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冯幽君儿歌

冯导冷幽默中的冯导是谁
1个回答2024-01-08 00:07
冯小刚。主演是冯小刚,没想到完全反过来的两个人竟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冯导的冷幽默可圈可点,表现完全不输给葛优。冷幽默指的是一种刚听时不觉得好笑,仔细想想却让人回味无穷的幽默。
孟尝君与冯瑾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5 10:22
  冯谖买仁义

  春秋时,齐国的孟尝君手下有个非常出色的谋士叫做冯谖,经过他的出色策划,孟尝君重新获得齐王的信任,当上了齐国的相国,并且进退自如,冯谖说:“您现在可以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了。”这就是成语“高枕无忧”的来历。但是,冯谖刚开始表现并不出色,还因为受到的待遇差而发牢骚呢。

  春秋时,齐国有个人叫冯谖(xuān),到孟尝君门下作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本领,他说“没有”。因此孟尝君不太在意他,手下的人也只拿粗茶淡饭给他。不久,冯谖靠着柱子,敲击着佩剑唱道:“长剑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孟尝君听说后就说:“给他鱼吃,和一般食客一样。”过了几天,冯谖又敲击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车坐啊!”左右的人都笑他。孟尝君又说:“替他配上车。”再过了几天,冯谖又敲击起剑唱道:“长剑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在这儿无法养家啊。”左右的人都认为他贪得无厌。孟尝君知道后就问:“冯先生有亲属吗?”他回答说:“家中还有老母亲。”孟尝君就派人供给冯谖的母亲吃用,冯谖再也不发牢骚了。
  孟尝君为了养士,在自己的封地薛地贷款给很多人,收取利息。有一天,孟尝君召集门客说:“谁愿意帮我到薛地收帐呢?”冯谖站出来说:“我愿意去。”辞行的时候冯谖问道:“如果帐收完了,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动身赶往薛地,但很快就回到齐国的都城,孟尝君很奇怪,立即接见他问道:“那么多帐您这么快就收完了吗?”冯谖说:“都收了,钱我也花光了。”孟尝君问:“您都买什么了?”冯谖说:“您让我看您缺什么就买什么,我认为您珍珠宝贝、猎狗骏马、美女奴仆都不缺,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帐款为您买了仁义。”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冯谖道:“现在您的封地就只有薛地,那里是您最后的保障,您不抚爱那里的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这怎么行呢?因此我擅自伪造您的命令,把帐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约文书,以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孟尝君听后很不高兴的说:“我知道了,您歇着吧!”
  过了一年,齐王不再信任孟尝君,孟尝君辞去了相位,只好回到他的领地薛去。隔着老远,就看见薛地的人民都扶老携幼,到路边来欢迎他。孟尝君回头看着冯谖道:“您为我买的‘仁义’,我今天才见到啊。”
  冯谖从此得到孟尝君的信任,更加尽心的为孟尝君办事。在他出色的谋划下,孟尝君又在齐国当了几十年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的祸患。

  付出有回报 孟尝君一再满足表现平凡的冯谖的要求,所以冯谖忠心耿耿的为他办事,不计较一时的误解。薛地的百姓由于孟尝君免除他们的债务,对他也感恩戴德。一个人如果对身边的人太过小气,不愿意为他们付出,又怎么能换来别人真心对待你呢?广施恩德的人,不必担心没有回报的时候。危急关头,总有人会出来帮助你。
《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的人物分析。
1个回答2024-03-15 10:14

《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是大智若愚的。

文中先抑后扬、先贬后褒的反衬技巧,更起到了鸣则惊人的效果,平添了很多冯谖大智若愚的不凡形象。本文的特色是通过变化的情节展现人物性格的变化。

冯谖的藏才不露,初试锋芒到大显身手与孟尝君的轻视、重视、存疑和折服互为衬托对比,情节也是波澜重生,引人入胜。在写作上,本文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有戏剧冲突、有细节描绘缓困,初具传记的特征,开后世史书“列传”的先河。 

扩展资料:

高瞻远瞩

冯谖是三千门客中并不为孟尝君所器重的一个谋士,一次他受命去孟尝君的封地薛收债,他问孟尝君收了债,要不要为您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首哪橡家缺什么,就买点什么回来好了。冯谖到了薛城,把所有债券当者旁众烧毁。当地百姓大感孟尝君的恩德。冯谖回来交差,对孟尝君说:我为您买来了‘义’。

孟尝君虽然心中不悦,认为无此必要,倒也没有责怪他。事情过去不久,齐王听信谗言,让孟尝君交出相印,退隐薛城。孟尝君离京去薛时,百姓出城十里远迎。消息传回京城,齐王深悔自己不察,迎回孟尝君当面致歉。

由于冯谖的远见,使孟尝君避免一场政治波折,并得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叫做‘未雨而绸缪’,留了条后路。但大权在握的人,往往喜欢把事情做绝,不大会去想到身后事。或者认为已经把子女的事安排周全,并无身后之虑。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是怎样的人?
2个回答2023-02-21 04:34
是一个非常好的人,而且在里面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并且非常乐于帮助别人。
出自冯谖客孟尝君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2 18:24

成语只有一个: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古文《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齐策四》,记叙了冯谖为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进行的种种政治外交活动,如焚券市义,谋复相位,在薛建立宗庙,表现冯谖的政治识见和多方面的才能,反映出齐国统治集团内部和齐、魏等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冯谖善于利用矛盾以解决矛盾。

冯媛客孟尝君三个故事情节的联系联系?
1个回答2024-02-22 06:17

《冯谖客孟尝君》三个故事情节的联系,体现在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上。文章先写冯谖开始做门客时"无好无能",接着三弹剑铗,让人感觉他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物。这是抑。再写他为孟尝君烧券市义,出人意料。这是抑中有扬。最后,他利用诸侯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巩固其在齐国的地位,显示出他远见卓识,富有智谋的才干。这是扬。这样写,避免了文章的平铺直叙,能够引人入胜。

冯谖客孟尝君
1个回答2024-02-14 03:35
哎哟,你得结合上下文看啊。

【原文节选】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译文】
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孟尝君应允了,就给了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冯谖往西到了魏国,他对惠王说:“现在齐国把他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国外去,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就可使自己的国家富庶强盛。”于是惠王把相位空出来,把原来的相国调为上将军,并派使者带着千斤黄金,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回去,告诫孟尝君说:“黄金千斤,这是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齐国君臣大概听说这事了吧。”魏国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魏国。

齐闵王果然听到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于是连忙派太傅拿着千斤黄金,驾着两辆四匹马拉的绘有文采的车子,带上一把佩剑,并向孟尝君致书谢罪说:“由于我不好,遭到祖宗降下的灾祸,又被身边阿谀逢迎的臣下包围,所以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但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暂且回国都来治理国事吧。”冯谖又告诫孟尝君道:“希望你向齐王请求先王传下来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庙。”(齐王果然照办。)宗庙建成后,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你上面那句话,冯谖其实说的是假话,是假意说给魏惠王听的,他是为了让魏惠王觉得孟尝君真的是个难得的人才。 设的套。
只是为了抬高孟尝君的身价而已,当时孟尝君已经被削去官职,所以他才出这样的计策。
你还是把全文读一遍吧。 读了全文你就再清楚不过了
冯谖为孟尝君买义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8 15:20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源埋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 “能。”孟尝君怪雹蚂蚂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物基,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 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 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