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下孟子原文

《孟子·告子上》
1个回答2024-02-15 22:48
  1、课件出示孟子格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利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试着学习,达到理解背诵。   2、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试着学习《两小儿辩日》。
  编辑本段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 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一人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心有旁骛    感悟: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要三心二意,要专心致志才能学好东西.要领悟真谛!   【关于弈秋】   弈秋是第一个史上有记载的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关于弈秋的姓名,清代学者焦循《孟子正义》里作有说明:古之以技传者,每称之为名,如医和、卜徒父是也。此名弈秋,故知秋为其名,因通国皆谓之善弈.故以弈加名称之。围棋见于我国史籍最早的记载,是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二千六七百年的历史了。弈秋是见于史籍记载的第一位棋手,而且是位“通国之善弈者”。关于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孟子》。由此推测,弈秋可能是与孟子同时的人,也可能稍早一些,由此也可以推测他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   孟子称弈秋为“通国之善弈者”。所赞通国善弈,虽未明定专称,已类似后代所称国手,并成为象征性名词。后世称某高手为“当代弈秋”者,即意味着其水平与国手相当。弈秋是当时诸侯列国都知晓的国手,棋艺高超,《弈旦评》推崇他为国棋“鼻祖”。   由于弈秋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力师。弈秋收下了两个学生。一个学生诚心学艺,听先生讲课从不敢怠慢,十分专心。另一个学生大概只图弈秋的名气,虽拜在门下,并不下功夫。弈秋讲棋时,他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鸿鹄(天鹅)什么时候才能飞来。飞来了,好张弓搭箭射两下试试。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前者学有所成,后者未能领悟棋艺。学棋要专心,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这样的大师,偶然分心也不行。有一日,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人从旁边路过。悠悠的笙乐,飘飘忽忽的,如从云中撒下。弈秋一时走了神,侧着身子倾心聆听。此时,正是棋下到决定胜负的时候,笙突然不响了,吹笙人探身向弈秋请教围棋之道,弈秋竟不知如何对答。不是弈秋不明围棋奥秘,而是他的注意力此刻不在棋上。   这两则小故事都记载在史书上。人们把它记下来,大概是想告诫后人们,专心致志是下好围棋的先决条件。要一心一意。   出现弈秋这样的高手,说明当时围棋已相当普及,可以肯定,象弈秋这样的国手不只一人。弈秋是幸运的,春秋战国延续五百年,他是留下名字的唯一的一位围棋手,也是我们所知的第一位棋手。
孟子告子拼音
1个回答2023-05-09 04:21
e女人我是我回来吧唧
孟婆老人她亲口告诉我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2-18 21:23

《我若踏过忘川河》。作词:刘于谦,编曲:陈一龙,演唱:韩小欠。歌词如下:

爱你让我有过快乐,爱你牵肠挂肚受折磨。

情是一条拴人的绳索,对你的情我却看不破。

我为你翻过高山几座,却不舍过这条忘川河。

我去摘下彼岸花一朵,放在手心把红尘烧灼。

我若踏过这条忘川河,来生你是否还会记得我。

孟婆老人她亲口告诉我,喝下这碗汤把前世都忘了。

望乡石上落下几滴泪,被凝结成了美丽的琥珀。

扩展资料

赏析:

“孟婆老人她亲口告诉我,喝下这碗汤把前世都忘了。”《我若踏过忘川河》充满了虐心爱情与唯美中国风风格,用平淡的歌词、唯美的音乐把超越生命的爱情表达得更加坚定、执著。

这是伟大爱情无限释放之后回归到本真与自我的另一种境界,很强的画面感让每一位聆听者在听到这首歌后都会找到自己内心中隐藏最深的爱的信念。

(孟子,告子下)的(以邻为壑)的翻译
1个回答2024-03-04 03:56
原文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白圭说:“我治水患的水平,要超过禹。”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水,是遵循水的道路,所以大禹以四海为畜水的沟壑。如今先生你却把邻国当做畜水的沟壑。水逆向而行,就称之为洚水,所谓洚水,就是洪水,是爱民的人所厌恶的。你搞错了。”

【说明】本章亦是对社会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探讨。孟子这是在举例,不仅税收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治水也是一样。大禹治水,就是人们治理水患行为的最好规范。有了这个规范,虽然与大禹不在同一个年代,不在同一个地点,治理的不是同一条河流,但应该学习大禹治水的行为方式,而不是只凭自己的想当然,把水患强加到别人头上。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己所不欲,无施于人。”这才是最佳行为方式。

故事 禹在视察了各地洪水的情况后,觉得光用息壤来堵水,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把水疏导出去。为此,他大力开掘 沟渠让水流到汪洋大海中去。禹带领百姓们在野外辛勤地工作了十 三个年头,曾经三次过自己的家门而不入。最后,他终于战胜了洪 水,使江河通畅,东流大海,湖泊疏浚,能蓄能灌。原来被淹没的土 地,如今又变成了良田。 到了战国初,有个叫白圭的水利专家,也非常出名。什么地方河 堤有了裂缝、漏洞、渗出水来,他一到就能修好。后来,他被魏国请去 当相国,魏国的国君对他很信任。有一次,孟子来到魏国,白圭在会 见他的时候,表露出自己有非凡的治水本领,甚至自我吹嘘说:“我 的治水本领已经超过大禹了!” 孟子是位非常有学问的人、当场驳斥他说:“你说的话错了。大 禹治水是把四海当作大水沟,顺着水性疏导,结果洪水都流进大海, 与已有利,与人无害。如今称治水,只是修堤堵河,把邻国当作大水 沟,结果洪水都流到别国去,与已有利,与人却有害。这种治水的方 法,怎么能与大禹的相比呢?”
孟婆老人他亲口告诉我,这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3-01-17 19:43
我若踏过忘川河
(孟子,告子下)的(以邻为壑)的翻译
1个回答2024-02-20 02:20
原文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白圭说:“我治水患的水平,要超过禹。”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水,是遵循水的道路,所以大禹以四海为畜水的沟壑。如今先生你却把邻国当做畜水的沟壑。水逆向而行,就称之为洚水,所谓洚水,就是洪水,是爱民的人所厌恶的。你搞错了。”



【说明】本章亦是对社会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探讨。孟子这是在举例,不仅税收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治水也是一样。大禹治水,就是人们治理水患行为的最好规范。有了这个规范,虽然与大禹不在同一个年代,不在同一个地点,治理的不是同一条河流,但应该学习大禹治水的行为方式,而不是只凭自己的想当然,把水患强加到别人头上。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己所不欲,无施于人。”这才是最佳行为方式。



故事禹在视察了各地洪水的情况后,觉得光用息壤来堵水,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把水疏导出去。为此,他大力开掘沟渠让水流到汪洋大海中去。禹带领百姓们在野外辛勤地工作了十三个年头,曾经三次过自己的家门而不入。最后,他终于战胜了洪水,使江河通畅,东流大海,湖泊疏浚,能蓄能灌。原来被淹没的土地,如今又变成了良田。到了战国初,有个叫白圭的水利专家,也非常出名。什么地方河堤有了裂缝、漏洞、渗出水来,他一到就能修好。后来,他被魏国请去当相国,魏国的国君对他很信任。有一次,孟子来到魏国,白圭在会见他的时候,表露出自己有非凡的治水本领,甚至自我吹嘘说:“我的治水本领已经超过大禹了!”孟子是位非常有学问的人、当场驳斥他说:“你说的话错了。大禹治水是把四海当作大水沟,顺着水性疏导,结果洪水都流进大海,与已有利,与人无害。如今称治水,只是修堤堵河,把邻国当作大水沟,结果洪水都流到别国去,与已有利,与人却有害。这种治水的方法,怎么能与大禹的相比呢?”
《孟子·告子》的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3-02-12 02:51
《告子》选自《孟子》,作者是孟子
孟子 告子是谁写的
1个回答2023-02-22 10:17
。告子》是《孟子》书中的篇目,分上、下两篇。   孟子与告子都是战国时人,孟子持性善说,告子持性恶说,《告子》以两人的论辩开头,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性善及其相关理论。    《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全篇共20章。
孟母戒子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3 05:21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 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矢,复得。”其母引刀裂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 矣。

译文:孟子小时侯,倍数的时候。她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背书有时会中断下来,过一会就又会背诵下去,她的母亲知道他是遗忘了,就叫他过来说,:“背书怎么会停下来呢?”孟子回答说:“有的地方忘记了,过一会又记起来了。”他的母亲没有说什么,便拿起剪刀八织成的布剪断了,用这来告戒孟子。从此以后,孟子背书,不再遗忘了。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做事要一心一意,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