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是什么意思

求不识时务造句,不识时务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0 20:30


一、语义说明



比喻不知利用时运以求通达。



使用类别



用在「处事不当」的表述上。



例 句



01、董事长请吃饭,你都不出席,真是不识时务啊!



02、这种不识时务的念头不能要,它会阻碍你的前途发展。



二、语义说明



形容不了解眼前状况的愚鲁态度。



使用类别



用在「反应迟钝」的表述上。



例 句



01、他是个不识时务的人,满肚子不合时宜的想法。



02、有些话在这种场合不能说,说了就是不识时务了。



03、没看到他已光火了,你还前去答腔,真是不识时务。



04、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他还如此大男人主义,真不识时务!



05、一个人不识时务,要如何在这么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出人头地呢?



06、我一看势头不对就走开了,才没他那么不识时务,看人家打架还凑上去挨打。



07、知识经济已是大势所趋,企业经营者如果还不知求新求变,就是不识时务了。

什么是不识时务,
1个回答2024-02-16 00:34
意思就是给你台阶下还不下去,坚持自己的己见,让对方难办,这叫做不识时务,总的就是别人给你抛橄榄枝,你还嫌弃,总觉得自己有种优越感。
成语"不识时务"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5 09:29

不识时务 [ bù shí shí wù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ù shí shí wù ]

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出 处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若真鄙儒;不知时变。”

例 句

1. 要认清形势,~的人是要碰壁的。

不识时务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0 04:38

”不识时务“的意思是: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拼音】:bù shí shí wù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若真鄙儒;不知时变。”

【造句】:

①在今天,研究文学几乎等于不识时务。

②文天祥宁死不降的选择,或许在有些人看来是不识时务,但他的崇高气节却赢得了后人景仰。

③要认清形势,不识时务的人是要碰壁的。

④你为了一块不识时务的牛肉放我鸽子?

⑤什么年月了,还吃这碗饭,太不识时务了。

什么是服务意识服务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16 15:19
1、服务意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与一切企业利益相关的人或企业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
服务意识的内涵是:它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它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
2、服务意识有强烈与淡漠之分,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这是认识程度问题,认识深刻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强烈展现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观念,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以公司为家、热爱集体、无私奉献的风格和精神,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不识时务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3-06 21:52

bù shí shí wù

成语释义 不识:不认识;务:事务;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结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感情色彩 贬义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形容人不明事理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因循守旧,不识时变;

反义词 不主故常,因势利导

成语例句

什么年月了,还吃这碗饭,太不识时务了。(张洁《沉重的翅膀》)

服务意识的意义
1个回答2024-04-15 19:36

具有服务意识的人,能够把自己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别人的基础之上,能够把利己和利他行为有机协调起来,常常表现出 “以别人为中心”的倾向。因为他们知道,只有 首先以别人为中心,服务别人,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服务。 服务意识也是以别人为中心的意识。拥有服务意识的人,常常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为了别人满意,不惜自我谦让、妥协甚至奉献、牺牲。但这都只是表象,实际上,多为别人付出的人,往往得到的才会更多。这正是聪明人的做法。 缺乏服务意识的人,则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自利的价值倾向,把利己和利他矛盾对立起来。在这些人看来,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从别人那里偷来、抢来或者骗来,否则,别人不会主动为自己付出。实际上,这常常是懒人们的哲学,从本质上说,这违背了人与人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规律。这种人越多,社会就越不和谐。 服务意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所谓文明,即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部分。所谓文化,即人的文明化或去动物化。人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即人被文明化的程度高低。换言之,人的文明化程度的高低,即人的社会化程度的高低。由此可见,人的文明程度或文化程度的高低,并非是指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限和学历的高低。

什么是服务意识
4个回答2023-11-29 00:15
服务意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与一切企业利益相关的人或企业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

服务意识有强烈与淡漠之分,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这是认识程度问题,认识深刻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强烈展现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观念,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以公司为家、热爱集体、无私奉献的风格和精神,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内涵是:它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它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服务”的解释是“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也有专家给“服务”下的定义是这样的:“服务就是满足别人期望和需求的行动、过程及结果。”前者的解释抓住了“服务”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服务的对象,二是说清了服务本身是一种工作,需要动手动脑地去做;后者的解释则抓住了服务的本质内涵。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就是处于一个大的社会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服务。从广义的“服务”来说,我们每天用的电、吃的米不都是电厂工人、农民兄弟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吗?

服务意识必须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认识中,只有大家提高了对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服务的意识,激发起人在服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搞好服务才有思想基础。
财务知识
1个回答2024-02-08 17:24
印花税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150

贷:现金(银行存款) 150

城建税,教育费用附加

借:应交税金-城建税 221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用附加 95

贷:现金(银行存款)

缴纳地税证件工本费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5

贷:现金(银行存款) 5

支付残疾人保障金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200

贷:现金(银行存款)200

支付工会经费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100

贷:现金(银行存款) 100
识时务者比喻什么?有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3-13 07:04
识时务者比喻能认清时代潮流的,聪明能干的人,
【典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隆中潜心攻读大量经史和诸子百家的著作,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方面知识,他对当时的政局有独到的见解。襄阳的司马徽认为他是杰出人才,能认清天下大势,就把这个卧龙推荐给在荆州投靠刘牧的刘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