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教务系统

河北传统文化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7 04:59
1、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大约诞生于1820-1850年之间。

河北梆子的音乐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具有浓厚的抒情韵味。

大慢板善于表现人物的抑郁、愁烦、缅怀、沉思等情绪。

正调二六板如行云流水,从容舒展。

而反调二六板则哀怨缠绵、凄楚悱恻。

河北梆子的演员中有一批全国知名的杰出的人士,如田际云、魏连升、侯俊山、何景山,赵佩云(筱香水)、王莹仙(金刚钻)都以唱腔高亢优美、变化多端而为广大观众所热爱。

这批演员是河北梆子舞台上的明珠,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也使观众更加喜爱河北梆子这个剧种。

2、曲阳石雕

曲阳盛产质地优良的各色大理石,早在汉代,曲阳一带的石雕艺人就用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石果、碑文、龙凤、雄狮、观音、佛像等各种工艺品。

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兴建大都(北京),召集各地能工巧匠。

曲阳石雕艺人杨琼因雕技精湛,被任命为总管。

据记载,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就是由杨琼设计监造的。

清代,曲阳石雕曾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展出,荣获世界石雕艺术第二名。

3、竹板书

竹板书产生于河北省中部平原。

起源年代比较久远。

据老艺人马兰月、王来恩(艺名“舍命王”)等谈,一百多年前,他们的师爷就是唱竹板书的。

七、八十年前,南皮县老艺人张福堂等初去山东,后来又有尹福盛、王来恩等到相继而去,竹板书从此流入山东。

清末明初,又有潘福恒、王福义、余来荣等到在京津辽沈等地演唱,狄来珍去山西太原等地演唱,竹板书的活动区域逐年扩大。

王来恩还到西安、扬州、香港等地演出过。

4、评书

流行在河北省的评书,是由唐代“变文”和宋代“说话”艺术演化而来的。

一般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

演出时坐在案前,以一块醒木为道具。

表演中,既有娓娓的叙述,也有琅琅的朗诵。

传统书目大都是长篇,内容以历史故事和武侠故事为主。

5、皮影人

是皮影戏的人物造型。

流行于唐山、乐亭一带。

以驴皮刻染,吸收了当地民间剪纸的特点,更以雕镂精细、造型夸张、富有装饰性见称。

清代已在京津、东北一带流传。

老艺人王玉宏刀法犀利多变,并对古法进行了改革。

邯郸有牛皮影人,线条苍老古拙,意趣淳朴有力。
河北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9-22 17:16
走高跷、闹花灯、舞龙、沧州武术、吴桥杂技、蔚县剪纸!
刘磊到底是什么人务,在河北这么出名。
1个回答2022-08-07 15:50
石家庄的刘磊就是那个网络公司的总经理,是河北大厂的人,在河北工业大学毕业
河北有了服务外包的培训机构了吗?
1个回答2024-02-15 08:07
有了,河北省商务厅审批了61家省级服务外包培训机构,还有一家服务外包考试管理中心,中心电话0311-8621****
王宝强是河南人还是河北人??
1个回答2024-01-30 15:55
河北邢台人,自幼在河南少林寺习武!
河北女生和东北女生哪个好
1个回答2024-01-22 13:13
都好。
1、身高方面。河北164.5cm,东北三省女性平均身高黑龙江165.25cm、辽宁164.88cm、吉林162.84cm。
2、性格方面。东北女生的性格局手粗镇段中有细,具体来说就是:粗壮中见雅致,粗犷中见直爽,粗野中见热情,粗糙中桐旅嫌见纯真。河北女生性格爽朗又很含蓄,追求潮流又很传统,善良、温柔、美丽、大方。总而言之,两个地方女生各有各的特点,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
河北历史名人,河北文化人物盘点
1个回答2024-04-26 10:45
  我国古往今来都不缺杰出人物,正应验了“江山代有才人”啊,每个时期都有杰出人物出现,他们为国家作出极大的贡献,他们奋不顾身地走在了历史的前沿,为我们创造辉煌的历史文化。那么,河北的历史名人你们知道吗?他们都是谁?一起走进河北文化看看是不是和你知道的一样。

  赵匡胤(宋太祖)介绍: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汉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涿州人。后周殿前都点检,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一举结束五代十国混战的局面,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加强中央集权。天下既定,务农兴学,慎刑薄敛,与百姓休息,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造成宋朝长期的积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庙号太祖。

  赵恒(宋真宗)介绍:

  宋真宗赵恒,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998-1022在位)。宋真宗,名赵恒(公元968~1022年),原名赵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宋太宗第3子。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55岁,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

  赵恒,先后受封为韩王、襄王、寿王。太宗晚年迷信相术,曾召一僧人入宫给子侄诸王看相。僧人看了几个子侄,只有赵恒还在睡觉,没有出来。僧人却奏告说:“我遍观诸王,命都不及寿王。”太宗说:“你还没有见过他,怎么知道他的命最好?”僧人说:“我刚才见站在寿王门前的3个仆人,他们都具有日后成为将相的器度。

  仆人尚且如此,他们的主人自然更高贵了。”于是,太宗就立赵恒为太子。太宗于公元997年3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平”。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为宰相,也能注意节俭,政治较为安定。

  李延年介绍:

  李延年,?至约公元前90年,汉武帝时造诣很高的音乐家,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出身倡家,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李延年不但善歌习舞,且长于音乐创作,他的作曲水平很高,技法新颖高超,且思维活跃,他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摩诃兜勒》编为28首“鼓吹新声”,用来作为乐府仪仗之乐,是我国历史文献上最早明确标有作者姓名及乐曲曲名,并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后称他是奸佞之臣确是无中生有。
东北比较传统的东北话怎么讲?
1个回答2024-05-02 18:40

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成的。东北方言通俗易懂,东北人豪爽幽默,同一个词因为语调不一样表达的意思也有差异。常说的东北方言有这么几个:"整"(一个"整字包罗万象,做、干、弄、吃....);"嘎哈"(干什么);"墨迹"(磨蹭,不利落,不干脆);"杠杠滴"(好,棒);"嘚瑟"(不稳重);"麻溜"(快一点)......

河北有哪些遗传至今的传统文化?
1个回答2022-12-26 06:35
石家庄丝弦,河北梆子,老虎火、井陉拉花、
河北辛集中学的文化传统
1个回答2023-11-23 17:14

学不忘国、学不忘民
1948年秋初,辛集市都大营村附近的几十个村发生了粘虫灾害。辛集中学五百多名师生一齐出动,分赴受灾严重的村庄,宣传和具体帮助灾民除治粘虫。都大营村的农民,受益较深,敲锣打鼓给学校送来一块刻有“学不忘民”的木匾,后来,学校鼓励同学们要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成后 要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由“学不忘民”引申出“学不忘国”,把“学不忘国、学不忘民”作为辛集中学的校训。 战火在飞腾
大地在动荡
辛集中学诞生在冀中的平原上
一所红色的学校
迎着初升的太阳
为祖国的解放事业
培育着革命的新生力量
看英雄的儿女
告别母校
奔向战场
啊...啊...啊...
辛中
党的雨露阳光
哺育我们茁壮成长
把成绩献给祖国
把荣誉归于党
把荣誉归于党 2009年,学生会宣传部学生论坛于3月8日下午第七、八节课在报告一厅、二厅分别组织了“人生在世,树立长远目标好,还是树立短期目标好”为主题的辩论赛。
2010年9月10日教师节,河北辛集中学团委组织学生开展为老师“送一封信、送一句问候”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