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为什么改成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是同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2:18

“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是同一个故事。二者是近义词。揠苗助长释义: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求拔苗助长,揠苗助长造句大全
1个回答2024-02-27 06:04




1.急于求成,往往失败我们不能做拔苗助长的蠢事。



2.小兰才五岁,你就要她学这么多东西,这不是拔苗助长嘛?



3.我们应当记取“拔苗助长”这个故事的教训。

拔苗助长和揠苗助长哪个正确
1个回答2024-01-24 13:21

拔苗助长正确。

两者是同义词。“揠”同“拔”。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揠苗助长”中的“揠”太古雅,因此改成“拔苗助长”浅显明白。

从北京大学的现代汉语语料库的检索情况观察拔苗助长的使用频率高于揠苗助长。

拔苗助长的故事: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他很关心自己种的庄稼,天天到地里去看。他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琢磨怎样才能让禾苗快些长高。

一天,他灵机一动,终于想出了办法。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跑,开始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直拔到半晌午,弄得又累又饿。

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地跑回家,迫不及待地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妻子忙问怎么回事,他如此这般讲了一遍。

他儿子听到家里的禾苗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地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拔苗助长”、“揠苗助长”那个是对的?
2个回答2023-04-26 12:10
揠苗助长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拔苗助长”、“揠苗助长”的意思是一样的
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
3个回答2022-07-18 19:44
两个都是正确的成语

但“揠苗助长”是原文

前者出于:《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后者出 处 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改写揠苗助长
1个回答2024-02-18 19:49
㊣揠苗助长㊣㊣从前有宋朝一个人叫李四,长得不错,可脑袋却很笨。㊣  ㊣有一天早晨,李四去田地里看看麦田的收成。他来到稻田里一看,傻眼了:邻居家的小麦长得高高大大、绿油油的,可自己家的小麦长得瘦瘦小小的,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李四见了这场景便绞尽脑汁地想啊、想啊……终于,他一拍脑袋想出了个好办法。㊣㊣他决定动手把麦苗一棵一棵地全部连根向上拔起来!好让麦苗长得更快些,就这样他从早上一直拔到傍晚,终于拔完了。看着自家的麦苗全都“长高”了,他开心得合不拢嘴!他匆匆忙忙回跑到家,对家人说:“今天可真是累死了,我帮麦苗长高了!”他的妻子一听,吓得直打颤说:“,你又做了什么傻事?”他的儿子也吓得心想:“我爸爸这么傻说不定又做什么坏事。”拔腿就向麦田跑去,到了麦田,他儿子发现麦田的根全都被爸爸拔起来了,并且全都变黄,枯萎了。儿子见了,伤心的呆了好半天才一步一步走回家。㊣  
  ㊣儿子回到家,他哭着对李四说:爸爸,瞧您做了什么好事,麦苗全都枯死了,我们的辛苦白费了!”李四一听,纳闷了:“我明明帮麦苗长高,麦苗怎么枯死呢?”儿子回答说:“您把麦苗的根拔出土壤,根吸收不到养料,麦苗就慢慢的枯死了!”李四一听,只有无限懊悔的份了……㊣ 
  ㊣自然界万物的生长,都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人无力强行改变这些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愚蠢的宋国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心只想让庄稼按自己的意愿快长高,结果落得一个相反的下场。㊣
揠苗助长改写 现代
1个回答2024-02-04 16:30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改写揠苗助长
1个回答2024-01-24 17:17
㊣揠苗助长㊣㊣从前有宋朝一个人叫李四,长得不错,可脑袋却很笨。㊣  ㊣有一天早晨,李四去田地里看看麦田的收成。他来到稻田里一看,傻眼了:邻居家的小麦长得高高大大、绿油油的,可自己家的小麦长得瘦瘦小小的,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李四见了这场景便绞尽脑汁地想啊、想啊……终于,他一拍脑袋想出了个好办法。㊣㊣他决定动手把麦苗一棵一棵地全部连根向上拔起来!好让麦苗长得更快些,就这样他从早上一直拔到傍晚,终于拔完了。看着自家的麦苗全都“长高”了,他开心得合不拢嘴!他匆匆忙忙回跑到家,对家人说:“今天可真是累死了,我帮麦苗长高了!”他的妻子一听,吓得直打颤说:“,你又做了什么傻事?”他的儿子也吓得心想:“我爸爸这么傻说不定又做什么坏事。”拔腿就向麦田跑去,到了麦田,他儿子发现麦田的根全都被爸爸拔起来了,并且全都变黄,枯萎了。儿子见了,伤心的呆了好半天才一步一步走回家。㊣  

  ㊣儿子回到家,他哭着对李四说:爸爸,瞧您做了什么好事,麦苗全都枯死了,我们的辛苦白费了!”李四一听,纳闷了:“我明明帮麦苗长高,麦苗怎么枯死呢?”儿子回答说:“您把麦苗的根拔出土壤,根吸收不到养料,麦苗就慢慢的枯死了!”李四一听,只有无限懊悔的份了……㊣ 

  ㊣自然界万物的生长,都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人无力强行改变这些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愚蠢的宋国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心只想让庄稼按自己的意愿快长高,结果落得一个相反的下场。㊣
拔苗助长 揠苗助长 区别
1个回答2023-04-17 08:51
两者意思皆为:把苗拔起,帮助其成长,反而使苗枯萎而死亡。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欲速则不达,结果反而坏事。
1.“揠(yà)苗助长”出自宋·吕本中《紫微杂说》中的其中一句:“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揠,也是拔的意思。
2.“拔苗助长”是来自郭沫若所著的《雄鸡集·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中的一句。
揠苗助长来自中国古代,书面化;而拔苗助长则较为口语化

“揠苗助长”是指用围田蓄水的办法为禾苗供水,帮助禾苗生长.但供水过头,水位过高,反而会造成秧苗烂死.“拔苗助长”是指用人为拔高的方式帮助禾苗生长,但禾苗的生长是一种生理过程,并非机械过程,所以用机械过程取代生理过程的助长方式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因而是愚蠢的.从以上分析可知,“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错误,“揠”不同于“拔”.)
到底是“揠苗助长”还是“拔苗助长”
2个回答2023-12-08 12:11
【成语名称】 揠苗助长
【汉语注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
成语示例
1.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宋代吕本中《紫微杂说》)
2.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是对学生个性的一种摧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