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的解析

<<劝学>>(孟郊)的赏析
3个回答2022-07-26 13:50
  《劝学》
  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翻译: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赏析:
  《劝学》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写,全诗四句四十个字,写出学习读书的重要。说不学习知识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错过了学习的时间,少年还会回来吗?
求:《劝学》及其赏析?谢谢!
1个回答2022-09-24 13:32
劝学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头方悔读书迟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做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以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劝学>>(孟郊)的赏析
1个回答2022-09-13 14:29
【劝学】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劝学 勉励人学习;鼓励人努力学习
课文“劝学”的解析
1个回答2023-04-01 06:55
《劝学》赏析《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极易流于枯燥和单调,本文形象清新、脍炙人口,于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五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翻译的我上面这位有了......
孙权劝学颇有成就,试分析他的劝学艺术
2个回答2022-05-22 00:11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卿今当涂掌势,不可不学!用的是双重否定句,表现了孙权对吕蒙严格要求,严厉中又透着亲切,关心,期望。对吕蒙不听劝诫,孙权现身说法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表现了孙权善劝。
关于劝导的电影赏析
2个回答2022-12-28 13:48
不说多的周星驰的《喜剧之王》。顶呱呱。
怎么去劝别人?什么是劝?什么是劝导?怎么劝?
3个回答2022-11-13 01:17
说人爱听的~~好听的~~
先试着体会他的心情~~再从心灵深处说关心的话~~~
多陪陪她~~~让他慢慢想开~
(仅供参考)
颜真卿劝学详细解析
1个回答2023-03-27 01:30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更灯火五更鸡”这句闽南俗语,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自己劝劝自己
4个回答2023-10-13 01:37
自己劝自己其实就是自欺欺人,要记得,你不去努力,想得到东西,永远也不会得到。
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8 01:47
劝勉 勉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