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民歌

少数民族里的鄂温克族有什么神话传说?
1个回答2024-02-15 00:31
居住在我国东北边境的鄂温克族,自称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善于狞猎、驯鹿,
仍有熊图腾崇拜的残余。他们猎到熊以后,有一系列的崇拜仪式和禁忌,先将熊的头
和骨、五脏等用桦树条或干草包好,挂在树上,进行风葬,然后向其敬烟、叩拜、做
哀哭状,意思是对祖先的悼念,求得熊图腾的宽恕。

为什么鄂温克人会把熊视为祖先呢,他们的神话传说是这样解释的:有一个猎人进
山打猎的时候,突然被一只母熊抓住了。母熊把他带进山洞,强迫猎人与她成婚。猎
人被迫元奈,便在山洞里和母熊共同生活了几年,直到他们生了一只小熊。后来猎人
乘机从山洞中逃了出来。母熊发现猎人逃走了.便抱着小熊追赶就把小熊当场撕成
两半,一半抛向猎人,一半留在身边。留在身边的成了后来的熊,抛给猎人的就是后
来的鄂温克人。这当然很荒诞,哪有熊会变人的,这便是他们远古祖先图腾观念的反
映。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同源,“原是一个古老部落的两个亲近的分支” ②,因此
这两个民族流传着完全相同的关于熊祖先的神话,鄂伦春还有一系列复杂的猎熊祭
熊的仪式,其目的之一是为了怕他们认为有灵性的熊对猎人与分食熊肉的人进行报
复。风葬时,还要唱一首风葬的歌,歌词的内容,其中隐含这样的意思:不是我们打
死了你,而是你的寿命到了,自己死去的。他们称雄熊为祖父、舅舅,称雌熊为祖母
③。鄂温克与鄂伦春的熊祖先神话,属于比较单纯的动物图腾神话,没有与后世的其
它传说故事相混在一起。西南少数民族此类神话更不鲜见。怒族传说,他们的始祖
是蛇与蜂交配所生,藏族说猴子与岩妖交配才有了人类。彝族崇拜的动物有虎、鹿
、猴、水牛、绵羊、岩羊、猪子、熊、鼠、鹰、自鸡、绿斑鸠鸟等等。西双版纳的
勤纳的克木人,直至80年代初,还保留着完整的图腾制度,形式相当原始。克木人对
所信奉的图腾动物,不捕不吃,连摸一摸都认为是不敬。
鄂温克旗有哪些民族
1个回答2024-03-13 06:26
  鄂温克旗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由鄂温克、蒙古、汉、 达斡尔等20多个民族构成,少数民族人口为57978人,比上年增加499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2%,比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
鄂温克人的民间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3-11-08 05:30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

   

求一首蒙语歌曲(也可能是鄂温克,鄂伦春的)
1个回答2024-03-10 01:53
呃 是鄂温克的

我是鄂温克族的

可惜我不知道这个叫什么名字
求一首蒙语歌曲(也可能是鄂温克,鄂伦春的)?
1个回答2024-03-15 02:16

1.遥远的妈妈-哈琳 蒙古女声歌曲,很好听。

2.驼糕之歌 蒙古童声演唱,纯美清新。

3.梦中的额吉 版本很多,这个是藏语的,声音哀伤而婉转

4.心之寻-斯日其玛 辽阔悠扬,在内蒙古卫视的一个歌唱节目上斯日其玛这首歌许多人唱。

5.寂静的天空-代青塔娜 前半部分为蒙语,后半部分汉语,空灵动听,代青塔娜的嗓音十分诱人。

鄂温克族自治旗的人口民族
1个回答2024-02-15 10:02

2013年,鄂温克族自治旗总户数达53719户,比上年减少3612户,总人口为1434****人,比上年减少58人。从性别构成来看:男性人口74077人,女性人口为69338人,性别比为106.8,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看:18岁以下人口为17980人,占总人口的12.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18---35岁人口为39639人,占总人口的27.6%,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36---60岁人口为68236人,占总人口的47.6%,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为17860人,占总人口的12.5%,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鄂温克族自治旗进入老龄化社会趋势已明显加快。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由25个民族构成,少数民族人口为59205人,比上年增加34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1.3%,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255****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7.5%,比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各乡镇人口构成情况乡镇人口(2013年)巴彦托海镇2.43万大雁镇  7.29万伊敏河镇  2.12万  红花尔基镇  0.41万  巴彦塔拉达斡尔族乡  0.22万  巴彦嵯岗苏木  0.13万  辉苏木  0.44万  锡尼河西苏木  0.39万  锡尼河东苏木  0.43万  伊敏苏木  0.48万  各民族人口构成情况民族 2013年 占总人口(%) 2012年 占总人口(%) 汉族 84210 58.7 84608 59.0 蒙古族 28120 19.6 27903 19.4 达斡尔族 14105 9.8 14117 9.8 鄂温克族 11422 8.0 11269 7.9 满族 3528 2.5 3531 2.5 回族 1371 1.0 1386 1.0 朝鲜族 205 0.14 204 0.14 俄罗斯族 185 0.13 184 0.07 锡伯族 101 0.07 103 0.07

介绍一下鄂温克族
1个回答2024-02-02 03:11
  鄂温克族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鄂温克族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

  习俗

  鄂温克族好客并讲究礼节,到鄂温克族家里做客,主人把皮垫摆在哪里,客人就在哪里落座,不得随意挪移皮垫。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随即端上奶茶,然后煮兽肉,肉煮好后,女主人拿出猎刀切一小块肉投入火堆里,然后再给客人们吃。如果来者是贵客,通常还要献上驯鹿的奶。鄂温克族待客必须有酒,除饮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酿野果酒。敬酒时主人要高举酒杯先往火中倾注点滴,自己先呷一口再请客人喝。鄂温克族认为:外出的人谁也不会背着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别人,自己出门后也不会有人照顾。

  食俗

  纯畜牧业生产区的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离开牛奶,不仅以鲜奶为饮料,也常把鲜奶加工成酸奶和干奶制品。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黄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最常见的吃法是将提取的奶油涂在面包或点心上食用。

  肉类以牛羊肉为主。过去每户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来只羊和两头牛。冬季到来之前是鄂温克族大量宰杀牲畜储存肉类的季节。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肠、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居住在北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完全以肉类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达犴肉、鹿肉、熊肉、野猪肉、狍子肉、灰鼠肉和飞龙、野鸡、乌鸡、鱼类等,食用方法也与牧区略有不同,其中罕达犴、鹿、狍子的肝、肾一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则要煮食。

  鱼类多用来清炖,清炖鱼时只加野葱和盐,讲究原汤原味。 鄂温克族很少食用蔬菜,仅仅采集一些野葱,做成咸菜,作为小菜佐餐。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主食渐被面食如:面条、烙饼、馒头等所代替。

  鄂温克族都以奶茶为饮料,饮用时根据个人的口味再加黄油、奶渣。此外,还饮用面茶、肉茶。林区的鄂温克族还饮用当地特有的驯鹿奶。

  鄂温克族传统炊餐用具别具特色,有用罕达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盛水煮肉、罕达犴筋缝制的鹿皮盛粮口袋,桦木、皮制的各种碗、碟等。如今瓷、铝、铁、塑料制品已广为使用。

  节庆

  除春节等节日与邻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米调鲁节”。“米调鲁”是欢庆丰收之意。节日期间,人们要身着盛装,男人们要进行剪马鬃、马尾活动,届时牧民家家都要备下丰盛的酒肉,宴请亲朋好友。
鄂温克族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2-12 00:35

  鄂温克族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鄂温克族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  习俗  鄂温克族好客并讲究礼节,到鄂温克族家里做客,主人把皮垫摆在哪里,客人就在哪里落座,不得随意挪移皮垫。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随即端上奶茶,然后煮兽肉,肉煮好后,女主人拿出猎刀切一小块肉投入火堆里,然后再给客人们吃。如果来者是贵客,通常还要献上驯鹿的奶。鄂温克族待客必须有酒,除饮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酿野果酒。敬酒时主人要高举酒杯先往火中倾注点滴,自己先呷一口再请客人喝。鄂温克族认为:外出的人谁也不会背着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别人,自己出门后也不会有人照顾。  食俗  纯畜牧业生产区的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离开牛奶,不仅以鲜奶为饮料,也常把鲜奶加工成酸奶和干奶制品。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黄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最常见的吃法是将提取的奶油涂在面包或点心上食用。  肉类以牛羊肉为主。过去每户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来只羊和两头牛。冬季到来之前是鄂温克族大量宰杀牲畜储存肉类的季节。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肠、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居住在北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完全以肉类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达犴肉、鹿肉、熊肉、野猪肉、狍子肉、灰鼠肉和飞龙、野鸡、乌鸡、鱼类等,食用方法也与牧区略有不同,其中罕达犴、鹿、狍子的肝、肾一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则要煮食。  鱼类多用来清炖,清炖鱼时只加野葱和盐,讲究原汤原味。 鄂温克族很少食用蔬菜,仅仅采集一些野葱,做成咸菜,作为小菜佐餐。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主食渐被面食如:面条、烙饼、馒头等所代替。  鄂温克族都以奶茶为饮料,饮用时根据个人的口味再加黄油、奶渣。此外,还饮用面茶、肉茶。林区的鄂温克族还饮用当地特有的驯鹿奶。  鄂温克族传统炊餐用具别具特色,有用罕达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盛水煮肉、罕达犴筋缝制的鹿皮盛粮口袋,桦木、皮制的各种碗、碟等。如今瓷、铝、铁、塑料制品已广为使用。  节庆  除春节等节日与邻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米调鲁节”。“米调鲁”是欢庆丰收之意。节日期间,人们要身着盛装,男人们要进行剪马鬃、马尾活动,届时牧民家家都要备下丰盛的酒肉,宴请亲朋好友。

鄂温克族在哪里
1个回答2024-02-12 17:40

鄂温克族在哪里介绍如下:

鄂温克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西侧,呼伦贝尔大草原东南部。

东与牙克石市接壤,南同扎兰屯市、兴安盟的科右前旗交界,西和新巴尔虎左旗为邻,北邻海拉尔区、陈巴尔虎旗。旗境内驻有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大雁能源集团、红花尔基林业局等国有大型企业。

自治旗先后获得槐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巧轮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旗”“全国文明旗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肢厅悄国民族歌舞之乡”“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中国旅游强县”“全国体育强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级生态旗”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全旗辖4镇1乡5个苏木、44个嘎查、20个社孝明信区,首府所在地为巴彦托海镇。辖区以鄂温克族为主体,共有24个民族,总人口135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60171人,占历渣总人口的44.4%;鄂伏键温克族人口为11998人,占总人口的8.86%。

土地总面积19111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1190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62.2%;林地面积6462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33.8%,有全国最大的樟子松母树林基地,闻名世界的沙地樟子松林带。

鄂温克名人排名?
1个回答2024-05-13 08:10

鄂温克族人数较少,但名人还不少。如布仁巴雅尔唱的《乌兰巴托的爸爸》家喻户晓,作家杜梅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