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木鱼版唱诵

法华经木鱼念诵版?
1个回答2022-06-04 18:12
唐·慧能禅师指出,念经重在“心念”,“得其经意……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坛经·机缘品》载,有僧名法达,常诵《法华经》,未解经义。慧能批评他;“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并说:“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法达于言下大悟。慧能说:“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 念经最重要的是心行 随文入观 将经文中的教导落实到生活中 这样念经才能有得到真实利益.
我诵金刚经前怎样发愿,诵完后怎样回向谢谢
1个回答2023-01-26 01:26
念诵回向偈……
在家诵地藏经时如何敲木鱼
1个回答2022-05-07 08:46
一字一下 别太快 也别太慢 缓和些 当子恰子 鼓 引磬 大磬 能用法器 诸佛欢喜 龙天赞叹 在此随喜
木鱼诵无量寿经45分钟
4个回答2022-05-02 21:00
建议,在家居士,听,直接读诵的《佛说无量寿经》
妙法莲华经木鱼版念诵
1个回答2022-05-30 10:45
此经读诵一遍,需要8小时,,不容易呀!,,,普通话读诵的版本好!
木鱼的木鱼之名
1个回答2023-08-19 04:36

关于“木鱼”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云, 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据此,木鱼当为佛门僧侣所创制,有警示僧众昼夜不忘修行之意。此前,相传木鱼的前身乃是一种称为“木扑”的简单木块,后才刻为鱼像,称作木鱼。因不入宫廷音乐,故历代正史不载。木鱼在佛教中常用以伴奏“梵吹”( 宗教歌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吹皆用之。”明代以来,流行于民间,用于说唱木鱼歌和昆曲伴奏。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当时剧场里所用的乐器中就有木鱼。后来又逐渐在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应用。木鱼除在佛教、道教音乐使用外,还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乐队中。

木鱼一点都不像鱼,为什么叫木鱼?
1个回答2022-12-25 00:09
木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圆形,另一种是长条形的。一般来说,圆形木鱼的规格多种多样,而长条形的木鱼大多在一米左右。
木鱼是外形酷似鱼头形状的一种木制品,长条形更有鱼的形态
为什么王菲诵读金刚经?
1个回答2022-06-14 01:10
这属于个人信仰
经典诵读木兰诗
1个回答2024-03-09 17:42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惟闻 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

愿借明驼千里足)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贴 通:帖;惊忙 一作:惶 火伴 通:

伙)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