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荷叶这则寓言告诉我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9 14:39
寓意:听到赞美声,就盲目骄傲、自鸣得意,其结果是可悲的。告诫我们要谦卑。

原文:
《荷叶上的水珠》
  像一张大蒲扇似的荷叶,舒舒服服地铺在水面上。
  有一天早晨,荷池里的鱼儿一打挺儿,溅起水花落在荷叶上。一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好看极了。有一个孩子欢快地说:“你们快看哟!那荷叶托着的水珠,多美啊!简直像一粒粒珍珠啊!”
  水珠听了,得意忘形,它看着自己,仿佛看到了自己真的变成了一粒粒珍珠。它对荷叶说:“看看,由于我的存在,才使你增添光辉。人们到这里,不都是来看我的吗?”荷叶微笑不语。
  太阳升高了,水珠被蒸发了,荷叶上只留下一块块泥印。
  听到赞美声,就盲目骄傲、自鸣得意,其结果是可悲的。
一叶障目的寓言告诉我们那什么?一叶障目的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个回答2023-03-05 01:43
一叶障目的预言,告诉我们关于人生的生活的道理,在生活当中不要做这样的人。
一叶障目的寓言告诉我们那什么?一叶障目的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17 13:03
一叶障目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yí yè zhàng mù,意思是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故事警示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还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和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予以看待。 典故出自《笑林》。
楚人居贫,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大喜。遂于树下仰望,欲觅螳螂伺蝉自障叶。偶见之,即缘而摘之,然不慎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具分辨,乃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竟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楚人嘿然大喜,明日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而诣官。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白话释文: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回家。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折腾了一整天,妻子于是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心里暗暗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 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
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8 01:03
1、南辕北辙:想到达南方,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有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铅槐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叶公好龙:口返激坦头上表示喜欢或者不喜欢,未必是真实的。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验证这种喜欢或者不喜欢是否真实可信。
3、滥竽充数:不会吹竽的人漏桐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叶公好龙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03 18:48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是言行不一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叶公好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è gōng hào lóng(旧读shè gōng hào lóng),意思是比喻自称爱基轿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扩展资料:

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搏此肆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

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扒则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

那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

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能不能告诉我花的叶子怎么了?我应该怎么办?
1个回答2023-01-17 23:18
栀子花黄化病。
叶子高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7 22:44
故事辛辣地讽刺了叶公是言行不一的人物,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不要盲目的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
叶公好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7 03:11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是言行不一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这则寓言的寓义?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12 11:09
这个人是傻,但他傻的可爱,因为他还有一丝的怜悯之情(虽然方法不对).当他骑驴的时候没想到驴身上背的正是他和包,驴所承受的负担正是他和包的重量.他是傻,但是他再傻而有比有些聪明人没有的品质
这则寓言的寓义?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9 12:11
不要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聪明的,做出来的事和说出来的话却让人觉得是那么的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