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胡屠户的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中范进,胡屠户的结局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18 19:25
最后的结局是:范进考中了举人,疯了,胡屠户对这个女婿再也不敢轻视了,对女婿毕恭毕敬。
《儒林外史》当中,胡屠户为什么敢于打自己中了举人的女婿?
3个回答2023-08-07 06:20
胡屠户敢打自己女婿是因为女婿突然中了举人,心情过于激动导致犯了疯病,他是为了治疗范进的疯病才打的人。
以《儒林外史》胡屠户的细节摘抄和赏析
1个回答2023-08-11 20:42
《儒林外史》中,胡屠户实在是塑造极好的一个人物,真实,有趣,个性鲜明,有典型意义。作家杨大侠寄语,小说的人物源自现实的面容。
胡屠户与范进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4-04 06:33
另辟蹊径:通过人物性格也可以看出人物的关系

1)热中功名:范进穷一生的精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士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后来他打算去应乡试,却被胡屠尸户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及至中举,他竟然欢喜得发了疯,这是范进热中功名的最具体的表现。

2)怯懦麻木:胡屠户在范进中秀才后,盛气凌人地辱骂他,说他是「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诺诺,还说「岳父见教的是」;他向胡屠户借盘费,胡屠户用不堪入耳的说话骂他,甚至骂他母亲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气,充分表现出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

3)迂腐无能:家里穷得无饭吃,范进手足无措,要等母亲「吩咐」,才慌忙出去卖鸡,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东张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鸡卖出,证明他平日只埋首读书,缺乏谋生技能;邻居告诉他考中了举人,他以为别人骗他,无奈地请人家不要和他开玩笑,以及他喜极发疯的狼狈相,都说明范进迂腐无能。

分析胡屠户的为人:

1.说话方面:

1)庸俗势利:范进中举前潦倒穷困,胡屠户辱骂他为「现世宝」、「穷鬼」,说他「尖嘴猴腮」,想中相公是「癞虾蟆想食天鹅肉」;提到「万贯家私」的张老爷等,便说是「文曲星」下凡,「一个个方面大耳」。由此可见,他嫌贫爱富。

2)凶暴粗鄙:他听见范进想借盘费去考乡试,便辱骂范进说「不要失了你的时了」,语气凶暴;又叫范进「撤抛尿」照照自己的样子,骂他「想天鹅屁吃」;提到范进的母亲时,又骂她为「老不死的娘」,用语粗鄙,不堪入耳。

3)尖酸刻薄:他埋怨自己倒运,把女儿嫁给范进这「现世宝」、「穷鬼」;

诋毁范进的文才,认为能中秀才,全是因为主考官怜悯他而施舍给他的

范进的相貌是「尖嘴猴腮」,语调尖酸刻薄。

4)自高自大:他认为范进得中秀才,是因为他积了德,「带挈」了范进;他摆出长辈的架子,要教导范进做人的道理,免他「惹人笑话」;范进中举后,他又称赞自己够眼光,「认得人」。

5)迷信无知:他认为中举的都是「文曲星」下凡,又说打了天上的星宿,会被发落十八层地狱;别人嘲讽他,说他医好了女婿,便可提上第十七层地狱,又说他的手打过举人,杀不得猪了,他还沾沾自喜,信以为真。

2.动作方面:

1)粗鲁无礼:范进中了秀才,胡屠户大摇大摆地进他家里「道贺」,却又唠唠叨叨地教训范进一顿,然后「吃的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举止粗鲁。

2)蛮横泼辣:范进向他借盘费,被他「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淋头」;范进中举后发了疯,他「一个嘴巴」打晕范进,虽说是出于救人心切,却显露出他平日蛮横的本色。

3)趋于附势:范进中了秀才,他只拿一副大肠和一瓶酒「道贺」,自己吃得醉醮醮的走了,而范进中举后,他却备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道贺;范进清醒后回家,他一路低头替范进把滚皱了的衣裳后襟扯了几十回,再度显出他的势利。

3.神态方面:

胡屠户知道范进中举后竟发了疯,显出诧异的神色,感到十分可,慨叹范进没有福气,可见他只关心名利;别人叫他打醒范进,他面有难色,说不敢打天上的星宿,反映出他的迷信;后来他摆出原本凶恶的模样。打了范进一巴掌,又表现出他的粗鲁
胡屠户的主要事迹?
1个回答2024-03-19 11:22

胡屠户,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人物,儒生范进的岳父,以杀猪贩肉为生,为了养家糊口的辛苦和勤劳。例如“他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直到范进喜疯以后“还不曾回来”;他“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等等。虽然是配角,但是在一些地方风头却超过了主角范进,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胡屠户与范进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4-14 10:43
另辟蹊径:通过人物性格也可以看出人物的关系 1)热中功名:范进穷一生的精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士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后来他打算去应乡试,却被胡屠尸户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及至中举,他竟然欢喜得发了疯,这是范进热中功名的最具体的表现。 2)怯懦麻木:胡屠户在范进中秀才后,盛气凌人地辱骂他,说他是「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诺诺,还说「岳父见教的是」;他向胡屠户借盘费,胡屠户用不堪入耳的说话骂他,甚至骂他母亲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气,充分表现出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 3)迂腐无能:家里穷得无饭吃,范进手足无措,要等母亲「吩咐」,才慌忙出去卖鸡,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东张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鸡卖出,证明他平日只埋首读书,缺乏谋生技能;邻居告诉他考中了举人,他以为别人骗他,无奈地请人家不要和他开玩笑,以及他喜极发疯的狼狈相,都说明范进迂腐无能。 分析胡屠户的为人: 1.说话方面: 1)庸俗势利:范进中举前潦倒穷困,胡屠户辱骂他为「现世宝」、「穷鬼」,说他「尖嘴猴腮」,想中相公是「癞虾蟆想食天鹅肉」;提到「万贯家私」的张老爷等,便说是「文曲星」下凡,「一个个方面大耳」。由此可见,他嫌贫爱富。 2)凶暴粗鄙:他听见范进想借盘费去考乡试,便辱骂范进说「不要失了你的时了」,语气凶暴;又叫范进「撤抛尿」照照自己的样子,骂他「想天鹅屁吃」;提到范进的母亲时,又骂她为「老不死的娘」,用语粗鄙,不堪入耳。 3)尖酸刻薄:他埋怨自己倒运,把女儿嫁给范进这「现世宝」、「穷鬼」; 诋毁范进的文才,认为能中秀才,全是因为主考官怜悯他而施舍给他的 范进的相貌是「尖嘴猴腮」,语调尖酸刻薄。 4)自高自大:他认为范进得中秀才,是因为他积了德,「带挈」了范进;他摆出长辈的架子,要教导范进做人的道理,免他「惹人笑话」;范进中举后,他又称赞自己够眼光,「认得人」。 5)迷信无知:他认为中举的都是「文曲星」下凡,又说打了天上的星宿,会被发落十八层地狱;别人嘲讽他,说他医好了女婿,便可提上第十七层地狱,又说他的手打过举人,杀不得猪了,他还沾沾自喜,信以为真。 2.动作方面: 1)粗鲁无礼:范进中了秀才,胡屠户大摇大摆地进他家里「道贺」,却又唠唠叨叨地教训范进一顿,然后「吃的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举止粗鲁。 2)蛮横泼辣:范进向他借盘费,被他「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淋头」;范进中举后发了疯,他「一个嘴巴」打晕范进,虽说是出于救人心切,却显露出他平日蛮横的本色。 3)趋于附势:范进中了秀才,他只拿一副大肠和一瓶酒「道贺」,自己吃得醉醮醮的走了,而范进中举后,他却备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道贺;范进清醒后回家,他一路低头替范进把滚皱了的衣裳后襟扯了几十回,再度显出他的势利。 3.神态方面: 胡屠户知道范进中举后竟发了疯,显出诧异的神色,感到十分可,慨叹范进没有福气,可见他只关心名利;别人叫他打醒范进,他面有难色,说不敢打天上的星宿,反映出他的迷信;后来他摆出原本凶恶的模样。打了范进一巴掌,又表现出他的粗鲁
胡屠户与范进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3-16 10:09
展开全部 另辟蹊径:通过人物性格也可以看出人物的关系 1)热中功名:范进穷一生的精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士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后来他打算去应乡试,却被胡屠尸户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及至中举,他竟然欢喜得发了疯,这是范进热中功名的最具体的表现。 2)怯懦麻木:胡屠户在范进中秀才后,盛气凌人地辱骂他,说他是「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诺诺,还说「岳父见教的是」;他向胡屠户借盘费,胡屠户用不堪入耳的说话骂他,甚至骂他母亲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气,充分表现出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 3)迂腐无能:家里穷得无饭吃,范进手足无措,要等母亲「吩咐」,才慌忙出去卖鸡,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东张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鸡卖出,证明他平日只埋首读书,缺乏谋生技能;邻居告诉他考中了举人,他以为别人骗他,无奈地请人家不要和他开玩笑,以及他喜极发疯的狼狈相,都说明范进迂腐无能。 分析胡屠户的为人: 1.说话方面: 1)庸俗势利:范进中举前潦倒穷困,胡屠户辱骂他为「现世宝」、「穷鬼」,说他「尖嘴猴腮」,想中相公是「癞虾蟆想食天鹅肉」;提到「万贯家私」的张老爷等,便说是「文曲星」下凡,「一个个方面大耳」。由此可见,他嫌贫爱富。 2)凶暴粗鄙:他听见范进想借盘费去考乡试,便辱骂范进说「不要失了你的时了」,语气凶暴;又叫范进「撤抛尿」照照自己的样子,骂他「想天鹅屁吃」;提到范进的母亲时,又骂她为「老不死的娘」,用语粗鄙,不堪入耳。 3)尖酸刻薄:他埋怨自己倒运,把女儿嫁给范进这「现世宝」、「穷鬼」; 诋毁范进的文才,认为能中秀才,全是因为主考官怜悯他而施舍给他的 范进的相貌是「尖嘴猴腮」,语调尖酸刻薄。 4)自高自大:他认为范进得中秀才,是因为他积了德,「带挈」了范进;他摆出长辈的架子,要教导范进做人的道理,免他「惹人笑话」;范进中举后,他又称赞自己够眼光,「认得人」。 5)迷信无知:他认为中举的都是「文曲星」下凡,又说打了天上的星宿,会被发落十八层地狱;别人嘲讽他,说他医好了女婿,便可提上第十七层地狱,又说他的手打过举人,杀不得猪了,他还沾沾自喜,信以为真。 2.动作方面: 1)粗鲁无礼:范进中了秀才,胡屠户大摇大摆地进他家里「道贺」,却又唠唠叨叨地教训范进一顿,然后「吃的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举止粗鲁。 2)蛮横泼辣:范进向他借盘费,被他「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淋头」;范进中举后发了疯,他「一个嘴巴」打晕范进,虽说是出于救人心切,却显露出他平日蛮横的本色。 3)趋于附势:范进中了秀才,他只拿一副大肠和一瓶酒「道贺」,自己吃得醉醮醮的走了,而范进中举后,他却备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道贺;范进清醒后回家,他一路低头替范进把滚皱了的衣裳后襟扯了几十回,再度显出他的势利。 3.神态方面: 胡屠户知道范进中举后竟发了疯,显出诧异的神色,感到十分可,慨叹范进没有福气,可见他只关心名利;别人叫他打醒范进,他面有难色,说不敢打天上的星宿,反映出他的迷信;后来他摆出原本凶恶的模样。打了范进一巴掌,又表现出他的粗鲁
儒林外史的十四种人物形象?
1个回答2024-03-23 12:39

儒林外史》的人物故事及人物形象:

1、王冕——王冕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据此进行了改编。王冕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体无处步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2、周进——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到木板上,晕了过去。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满地打滚。这一幕被几个商人见到了,他们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向他们叩头谢恩。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当官。

3、范进——范进时年五十余岁,连秀才都没考中,家中穷困不堪,他腊月还穿着单衣,冻得他直打哆嗦,广东虽然气候温暖,但腊月时节温度也不高。周进见到他,便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在惺惺相惜之下,将他录取为秀才,后来又将他录取为举人,因此上演了一出“范进中举”的癫狂闹剧。

4、严致和——严致和即严监生,清雍正朝规定,秀才中凛生,凛生被选入国子学称贡生,次于凛生、凛生选入国子学成为监生,而且当时一些未能入府、州、县学而欲考举人者,可以出资捐一监生资格参加乡试,或直接出钱捐一监生,此种情况统称之为捐建或者例监。严监生就是书没读过太多,他这个监生也是花钱捐来的监生。他最被人熟知的桥段莫过于临死前那两根放不下去的手指了,几个侄儿以及奶妈怎么也猜不中严监生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赵氏一语道破,原来是灯中有两茎灯草,严监生怕它费油才使得严监生难以合眼,待赵氏挑去一根,严监生于是就一口咽了气。

5、严致中——严致中是一个贡生,经考选等方式进入设于京师的国子学以后就称为贡生。这类人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严贡生也是因为自己是个贡生而瞧不起自己的胞弟严监生,入监者一般要求“学行端庄,文理悠长”,但在作者笔下的严贡生却截然不同,是一个十足的衣冠禽兽。严贡生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四回中,范进在服丧期被张静斋劝说一同前去汤知县那里“打秋风”,刚到高要县坐定准备喝些茶水,严贡生便进来搭汕,当得知二人是要去拜见汤知县时,便开始称自己与汤知县是老相熟,又编造了一段与汤知县相遇的故事,还夸赞汤知县的为

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你想对范进或胡屠户说些什么?
1个回答2024-01-18 11:26

示例:范兄台鉴:一别百年,范兄可安好!敢问范兄,自上次因中举而疯后,到如今身体可否康复?范兄学业上是否进展,功名利禄是否到手?你岳父胡屠户对你不再骂“现世宝”了吧,我想他一定会说你是“贤婿老爷”“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星宿”等。张静斋送你的一所“三进三间”的房子到位了吗?我想以老兄的才智他也不敢不到位。

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及性格特点,紧扣课文内容。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分析及故事情节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5 15:58

1、范进

事迹: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

范进形象特点: 是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奋斗目标,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其灵魂完全被科举的锁链缚住了。

范进中了举,虽然物质富有了社会地位提高了,但其灵魂完全被科举毒化了,他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说明他中举后也成了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也会与其他统治者一样欺压百姓的。

事迹: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他喜不自胜进入了癫狂状态。

长期的被人蔑视侮辱,二十多次落第的经历把他弄得十分脆弱,无论是巨大的欢乐或悲哀都已经承受不住了。

2、杜少卿

人物形象:杜少卿是一个生活在末世但已然有所觉醒并不断反思的人物。他的出现无疑是讲既沉重又黑暗的封建黑墨炸出一条缝隙,虽然他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士人该走什么样子的道路,却显然昭示了士人之前所走道路的不可行性。

杜少卿不愿为官,但不似陶渊明的隐逸,而是积极地参与社会;他不满官场的黑暗,但不同于阮籍嵇康的怪诞和杜甫的忧国忧民,他另有生活情趣;在支持个性自由和女性解放方面,他比贾宝玉更为积极乐观。

事迹:第三十二回他说:“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当臧蓼斋对他说出补了廪就可以坐堂、洒签、打人时,他笑骂说:“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

李巡抚荐举他入京做官,他用手帕包了头装病不去。有人要同他去会知县,他说:“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要,我会他怎么!”

3、周进

人物形象: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事迹: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作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

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才发现那是字字珠玑的好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