟酒。
  太子丹:还不知壮士高姓大名。
  荆轲:在下荆轲,本是卫国人,来燕国已有几月。
  太子丹:是否都呼为荆卿者?
  荆轲:正是在下,不知阁下贵姓?
  太子丹:(掩饰)在下燕丹,燕国人,家住城外。刚听壮士歌中似有不平意。
  荆轲:(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哎,我生于卫国,无甚爱好,只爱击剑、无事饮酒,也略读些书。本想得到卫元君的赏识,有一番作为,不想却被忽视。秦国攻打卫国,家不家,国不国,我只好到处漫游。到了邯郸,与鲁勾践搏戏,却因路数发生争执,遭他怒斥,我不想做无用争执伤了和气,就走他处,不想却招来非议,说我怕了鲁勾践。真是偏见,偏见!当下秦国暴虐,害得民不聊生,我却找不到一个知己来诉说衷肠,做一番轰轰列列的事业,也不能为天下百姓做什么,真是惭愧,惭愧呀!
  太子丹:(大喜)真壮士也,真英雄也!
  荆轲:(冷笑)英雄?我算什么英雄?喝酒的英雄吧!来喝!
  荆轲狂饮,太子丹劝不住,终醉倒。
  第三幕
  太子府后花园,荆轲醒来,听花园中有击剑声,遂入而观之。太子丹与樊於期对决正酣。
  荆轲:(忍不住)好剑法!
  太子丹与樊於期停舞,太子丹上前。
  太子丹:荆卿,你醒了,昨天你喝醉了,我只好将你扶到了我家。
  荆轲:惭愧,酒
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2-09-28 05:13
机智勇敢,文武双全。
荆轲刺秦王的荆轲简介
1个回答2024-02-20 10:02

荆轲(? - 前227),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人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卫人称他为庆卿,而到燕,燕人称他为荆卿。荆轲喜欢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曾游说卫元君,不为所用。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首级及燕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要等的人是谁啊
1个回答2023-01-31 19:50
是盖聂,徐夫人心中最佳人选,荆苛曾与此人发生口角,多亏宋意解围,他也是武平的朋友。
荆轲刺秦王的成语是啥
1个回答2024-01-22 05:18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扩展资料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末年,秦国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以六国国君为首的旧贵族,即奴隶主阶级,虽然已经临于末日,但他们还在用一切的力量,政治的、军事的乃至卑劣的暗杀活动,来做最后的挣扎,而荆轲刺秦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求一本武侠小说的书名,关于荆轲刺秦的
1个回答2022-05-18 13:32
史记里有记载
文言文荆轲刺秦王全文翻译
0个回答2022-09-12 11:27
荆轲刺秦王前的心理活动?
1个回答2022-09-29 13:06
成功乎 失败乎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4 20:28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09:04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