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感悟

写一篇有人生感悟的游记散文
1个回答2022-09-04 00:17
,,,,,。。。
阅读散文对写作有什么好处?
1个回答2024-02-11 21:31

1、丰富想象力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象、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象和作者的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2、学习里面的语言

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

3、领悟更多的道理

阅读散文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

4、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散文的特点:

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阅读 .
1个回答2024-02-08 21:37
春天像一个法师,它给了太阳火热的力量。与冷酷的冬天决战到底。
春天像一只闹钟,它唤醒沉睡的小草, 给大自然增添一份色彩。
春天像一个指挥家, 它打碎河上的冰, 指挥着小河重新歌唱。
春天像一幅画, 它收集大自然的色彩, 让花儿们在画中争芳斗艳。
春天像一个魔术师, 它变来了飞翔的小鸟, 给天空当做礼物。
春天像一首歌, 歌里有小河的流水声和鸟儿的叫声,还有小朋友们的笑声……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像辛勤的园丁,精心的呵护着花草,让它们茁壮生长.
春天像淘气的娃娃,走到哪,就给哪带来欢乐.
春天像一位画家,尽情地挥动着画笔,打扮着祖国各地.
春天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轻抚着自己的儿女.
春天像粉刷匠,使大地五颜六色,焕发生机.
春天像一位作家,他的文章到处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
《童年》阅读故事及感悟
1个回答2024-01-18 10:41
童年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童年里有快乐,有幸福,童年时美妙的,童年是充满阳光的,值得回忆的很多很多……而阿廖沙的童年却很悲惨。

阿廖沙3岁丧父,失去了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他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他,使他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但外祖父也有慈爱的一面,比如书上说道:外公那端正瘦小的身体轻贴我,他开始讲自己童年的生活,他的话语沉重,滔滔不绝。他讲着讲着,在我眼里形象高大起来,这个干瘦的老头忽然变成了童话里的大力士,他独自一人拖着一条巨大的灰船逆流而上。他一直讲到天黑,待他亲切的和我话完别之后,我才知道外公并不凶狠,也并不可怕。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他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他们丰衣足食 ,要什么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 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 一个是地狱 ;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美好的童年来之不易啊!

《童年》读后感
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闪亮的桥,童年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童年是多么美好,但是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乐基的童年却是非常的悲惨。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辽沙.彼什科夫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在那里,到处都是争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阿辽沙十一岁那年,母亲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了产,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也是十一岁了,当年的高乐基已经走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想想自己无论做什么事,还要父母给我帮忙,就说一次做奥数题吧,读了一遍以后,觉得这道题很难,根本不经过自己动脑子试一试,就要爸爸来教我,其实这道题很简单,还没等到爸爸来教,我已经做出来了。记得还有那次夏令营吧,在绿色学校里,教官要求我们自己洗衣服,洗衣服说说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先要擦肥皂,然后这边搓搓,那边搓搓,再……,洗到再来,衣服还是不成样子,脏的地方还是脏,所以爸爸批评我依赖性太重,缺乏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这本书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怀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辽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辽沙的爱,给予了阿辽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辽沙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谁都能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那还会出现争吵、打架之类的事件?这又让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将心比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读了《童年》这本书以后,不仅让我珍惜这美好的童年,还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和做事
阅读感悟
1个回答2024-01-21 00:49

当看到的不光是近在眼前的利益时,就说明你成长了一些
阅读感悟
1个回答2024-01-20 20:41
人总要有包容的心,而且不能以篇盖全,也不能只看到人家的短处,无论什么人,都要往长处看.
阅读故事及感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5 00:04

是对你的启发和读后的感想

海的女儿阅读感悟
1个回答2024-02-05 11:04
我最喜欢看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这次五一放假期间,我又重温内了这一经典童话故容事,尽管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但我通过阅读,领会了作者对人间真情的赞美和歌颂。

童话里的美人鱼和她的姐姐们不一样,她一直追求的是光明和真爱,当她遇到了落难的王子后,历经艰险救活了他,却不求回报的远远地向海里游去,体现了她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美人鱼为了得到人类的灵魂,他通过巫婆忍受痛苦把自己的鱼尾换成了人腿,然而王子却和别的女子结婚了,她的希望破灭了,她本可以刺死王子重回大海,恢复鱼的身体,但她没这么做,而是化成了泡沫,把幸福留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这是怎样的博大的胸襟啊,美人鱼打动我的不仅有美丽的容貌,更有美丽的心灵。

《海的女儿》揭示了爱的内涵,爱就是为自己爱的人奉献一切,这个故事教育我们珍惜亲情、友情、爱情,为了真情,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迸发对真善美的热爱。

小美人鱼像在上海世博会的丹麦馆展出了,我打算利用暑假期间去参观,表达我对这位世界童话之王的敬仰。
感悟春天的阅读
1个回答2024-02-14 21:01
①春天是美好的,但春天短暂而易逝,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②人应该保持青春的活力,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奋斗和进取,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由当常驻于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阅读感悟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25 12:03
读后感又叫心得体会,在你读完一篇文章后,如果很有感触,你便可以在简述原文的基础上,借题发挥,展开讨论、阐明自己的看法。但要注意,一定要围绕原文的精神,不能“离题”、“跑题”。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这是说明的部分;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即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写上去,必然使文章平淡。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抓住原作的中心内容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二、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可以联系个人实际,如: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等,写出符合实际的感悟来。三、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读后感是要用切身体会,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 重点在“感”字上。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引用不能太多,以自己的语言为主,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