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满庭芳

求苏轼的满庭芳
1个回答2022-07-04 15:05
满庭芳
作者: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满庭芳苏轼
1个回答2022-07-14 15:25
满庭芳是词牌名,苏轼做过好几首呢,你要那首啊?
满庭芳苏轼
1个回答2024-01-03 22:02

苏轼《满庭芳》如下:

一、古词原文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二、白话译文

回去啊,我回到哪里?故乡在万里岷峨。人生百年过了一大半,苦于来日不算多。眼见黄州五年两闰,孩予会唱楚语吴歌。山中友备上酒赛,盛情款待相劝老东坡。

面对友人一片冰心,我还有什么可说!人生到底为什么,辗转奔波如穿梭?唯盼他年闲暇,坐看秋风洛水荡清波。别了,堂前亲种的细柳,请父老,莫剪柔柯。致语再三,晴时替我晾晒渔蓑。

名家评价和作者简介:

1、名家评价

近代·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释》:此词乃东坡别黄州邻里父老所作。首用渊明《归去来辞》,表示思归西蜀故里,但移汝乃君命,此时仍在待罪之中,不能自由归去也。次言在黄州久与其地邻里友爱甚洽,表示不忍别去之意。

下半阕言不得不去,因叹人生无定,来往如梭。末则留恋黄州雪堂也。渔蓑乃东坡在雪堂钓鱼所服。全首词气和平,情致温厚,如见此老当日情事。盖东坡被罪滴黄,人皆知其冤,黄州父老皆敬爱之,故临去有此依依之情也。

2、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苏轼的满庭芳翻译
1个回答2022-05-16 01:42
人世间的虚名薄利,不过是蜗牛触角、苍蝇头那么大的得失,有什么好为之奔忙争夺的。
凡事都有命中注定,谁弱谁强也没有意义。
暂且趁着闲散之身还未老去,容自己稍许张狂。
一百年中就算每天沉醉度日,也不过三万六千场。
想想,能有多少呢?
还有忧愁风雨要占去一半。
又何必硬要说短论长。
有幸面对这清风皓月,苍苔作垫铺展,流云作帷帐高张。
江南好,有千钟美酒,歌一曲《满庭芳》。
苏轼 《满庭芳 蜗角虚名》
2个回答2022-09-10 16:39
  《满庭芳·蜗角虚名》
  宋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注释】
  1.本词当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在黄州时作。
  2.蜗角:极言微小。《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
  3.蝇头: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
  4.些子:一点儿。
  5.百年里三句:语本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6.能几许三句: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7.苔茵两句:以青苔为褥席铺展,把白云当帐幕高张。

  【翻译】
  人世间的虚名薄利,不过是蜗牛触角、苍蝇头那么大的得失,有什么好为之奔忙争夺的。
  凡事都有命中注定,谁弱谁强也没有意义。
  暂且趁着闲散之身还未老去,容自己稍许张狂。
  一百年中就算每天沉醉度日,也不过三万六千场。
  想想,能有多少呢?
  还有忧愁风雨要占去一半。
  又何必硬要说短论长。
  有幸面对这清风皓月,苍苔作垫铺展,流云作帷帐高张。
  江南好,有千钟美酒,歌一曲《满庭芳》。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谁知道苏轼那首满庭芳
2个回答2023-04-02 23:31
《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注释〕

1.本词当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在黄州时作。

2.蜗角:极言微小。《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

3.蝇头: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

4.些子:一点儿。

5.百年里三句:语本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6.能几许三句: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7.苔茵两句:以青苔为褥席铺展,把白云当帐幕高张。
苏轼 《满庭芳 蜗角虚名》
1个回答2023-02-02 10:15
  《满庭芳·蜗角虚名》
  宋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注释】
  1.本词当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在黄州时作。
  2.蜗角:极言微小。《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
  3.蝇头: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
  4.些子:一点儿。
  5.百年里三句:语本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6.能几许三句: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7.苔茵两句:以青苔为褥席铺展,把白云当帐幕高张。
  【翻译】
  人世间的虚名薄利,不过是蜗牛触角、苍蝇头那么大的得失,有什么好为之奔忙争夺的。
  凡事都有命中注定,谁弱谁强也没有意义。
  暂且趁着闲散之身还未老去,容自己稍许张狂。
  一百年中就算每天沉醉度日,也不过三万六千场。
  想想,能有多少呢?
  还有忧愁风雨要占去一半。
  又何必硬要说短论长。
  有幸面对这清风皓月,苍苔作垫铺展,流云作帷帐高张。
  江南好,有千钟美酒,歌一曲《满庭芳》。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求苏轼全部题为《满庭芳》的词。
1个回答2022-09-30 06:18
满庭芳
作者:北宋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翻译:
人世间的虚名薄利,不过是蜗牛触角、苍蝇头那么大的得失,有什么好为之奔忙争夺的。
凡事都有命中注定,谁弱谁强也没有意义。
暂且趁着闲散之身还未老去,容自己稍许张狂。
一百年中就算每天沉醉度日,也不过三万六千场。
想想,能有多少呢?
还有忧愁风雨要占去一半。
又何必硬要说短论长。
有幸面对这清风皓月,苍苔作垫铺展,流云作帷帐高张。
江南好,有千钟美酒,歌一曲《满庭芳》。
满庭芳 苏轼 这首词抒发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个回答2022-12-22 03:20
《满庭芳·蜗角虚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由讽世到愤世,下片从自叹到自适,尽情地展示了作者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全词以议论为主,夹以抒情,情理交融,肆意不羁,用语率真自然,风格奔放舒卷。
苏轼的满庭芳中有一句“须放我、些子疏狂”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1-16 14:42
(暂且趁着闲散之身还未老去)容自己稍许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