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

河流的治理措施:
1个回答2023-05-23 01:30
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作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长江中游地上河与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在哪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
1个回答2023-10-04 00:31
1、长江中游形成地上河因为:夏季风影响降水册配充沛,而地势变得平缓,利于河道泥沙淤积;加上中上游的植皮破念姿源坏、水土仔态流失严重等原因,使河水泥沙含量变高,这让长江中游很容易形成地上河.
2、黄河下游:字数有限制
汉朝采取了哪些治理西域的措施?
1个回答2022-12-13 07:42
谈不上治理,更多是沟通,打通要道。之后,在将先进的产品卖到那里
黄河流域古代名人
1个回答2024-04-13 03:03
中国上古治水英雄大禹;提出著名“治河三策”的西汉末年治黄战略家贾让;第一个全面实践“治河三策”的东汉水利家王景;主张疏、浚、塞并举,提出“治河二策”的元至正年间工部尚书贾鲁;被清光绪帝追封为“永济显应昭乎”黄河大王的明代水利家白英;被清光绪帝追封为“显佑”大王的明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总结出黄河堤防“植柳六法”的明代著名河官刘天和;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治黄方略的明末著名治河专家潘季训;著有《河防疏略》,被民间颂称为“河神”的清顺治年河道总督朱之锡;采取“疏浚筑堤”并举治河的 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靳辅;修建武陟黄河龙王庙(即:嘉应观)的清雍正年间河道总督齐苏勒;著有《河防奏议》,提出“引流杀险”法治理黄河的清雍正年间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嵇曾筠;被民间称为“河神”的清道光年间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栗毓美。
黄河流域出过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3-19 00:17
很多名人。
黄河,中国古代称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黄河全长5464公里,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第六长河流。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俗语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流域古代名人
1个回答2024-04-25 15:01
中国上古治水英雄大禹;提出著名“治河三策”的西汉末年治黄战略家贾让;第一个全面实践“治河三策”的东汉水利家王景;主张疏、浚、塞并举,提出“治河二策”的元至正年间工部尚书贾鲁;被清光绪帝追封为“永济显应昭乎”黄河大王的明代水利家白英;被清光绪帝追封为“显佑”大王的明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总结出黄河堤防“植柳六法”的明代著名河官刘天和;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治黄方略的明末著名治河专家潘季训;著有《河防疏略》,被民间颂称为“河神”的清顺治年河道总督朱之锡;采取“疏浚筑堤”并举治河的 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靳辅;修建武陟黄河龙王庙(即:嘉应观)的清雍正年间河道总督齐苏勒;著有《河防奏议》,提出“引流杀险”法治理黄河的清雍正年间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嵇曾筠;被民间称为“河神”的清道光年间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栗毓美。
黄河流域文化名人
1个回答2024-03-19 02:02
中国上古治水英雄大禹;提出著名“治河三策”的西汉末年治黄战略家贾让;第一个全面实践“治河三策”的东汉水利家王景;主张疏、浚、塞并举,提出“治河二策”的元至正年间工部尚书贾鲁;被清光绪帝追封为“永济显应昭乎”黄河大王的明代水利家白英;被清光绪帝追封为“显佑”大王的明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总结出黄河堤防“植柳六法”的明代著名河官刘天和;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治黄方略的明末著名治河专家潘季训;著有《河防疏略》,被民间颂称为“河神”的清顺治年河道总督朱之锡;采取“疏浚筑堤”并举治河的 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靳辅;修建武陟黄河龙王庙(即:嘉应观)的清雍正年间河道总督齐苏勒;著有《河防奏议》,提出“引流杀险”法治理黄河的清雍正年间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嵇曾筠;被民间称为“河神”的清道光年间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栗毓美。
节能措施主要措施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0-06 07:06
首先要几百人一致通过
关爱学生的措施方法 关爱学生的措施方法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1-31 03:27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培养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进修、校本培训等途径,加强师德修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还要从师范院校和职业院校、社会和企业中引进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批素质过硬的名师,培养一批骨干教师特别是双师型骨干教师,造就一支优秀班主任工作队伍。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探索教学规律,并把学习理论内化到教学实践中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从招生时开始,学校就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了解学生校外的表现,并且及时把学生在校的学习、纪律及思想表现客观地反馈给家长,并主动征求家长对学校、对班级的意见及合理化建议,使家长了解学校、理解学校,并协助学校做好自己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通过了解学生家庭,我们还可以及时发现困难的学生,利用国家助学金等措施解决好困难学生的学费及生活费用。这样也可以减少学生的辍学现象。

3、激发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要想留住学生的心,一定要让学生觉得在学校里很愉悦,在学习上能有成就感。学校应帮助学生认识到掌握知识与具体实践的意义,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使其实现目标有措施保证,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坚定其学习的信心。教师可用振奋人心的专业信息、新颖的学习材料、贴近专业的理论实践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把握职业方向,认识到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以任务引领或产品驱动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以学生发展为主体,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动机,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人的进步并把它作为成功的指标。
治黄河的名人
1个回答2023-11-21 07:58

治黄河的名人有以下几位:

1、贾让

西汉时期的治河名臣,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有方略治河的名人,第一次全面地对治理黄河进行了方案论证,他的治理黄河三策对后世治河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古代治河思想方面的重要遗产之一。

2、王景

东汉水利专家王景,生卒年份约公元30年-85年。他是第一位对黄河进行大规模治理的水利专家,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的美誉,王景筑堤后的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多,确是位置比较理想的一条河道。

3、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也是治理黄河的一位能人。

北宋时期,王景治理的黄河故道已近千年,河道淤积极为严重。建都黄河畔汴京的北宋王朝,时刻面临着极为严重的水患。

北宋建国后的8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口就有30多个年份50余次,并最终酿成黄河的第三次大改道——商胡改道。北宋一朝都对治理黄河有着很高的热度。

4、贾鲁

元朝著名水利专家贾鲁,曾率17万军民治理黄河水患的历史功绩。他疏浚过的河段,后人称之为“贾鲁河”,可见后世和当地百姓对于贾鲁治河功绩的肯定。

5、潘季驯

潘季驯,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治理黄河最为著名的明代水利专家。其四次主持治理黄河及运河,发明的"束水冲沙法"为中国古代的治河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