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仙草诀

神农本草经真的都对吗?
1个回答2023-08-11 05:58
尽信书不如无书!
神农本草经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1 07:47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2015年8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了《全图神农本草经》英法译本。本书的译注者安德烈夫妇是对汉学颇有研究心得的专家,翻译出版过多部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著名花鸟画家刘景曾先生在本书中创作了许多前人未曾涉足的物种形象,使传统花鸟画的物种大为增加,对新物种绘画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绘画不拘泥于影貌,一举突破了明清以来药物标本画的束缚。在画中容纳了大量诗文、史料等与该物种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信息。读者可细细品味那些耐人寻味的精彩画面。

《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4 18:10

《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是:

《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仍是临床常用药。

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这也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

价值:

《本经》的问世,对中国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部《本草》,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渊源于《本经》而发展起来的。

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药学一大关键,《本经》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草诀三字经。
1个回答2022-04-13 14:32
《草诀三字经》:七红袁,三口言,六手禀,十朱奉,草石鹿,点功劳,夏一忧,一去其 ,小水粦,间竖官,草得薄,外一咎,点皮叟,尹点君,九点旭,止司齿,市点於,女点母,圭心舂,里力曼,某一枣,点卿乡,曾拐差,手一年,撇良食,竹成几,传点傅,生欠频,萑心旧,一牛车,一问而,点充竞,木弯村,慰点赋,世点老,人昌鲁,心共巽,倒三天,北之登,人乌鸟,草去莫,勿一忽,亚点琴,子小孙,心果巢,人衣衾,人不哀,一事马,人之欲,圭可寿,乙未举,帛点禽,效一敦,人未参,山三岂,点林并,撇去失,人对刘,草录菊,草宋荣,撇火奚,萑(huan)拐夺,亦贝贪,亦口含,米一悉,彐(xun)得寻,草事尊,七未弃,广事辱,竖羊详,咸一感,宀足定,兰夕梦,或口惑,亦了弯,己女忘,一弟夷,之心恶,草甬萧,心甬鼠。
满意否?
标准草书口诀
1个回答2022-06-17 20:14
于右任的作品!
<神农本草经>和<神农百草经>一样吗?
2个回答2022-05-22 02:05
不一样,因为本草与百草不是一个概念。
王羲之草诀歌是今草还是章草
2个回答2022-05-16 12:38
是今草

人们一般将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大类,这不仅仅是三种风格迥异的草书字体,而笔画形制中明显透露出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承袭脉络。时间上章草产生最早,脱胎于隶书,风格厚重质朴;今草滥觞于章草,风格潇洒豪放;狂草形成最晚,风格澎湃激昂,把汉字推向了美术化的新境界。大量的草书佳作遗存,证明了汉文字走过了一条由繁到简的发展道路。
  草书开创伊始,意在“赴速急就”,即实用第一的根本宗旨。具体而言,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首先缩减汉字笔画,以节省时间;其次改造笔画(变方折为圆折),以书写便利;再连笔、连字、连行,以加快书写的速度。
神农尝百草的神农是谁
1个回答2022-09-09 08:56
李时珍。。。
农村大鼓的口诀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0-21 18:36

农村判皮大鼓的口诀常见的就是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根据不同的曲子口诀各不相同,一般都会和七字句或者是十字句搭配,节奏感比较强。

大鼓在打的时候都是一人自击鼓、板,其余的人用三弦、琵琶、月琴等弹拨乐器伴奏,也有只有鼓和板进行演奏的,大多碧冲缓数都有唱词,唱词基本上都是七字句和十字句。

扩展资料

在早期的曲目中,鼓词大多都是长篇或者是中长篇,传统的曲目大多都是相互连接的,每个地区不同,唱腔和搭配的乐器也是各不相同。

鼓不仅是一种乐器,在悔模非洲的传统文化中还被用来传播一些信息,打鼓的时候需要将鼓背好,目视前方,双腿分开呈现马步状,随着节奏自然的颤动。

一般的鼓都是比较粗矿的,唱的时候也比较慷慨激昂,击鼓的动作幅度一般都比较大,一般分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鼓的种类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安徽大鼓、上党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不同的地区打法各不相同。

中草药小故事—生姜《神农本草经》
1个回答2024-01-23 01:20
    我国古代一直流传着神农尝百草,以辨药性的传说。一次,神农氏在山上采药,误食了一种有毒的植物,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样,晕倒在一棵树下。等他慢慢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倒的地方有一丛尖叶子青草,散发着浓浓的香气,闻一闻,头不晕,胸也不闷了。于是,神农氏顺手拔了一棵,把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又香又辣又清凉。过了一会儿,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泄泻过后,身体全好了。因为神农姓姜,就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意思是它使自己起死回生,作用神奇。民间也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上床萝卜下床姜”的说法。

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处方中最善于用姜,主要用其解表发汗、降逆止呕、温中祛寒。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一首方剂名叫“当归生姜羊肉汤”,是治血虚有寒的名方。对血虚有寒而见腹中冷痛;妇女产后虚寒腹痛,或虚寒性的痛经,皆有较好的疗效,现在已经成为药膳的名方。

   

    据《本草纲目》载:“生姜之用有四:制半夏、厚朴之毒,一也;发散风寒,二也;与枣同用,辛温益脾胃元气,温中去湿,三也;与芍药同用,温经散寒,四也。”干姜还能温阳、散气,有“呕家圣药”之称。但姜味辛性温,素体阴虚有内热者则不宜食用,腐烂的姜更不能食用。在中药学中,姜有生姜、干姜、煨姜、炮姜、姜皮、姜汁的区别,各具不同的功效。

药性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应用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 3.胃寒呕吐 4.寒痰咳嗽 5.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