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人生智慧感悟

道德经的智慧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2-19 09:20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以人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明暗变幻的微纱;《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视之道。腔陵
《道如租德经》是一部哲学经典,它的文字简洁、辙韵强劲,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因此,有人说《道德经》是哲学的诗化表述。 《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群经之首,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如今几乎渣圆兆每年都有几种新的译本问世,德国平均每四家就有一本道德经,足可见此书的珍贵。老子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之一,深深地影响莱布尼兹、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等等哲学巨匠,西方的逻辑严密的辩证法正是在老子的思想启发下诞生的。

什么是悟性与智慧?
2个回答2022-10-26 15:57
【智慧】
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
【悟】
 (术语)觉之意。对于迷而言。即自迷梦醒觉也。与觉悟同义。
悟性:是指人对事理明了的快慢。快的叫悟性好,慢的悟性差。所以有顿渐之分。
智慧不是学的,是开启的,所以人们说,“开启智慧之门”,没有说学智慧的。
觉悟的人,他的智慧一定会开显出来。
智慧绝不是聪明,聪明是八难之一。因为聪明是世智辨聪。智慧才是洞察真理。有智慧的人一定是觉者,或者说觉者一定智慧。
悟性高的人不一定是觉者,但觉者一定是高悟性者。因为悟性在高,如果没有突破到觉者,是没有完全开启智慧的。
什么叫“悟性”与“智慧”?
2个回答2022-09-13 17:35
悟性,汉语词语之一,其意思是对事物理解、分析、感悟、觉悟的能力
智慧: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
什么叫“悟性”与“智慧”?
1个回答2022-09-20 20:20
你好!
悟性种智慧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扰的人总是把简单的事情看得复杂了、做得复杂了。
繁和简其实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聪明的人看到的是简单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复杂的一面。
三中大智慧作文阅读感悟
1个回答2024-01-22 02:59
今天,我读了《小故事,大智慧》这本书,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故事描写的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是个特别爱动脑筋的孩子,有一次,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病,爱迪生很快请了医生到家里,医生说,爱迪生的妈妈病情很严重,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可是屋里的光线实在太暗了,根本没法做手术,顿时大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看着妈妈痛苦的样子,爱迪生突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运用了镜子的反射原理,点然了无数根蜡烛,再向邻居借来好多镜子,让所有的烛光都反射到妈妈的病床上,简陋的屋子里顿时明亮起来,使医生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挽救了妈妈的生命。通过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别小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到的科学小知识,关键时刻它会派上大用场的,你看,爱迪生就是因为恰当地运用了镜子的反射原理,救了妈妈。书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生动的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闪闪发光,犹如一个个小精灵,扇动着翅膀,引领着我们在故事中漫步,在故事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人生的智慧,受到更大的启发和更深远的影响,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智慧、还有更多的启迪与感动。
大圆法师:怎么样修行才会开智慧,才会开悟
1个回答2022-12-25 01:08
思考、参究。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一)
1个回答2024-01-30 20:27
      《道德经》是深奥的,是玄妙的,因读者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不同,理解的层次,读出的感悟是不同的。

      再次捧起《道德经》,不求其深,不求其玄,只想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寻得一些和教育有关的智慧。那就浅浅地开始读起吧!

      《道德经》的内容断句有多种版本,暂且以手中所读的版本来学习。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注和谈论的话题,不同领域的人谈起教育,似乎都头头是道,但真正的教育之道是什么?恐怕就不是大家口中所说的那么简单了。教育有规律可循,但教育也要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既要有所传承,又要有所创新。如教育孩子崇尚英雄,战争时期,以抗日英雄,战斗英雄为榜样,和平年代,以行业英雄,建设英雄为楷模。英雄的岗位不同,但英雄的精神和价值是相同的,也可以这样说,教育的形式可以不同,但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

      当教育偏离了常规之道,就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困扰。需要及时纠偏,今年的教育热词“双减”就是很好的例证。

      当一些不懂教育之道的人破坏了教育之道,当一些人以教育之名做着违背教育之名的事,当纯洁如一张白纸的孩子被灌输,被强加了太多太多的“知识”,他们的“拥有”成了压力,成了梦魇,当少年不再像少年,我们确实应该深刻反思,教育之道走向何方?教育之名如何解读?“有”和“无”怎样把握?“双减”到底该减什么,增什么;如何减,又如何增?

      每一个专业领域都有其玄妙之处,教育更是如此,只有抛却功利与浮躁,静下心来向着更深处漫溯,才能寻到教育之智慧,探得教育之玄妙。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道德经的智慧的目录
1个回答2024-01-20 04:24

第一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上)
第二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中)
第三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下)
第四讲 学习《道德经》的德观
第五讲 学习《道德经》的处世观(上)
第五讲 学习《道德经》的处世观(下)

《道德经》中的成语:字字真智慧,个个大境界
1个回答2024-01-20 03:46
大智若愚
某些才智出众的人不露锋芒,看来好像愚笨。
[拼音]
dà zhì ruò yú
[出处版]
宋·苏轼《贺欧阳修致仕启》:权“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例句]
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大智若愚吗?
[近义]
外愚内智 平易近人 足智多谋 虚怀若谷 ...
[反义]
愚不可及 锋芒毕露 大智大勇 气焰熏天
大彻大悟大智慧 对联
3个回答2022-10-25 03:36
上联,大彻大悟大智慧 ,
下联,小眉小眼小心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