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平仲

孔子的学生仲由与曾子的事
1个回答2024-02-01 10:32
仲由负米
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父母。从小他就家境贫寒,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所以经常以野菜充饥。然而他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父母都上了年纪,如果营养跟不上,身体会越来越不好,想到这些仲由心里非常担心。

仲由的家离集市很远,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几百里的路,才能买到米,买完米后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严寒酷暑、狂风暴雨,他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仲由持之以恒,从不间断为父母买米,直到父母双双过世。后来他南下去了楚国,楚王封给他高官厚禄,连出门都有上百辆马车跟随,仲由从此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的优越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要是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该有多好;如今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即使他想再去百里之外为双亲负米,都永远不可能了。

孝敬父母历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每个人成长中的必修课。而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敬爱。孝顺没有贵贱之分,上自古代的帝王下至寻常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要不计辛劳,尽力做到。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的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只能徒留终身的遗憾。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早已为时已晚。我们应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孝顺父母

古时候,有个名叫曾参的人,他是孔子的学生之一——曾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出门,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妻子回来后,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我说杀猪是哄孩子的。”曾子认真地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呢?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后来他果真把猪杀了……

这就是著名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是孩子的榜样。其实,不论父母,老师还是其他人,都应在孩子面前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在我和学生之间有这样一个小故事:那是在一节数学课上,我用自创的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95位数字的方法给学生展示了一下“本领”。洋洋得意中随口说了一句:“如果哪位同学也能流利地背出,我请他吃一次肯德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两天过后,班上有一位同学当着大家的面,熟练地背了出来。我当时就大加赞赏,这位同学也很是高兴。尔后,不知怎么的,我竟忘了“请客”一事。直到有一次,我在批作业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李老师,KFC?”还画了一个小鬼馋嘴的模样。我一下子想起了曾许下的“诺言”!后来因为事务繁忙,我就精心挑选了一支钢笔,送给了这位同学,并鼓励她不断进步!这件事在班上一下子传了开来……

曾子夫妇讲究诚信,以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做了表率。进而我觉得,我们对孩子随口应付也是不可取的,应该讲求诚信,否则将会失去孩子的信任,甚至孩子对他人也不再有诚信。此外,我们也要把握好一个度,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令自己感到为难时,不要轻易答应,也应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随口答应并不代表就是真正对孩子好。
孔子为何叫孔丘,孔仲尼,有何典故?
1个回答2022-09-27 16:19
因为他的头型比较特别
孔明与仲达谁强
3个回答2022-09-10 12:30
诸葛孔明强,其他方面就不说了,至少司马懿自己活着的时候,在魏国没有诸葛亮在蜀国一言九鼎说一不二的地位。
孔子孟子眼中的管仲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3-01-05 23:17
他们不喜欢他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是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2-24 13:15
孝顺,怯懦,对爱情忠贞不二的人
孔子论管仲中谅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8-25 08:53
自己想出来才是真本事儿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7-25 14:36
孔子有三段论管仲的话。
一段是:“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以下只注篇名)

一段是: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接下来一段是: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死孔明吓走活仲达”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3-12-04 08:54
诸葛亮死后,遗体装在灵车上的一个盒里,由三百多精心挑选的将士护送,要运回成都。
司马懿催动大军追赶蜀兵,以为诸葛亮已死了。但是半途他犹豫了,会不会又中了诸葛亮的诡计!这时夏侯霸带着探子来报,五丈原蜀营已空无一人。司马懿听说后,半信半疑,率兵开向五丈原,果然蜀营空空。他唯恐蜀军撤走,赶紧带领人马向前追杀而去。忽然间蜀军掉头杀了回来,只见中军“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大旗飘动,四轮车上坐着一位活生生的诸葛亮!这可吓坏了司马懿,以为又中了诸葛亮的计了。于是勒马往回逃,魏军兵将丢盔弃甲,自相践踏。魏军一直逃跑了五十多里地。两个魏将赶了来,叫司马懿不要惊谎。司马懿停下来急问:“我的脑袋还在吗?”知道蜀兵已远去,他才放心了。司马懿到处探听蜀军的去向,而蜀军早已不见踪影。
后来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确实死了,蜀军已全部退回汉中。司马懿遇见的诸葛亮仅仅是木像而已,他这才后悔不迭。由此,蜀地便流行了一条谚语:“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
孔子为什么对管仲评价那么高
1个回答2022-10-27 14:50
孔子有三段论管仲的话。
一段是:“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以下只注篇名)

一段是: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接下来一段是: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孔子为什么对管仲评价那么高?
1个回答2022-09-29 00:15
孔子有三段论管仲的话。
一段是:“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以下只注篇名)

一段是: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接下来一段是: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