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和班婕妤的故事

请讲讲舜帝汉成帝妃班婕妤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1 05:33
  班婕妤(约公元前48-2年)汉代女作家。祖籍楼烦(今朔城区),后迁居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郊。婕妤并非班的名字,而是汉代后宫嫔妃的称号。因班曾入宫被封婕妤,后人一直沿用这个称谓,以至其真实名字无从可考。

  班婕妤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急歌行》,亦称《团扇歌》。

  汉成帝初年,班婕妤补选入后宫,初为少使,后成为婕妤,很受成帝的宠幸。一次成帝到后宫游玩,要班婕妤与他同坐一辆车,然而婕妤却以古之贤君臣在侧,而亡国之主才是嬖女相随的史实加以拒绝。成帝的母后听到此事,大为感慨:“古有樊姬,今有婕妤。” 鸿嘉年后,班婕妤和许皇后失宠,赵飞燕姐妹诬告许皇后、班婕妤,成帝问班婕妤,她委婉地说:我听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我极力持身修已,还没有享到福,去做那些邪恶之事,还有何望吗?倘使鬼神有知,也绝不会泊信那些不臣贼子的诬告;如果鬼神天知,那诬告就更加无益了。我绝不做这愚蠢的事情。”成帝被她说的无言以对,许其入长信宫侍奉太后。

  班婕妤因受赵飞燕的嫉妒,遭诬陷,受排挤。她向成帝奏请到长信宫去服侍太后,残度晚年,后死葬于延陵。
西汉班婕妤的诗
1个回答2023-08-06 13:57
最好有诗的解析
关于“班婕妤”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8 07:08
班婕妤(公元前48年—2年),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汉族,祖籍楼烦(今山西朔县宁武附近)人,是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班婕妤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关于“班婕妤”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9 06:46
班婕妤(公元前48年—2年),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汉族,祖籍楼烦(今山西朔县宁武附近)人,是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班婕妤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班婕妤的轶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3-01 10:52

团扇出现在西汉时期,又称绢宫扇、合欢扇,是当时妃嫔仕女的饰品。班婕妤由于赵飞燕姐妹诬陷迫害,为自保请求居住深宫,作《团扇歌》。之后历代,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势的象征。而团扇与凄楚的人生境况的关联,就是源于汉代的班婕妤。
班婕妤移居长信宫后,悄然隐退在深宫之中。每天长信宫门打开,她便开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扫地,生活刻板而单调。她感到自己仿佛秋天被弃的扇子,孤独寂寞。便作诗赋以自伤悼,借以度过光阴,常常触景伤情。她在《团扇歌》(亦名《怨歌行》)中自比秋扇,感叹道:“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用洁白的细绢剪裁的团扇,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凉秋时节,则被弃置箱中。后世便以“秋凉团扇”作为女子失宠的典故,又称“班女扇”。

“婕妤团扇苦悲秋”诗句里的典故中的班婕妤名字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05 23:25
是班昭,婕妤是他的字
班婕妤是写的什么赋
1个回答2022-10-20 03:27
班婕妤写的赋有两篇,分别是《自伤赋》和《捣素赋》。她是文学史上意为擅长词赋的女作家,但作品只流传下来这两篇和一首五言诗。
班婕妤的诗词
3个回答2023-10-22 17:06
团团望舒月,皓皓冰伍氏培蚕绢。欲却炎天暑,比月裁成扇。望舒圆易缺,金风换炎节。风凉秋气寒,匣扇复谁看腔唯。扇弃何足道,感妾伤怀抱。对月核渣泪如丝,君恩异旧时。
关于班婕妤
2个回答2022-10-12 23:11
班婕妤(公元前48年—2年),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汉族,祖籍楼烦(今山西朔县宁武附近)人,是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班婕妤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班婕妤的所有诗词。
3个回答2022-09-10 18:01
《团扇诗》,又称《怨歌行》: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