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包括哪三十六种计谋

“三十六计”都包括哪些计策?
1个回答2023-02-19 15:45
,,,,,,,,,
有什么书是关于计谋策略的,比如三十六计
1个回答2024-03-15 09:05
计谋方面的书 有古代的 还有现代的,个人感觉古代的计谋书比较难懂一点,《韩非子》 《鬼谷子》《孙子兵法》很多经典的计谋书多都是兵书,能把兵法精髓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人很强悍,《三国演义》中计谋很多,不过需要很好的悟性,自己才能善加总结运用,李宗吾的《厚黑学》实际上也是计谋策略书,卡耐基的书 是现代的计谋策略书,因为书中有很多人性弱点优点方面的东西,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嘛

建议学计谋之前多看一点心理学方面的书,对人性摸透了,才能用计游刃有余
关于三十六计中智谋的故事
1个回答2022-05-29 18:58
ysdyrtyr
三十六计是谋略
1个回答2023-08-05 17:50
三十六计是卑鄙
三十六计中混战计包括哪些?
1个回答2022-06-04 16:43
是假途灭虢,那个字念guo第二声
三十六计相关人物故事概括?
1个回答2024-03-17 00:25

三十六计故事第一计瞒天过海  【故事】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讲苏省镇江市一带)。  三十六计故事第二计围魏救赵  【故事】  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内讧加剧,大大削弱了军队的力量。公元1860年,清军派和春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江苏南京),清军仗着人马众多,层层包围,使天京成为一座孤城。  为了解救天京,天王洪秀全召集诸王众将商讨对策,但对如此险恶的形势,大家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年轻的将领忠王李秀成为洪秀全献上一计。他说:“如今,清军人马众多,硬拼只会凶多吉少。请天王拨给我两万人马,乘夜突围,偷袭敌军屯粮之地杭州。这样,敌人一定会分兵救援抗州。然后天王乘此机会突围,我也回兵天京,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天京之围可解。”翼王石达开急忙响应,并表示也带一支人马协同忠王作战。诸王全将都认为这是“围魏救赵”之计,有两位王爷亲率精兵突围,胜利是有把握的。可是洪秀全生性喜欢猜疑,以为天京被围,形势险恶,怀疑二王是不是想乘机脱逃,所以迟疑不决,没有吭声。李秀成猜透了洪秀全的心思,他突然跪倒在地泪如泉涌,说道:“天王,天国危在旦夕,我等若有二心,对得起天王和全军将士吗?”石达开也跪在天王面前,恳求洪秀全下令发兵。洪秀全深受感动,终于同意照计而行。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33集用了什么计谋
1个回答2022-11-25 21:10
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
概括三十六计中的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2-23 13:04

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自认为军事防备十分周密,

别人不会轻易进犯时,

其斗志就会容易放松,

从而麻痹轻敌;

时常见的事物,看惯了不容易起疑心;暗藏深机的计谋与公开的形式并不相互矛盾,相反,

它常常暗含在公开张扬的行为之中。这就是易理中阴阳互相为用的道理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亲率三十万大军准备平定东土。

 

一日,行至大海边,只见眼前白海滔天,茫茫无际,唐太宗内心惧怕,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传报有一个近居海边的富户请求见驾,并声称已经准备好了三十万大军的过海军粮。

 

太宗大喜,

急忙率百官随富户来到

内,

百官也纷纷入座,

开怀畅饮。

谁也没有注意,

这件神气的房子已经渐渐移动开来了。不久风声四起,涛声如雷,良久不止。太宗惊起。忙

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禁愕然,目之所及皆是茫茫海水,原来大军已经航行

***

之上了!

这正是薛仁贵策划的

瞒天过海

之计。唐军征东,军队的士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大因素。

如果士兵因渡海不适应,

导致心惊胆颤和体力下降。

那么,

不用敌人攻击,

整个部队的战斗

力也就丧失的差不多了。


 

讲智谋的书除了三十六计还有别的吗
1个回答2022-12-18 10:41
孙子兵法也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