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拼音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5 14:58
冬夜读书示子聿之前的故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写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你知道陆游在写这首诗之前的故事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子聿是陆游的儿子。这天晚上,陆游正在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呼的吹着,诗人好像读到了什么灵感似的,把儿子子聿喊了出来,儿子疑惑的问陆游:“爹,喊我出来干嘛?”陆游说道:“儿子,要想长大以后有出息,有成就,就要懂得一些道理,你知道么?”儿子抓抓头,说道:“不知道。”陆游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懂了吧?”“嗯,知道了爹。”子聿有意识的点了点头。

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应亲自去实践,从中取得知识。
好了。
《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
1个回答2022-10-28 21:02
教他读书的方法
冬夜读书示子聿 是用什么样的思想来教育儿子的?
1个回答2024-03-16 14:05
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个回答2022-08-12 19:58
冬夜读书示子聿(yù )

【南宋】陆游 体裁:【七言绝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词语注释
示:训示、指示。
子聿(yù ):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遗:保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感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gōng)行:亲身实践。

诗词译文
  第一句: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第二句:往往在少年时开始努力,到老了才会有收获。
  第三句: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永远是肤浅的,
  第四句:要想真正理解书中的道理,必须亲自实践
陆游的诗冬夜读书示聿
2个回答2023-01-18 05:01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示:训示、指示。
2、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3、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问的意思。
4、遗:保留,存留。
5、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6、少壮:青少年时代。
7、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8、始:才。
9、纸:书本。
10、终:到底,毕竟。
11、觉:觉得
12、浅:肤浅,浅薄。
13、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14、行:实践。
15、躬行:亲身实践。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归是不够完善的,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陆游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个回答2022-07-14 21:14

冬夜读书示子聿①

古人学问无遗力②,少壮工夫老始成③。

纸上得来终觉浅④,绝知此事要躬行⑤。

①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②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③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

④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⑤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1]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背景故事,,而是诗中的故事,我要写作文
1个回答2024-01-19 00:32
冬夜读书示子聿深冬的一个夜晚,一点风丝也没有,再加上好多动物都冬眠,显得非常宁静,真可谓万籁俱寂。深沉的天空,繁星点点,映对着一户书香之家的窗灯,给人驱走了不少寒意。



透过窗灯向屋里看,只见一位中年书生在油灯下伏案夜读。你看他,时而拿起毛笔在书上圈圈点点,时而放下笔反复诵读,时而站起来回踱着方步,双手还不时在比比划划,是在反复思考……要问这人是谁,他正是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陆游。



此时一位少年,双手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来到书桌前,恭敬地递上:“爸爸,请喝杯热茶,驱驱寒气吧。”“好的,谢谢!”陆游接着说:“子聿,你来正好,我有话对你说。”



“爸,有什么话,您请讲,孩儿洗耳恭听。”



“我先提几篇文章你背一背”



陆游提几篇文章,有《论语》、《唐诗》等内容。子聿虽不能倒背如流,但顺着背也算是流畅。



陆游听后,点点头,略表赞许,接着说:“有句古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理解吗?如果理解,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子聿听了爸爸的话,应了一声,立即取来文房四宝,研墨蘸笔,略加思索,便写了起来。一会儿,子聿把写好的文章递给陆游:“请爸爸批阅!”陆游接过一看,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儿呀,此文写得空洞,没有说服力。写这样的读后感,不是说文解字,空喊一阵口号,一定要联系实际,举出事例,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感染读者。”说到这里,陆游停顿一下,端起茶杯喝口水。接下来,又给子聿说起《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强调纸上谈兵是不行的,要把书本知识,真正学到手,一定要亲自参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及时总结经验,才能获得真知。



讲到这里,陆游看了儿子一眼,看到儿子面红耳赤,且鼻尖上渗出汗来,更是情绪激昂,随手拿起笔,边吟边写。只见运笔如行云流水,每个字都龙飞风舞。子聿站在旁边看着,不由暗中赞叹 ——好字!



写完后,陆游搁下笔,大声吟诵起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吟诵毕,陆游随手把诗文递给儿子,琅声说道:“好好品读吧!”子聿接过来,毕恭毕敬地说:“孩儿一定铭记父训,”说完走出屋外,仰望天空,仿佛闪闪的星星点亮了自己的心房。
关于《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背景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7:05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中当属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子聿是陆游的儿子。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他的独到见解,不仅在古代,对做学问、求知识之人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包含哪些故事?
1个回答2024-06-06 20:30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夜晚,诗人陆游正依靠在书桌旁读书,他最小的儿子子聿正在一旁嬉戏玩耍.陆游读 了一段文章后,深受启发,对一旁玩耍的子聿说:“子聿啊,你过来看看这段文章.”子聿一蹦一跳地来到陆游身旁,顺着陆游的手,细细品味着那段文章.看完后,子聿一脸疑惑地问陆游:“爹爹,”陆游耐心地告诉儿子子聿:“这段文章的意思就是古人做学问是竭尽全力的,只有在少年时期多下功夫,努力学习,到了老年才能有所成就.”“哦,我明白了!”子聿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子聿,你再看看这段文章!”陆游对子聿说.“哦”子聿爽快地答应了一声,便又继续读了起来.读完后,子聿高兴地对父亲陆游说:“爹爹,爹爹,我明白了,这段文章是要告诉我们,我们要活学知识并且要能够去亲自实践,否则就会像《纸上谈兵》的主人公一样,虽然饱读诗书,但是没有去实践,导致最终一败涂地,对不对啊?”子聿兴奋地对陆游说.“对啊,子聿真是聪明!这段文章就是要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终究是不够深刻的,要想能够深刻、透彻地理解这些知识,就必须要亲自去实践.”陆游有更进一步地教育儿子子聿.
之后,陆游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诗句
3个回答2023-02-22 07:30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宋代〕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