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东野序

“以鸟鸣春”出自《送孟冬野序》的哪一句
2个回答2022-08-16 08:06
“以鸟鸣春”出自《送孟冬野序》
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解释:
因此春天让百鸟啁啾,夏天让雷霆轰鸣,秋天让虫声唧唧,冬天让寒风呼啸。
送孟东野序中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
1个回答2022-08-16 17:37
一个季节的开始都有自己的特点,鸟儿的鸣唱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打雷意味着夏天的开始,等等,鸟鸣,雷鸣,虫鸣,风鸣都一个季节蛹动的表象!
善用搜索引擎,能为自己节省不少时间的,完全不需要在这里提问
送孟东野序中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8-13 08:19
一个季节的开始都有自己的特点,鸟儿的鸣唱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打雷意味着夏天的开始,等等,鸟鸣,雷鸣,虫鸣,风鸣都一个季节蛹动的表象!!!!
善用搜索引擎,能为自己节省不少时间的,完全不需要在这里提问
送东阳马生序讲的什么故事 送东阳马生序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1-21 23:38
1、《送东阳马生序》的主要内容:作者宋濂先介绍了自己早年求学的艰难以及勤奋学习的经历,后介绍了今日学生在太学中学习拥有的优越条件,两者的鲜明对比凸显出勤苦学习的必要性,最后真挚地勉励同乡马君努力学习,寄托了诗人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2、创作背景: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他人勤奋。

3、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谥号文宪。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汉族。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孟的部首,音序,字形结构,组词
1个回答2024-02-08 20:50
孟:皿字底,
音序:m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孟子、孟郊、姓孟
孟丽和廖野天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4-18 15:26
他俩是情侣,而且很好,孟丽上大一,天天上高二,不过岁数差不多,他俩好配呀,天天唱歌超好,孟丽超漂亮,孟丽很喜欢天天,她博客里有写到,还有照片
李白送孟浩然故事
1个回答2024-02-29 04:52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这烟花美景将伴随友人一路直到扬州。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送东阳马生序》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1-18 20:20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对年轻后生,并不避讳自己早年家贫、求学历尽千辛万苦的往事。文章中,他以现身说法,坦诚而具体地叙说了自己从幼年到成年的艰苦求学历程,用以勉励后生勤奋学习。

其中,种种艰辛,令人慨叹;刻苦、勤奋的精神、虚心的学习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在这篇赠序里,作者蠢链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

扩展资料:

作者在说理上,也不是凭空论道,而是善于让思想、道理从事实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而在事实的叙述中,又善于将概括的述说与典型的细节描绘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文章具体实在,仅在行文上简练生动,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说带简孙到读书之难时,作者在概括地叙述了自己因家贫无书,不得不咐态借书、抄书,计日以还的情形后,通过这样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就使人对作者当初读书的勤奋及学习条件的艰苦,有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具体感受。

理在事中,而事颇感人。这也是此文使人乐于赞同并接受作者意见的又一个内在的原因。

送东阳马生序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19 21:25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他的桐乡青年,马君则的一篇文章,作者叙述了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奋苦学的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深重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失之难奇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于天资的高效和条件的优劣。

送东阳马生序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23 03:40

主治:作者在这篇赠言里,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

《送东阳马生序》整体赏析

此篇赠序是宋濂写给他的同乡晚生马君则的。作者赠他这篇文章,是以勉励他勤奋学习,但意思却不直接说出,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中引申而出,婉转含蓄,平易亲切,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硕德长者对晚生后辈的殷切期望,读来令人感动。

全文分三大段。第一段写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情形,着意突出其“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内中又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借书之难写自己学习条件的艰苦。因家贫无书,只好借书、抄书,尽管天大寒,砚结冰,手指冻僵,也不敢稍有懈怠。第二层从求师之难,写虚心好学的必要。百里求师,恭谨小心。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