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简述

简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22:33

这个原因《史记》刺客列传里有介绍,战国策里也有记录,简单地说荆轲是燕太子丹雇的杀手。  具体情况如下:

太子丹和秦王嬴政有旧怨(丹曾在赵国做人质,嬴政在赵国出生,两人那时就不对路),后来丹去秦国做人质,嬴政对他很是不屑,并且当时秦已有吞并燕国的意图和动作,太子丹怕自己小命不保就溜回了燕国。

回国之后太子丹缓过神来发现自己没有政治军事外交才能,回来了还是白给,最终还是玩不过嬴政,于是希望找个刺客干掉嬴政,一了百了。这时太子丹的太傅鞫武向丹推荐了田光(龙套)。于是太子丹跑去跪求田光,田光说自己老了,玩不动了,怕耽误事,就推荐了旅居燕国的荆轲,太子丹认为田光敷衍自己,就让田光把好口风。

田光见太子丹不信任自己觉着受了侮辱,但迫于国事还是去说服荆轲,并且自杀在荆轲面前以示自己守口如瓶的决心。荆轲于是去见太子丹,太子丹对他一哭二跪三顿首,给官给钱送车送妹子,于是荆轲从了。

此后太子丹对荆轲百般赏赐,荆轲来者不拒可就是不触发。后来,秦灭赵,掳赵王,尽收其地,兵锋到达燕国南部疆界。太子丹焦虑了,于是催荆轲上路,送了他一把淬毒匕首(徐夫人之匕首),选了一个强悍的跟班秦武阳(十二岁的杀人犯)和他同去。为让秦王相信燕国和谈的诚意,秦叛将樊于期还友情提供自己的项上人头做见面礼。(樊于期和嬴政的过节就在于樊将军不仅打了败仗不敢回国,还发了道檄文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意图另立国君。嬴政看了檄文之后发飙就杀了樊将军全家老小,并且出重金买樊于期的人头。由此可见樊将军之头的重要性。)

话说匕首也有了,跟班有了,人头也有了,可是荆轲还是不出发。太子丹以为荆轲要反悔,于是说话也不客气了,说时候差不多了,既然你无意出发,我还是派秦武阳去吧。荆轲也怒了,说我如今要提个匕首去刺秦王,之所以不出发,是在等我的助手一起走,你认为我拖延,那我现在就走。

之后,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秦武阳怂了,夏无且勇了,荆轲扑街了,嬴政暴怒了,太子丹被燕王喜干掉了,燕国五年后被秦国灭掉了。

荆轲刺秦王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1 10:30

战国时期,秦国的势力逐渐强大,秦王灭了赵国后,兵临易水。燕太子丹为缓解秦军攻势,派义士荆轲去刺杀秦王。太子丹为了使荆轲骗取秦王信任,就和从秦国逃出的樊於期商议。樊於期为报太子丹的恩,自刎而死。这样,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的地图来到秦国。秦王听说荆轲带着叛将的人头和燕国的图来投奔非常高兴。荆轲借献图之际,拿出匕首抓住秦王的衣袖就要剌,秦王拼命挣扎,并乘机抽出长剑斩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又把匕首掷向秦王,被他躲过,这时旁边的武士上来把荆轲砍死了。

简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8 20:45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于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简单简述?
1个回答2024-03-02 03:50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太子丹为了避免国家灭亡的命运,请刺客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荆轲假借献图接近秦王,然后刺杀图穷匕见,没有成功!其后秦王愤怒,发兵灭了燕国!

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2-09-28 05:13
机智勇敢,文武双全。
荆轲刺秦王的荆轲简介
1个回答2024-02-20 10:02

荆轲(? - 前227),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人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卫人称他为庆卿,而到燕,燕人称他为荆卿。荆轲喜欢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曾游说卫元君,不为所用。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首级及燕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要等的人是谁啊
1个回答2023-01-31 19:50
是盖聂,徐夫人心中最佳人选,荆苛曾与此人发生口角,多亏宋意解围,他也是武平的朋友。
荆轲刺秦王的简述
1个回答2022-09-28 13:00
因为秦王要攻打兼并燕国,但是燕国各方面的战斗力都不如秦国,燕国必定是输了这场战争,只能出此下策,派荆轲刺杀秦王
荆轲刺秦王的成语是啥
1个回答2024-01-22 05:18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扩展资料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末年,秦国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以六国国君为首的旧贵族,即奴隶主阶级,虽然已经临于末日,但他们还在用一切的力量,政治的、军事的乃至卑劣的暗杀活动,来做最后的挣扎,而荆轲刺秦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求一本武侠小说的书名,关于荆轲刺秦的
1个回答2022-05-18 13:32
史记里有记载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