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主张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1 22:33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青年时期,苏格拉底接受过初等教育,精通数学和天文学。成年期对政治感兴趣。他在政治上拥护贵族的奴隶主专制,反对奴隶主民主共和制。苏格拉底的思想代表了传统、保守的雅典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但其中也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一、“自知其无知”

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

第二、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

二、“德即知识”

“德即知识”的思想,也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他看来,知识包括一切善,美德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道德的行为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因为行为的发生者具有关于道德的知识。苏格拉底高度评价“德即知识”在教育上的意义。在他看来,因为德即知识,而美德的获得与教育有重要的联系。因此,懂得善的人是通过教育获得的。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用英文怎么说
1个回答2024-02-14 20:39
翻译结果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用英文怎么说
Socrates' education thoughts in English how to say
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
1个回答2022-12-22 16:30
教育先知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他传授给学生的,他所做的无非就是把学生心中的真知唤醒并挖掘出来。就像接生婆一样,他所做的是帮人生孩子(知识),孩子(知识)是每个人自在自有的。故他把自己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而把自己比喻为知识的接生婆。

苏格拉底常常从对方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开始,通过提问,揭示对方的自相矛盾之处,如此层层推进,直至最终得出双方都认可的结论。且不说苏格拉底的认识论正确与否,他所创立的“产婆术”在教人求知求真方面确是匠心独具,开了西方“启发式谈话法”的一代先河,千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
苏格拉底德育的启示
1个回答2022-12-21 17:11
一、苏格拉底德性观的核心内容:“德性即知识”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可谓是第一位道德哲学家,他用实践来表征他的人生道德哲学,直至他饮下毒堇汁。“德性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德性观的核心命题,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意指某一事物的特性、品格、功能,即是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德性”不仅指人的优良的品性,也指动物和其他事物的好的特性,所以也可称为美德。人的德性有各种不同的具体表现,而知识就是它们的共同本质。苏格拉底德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人们的德性,也就是增加他们的知识,促进人们去追求真理。
第二,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是指具备了一定的普遍性、一般性的东西。苏格拉底所追求的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是真实世界的理念的知识,善的知识,“自我”的知识,是对“德性”的一种理性的把握。对“自我”的知识不仅是真理,而且是道德,知识与道德在这个意义上统一了起来,达到真与善的统一。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2-06 18:28
教育的目的实际上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仅仅只有文化知识的个人,而是要将学生塑造成一个有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个人,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有哪些不同之处?
1个回答2022-10-27 21:43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的学生有母邦雅典人,也有慕名来自希腊各邦乃至因此,亚里士多德主张必须将音乐纳入教育计划之中。与智育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
有关苏格拉底的故事,一群年轻人请叫苏格拉底快乐在哪里
1个回答2024-02-16 03:40

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苏格拉底爱情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4:02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麽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於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著双手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怎麽空手回来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的时候,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著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后什麽都没有摘到。。。

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苏格拉底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1-30 09:16

有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无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看见他没有任何的反应,好奇的问他:你挨打,为什麼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 —前399年)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有关苏格拉底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6:40
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陆续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为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苏格拉底和他的房子
  从前,在希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智慧。他讲了许多开心的事情。他讲述的方式非常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
  一个夏天,他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非常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会使他满意呢?   
“您这么一个大人物,却把自己的房子盖成这么一个小盒子,有什么道理吗?”  
 “确实没有什么道理。”他说,“不过这个地方虽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容下真正的朋友,我将会认为自己是快乐的。”  
苏格拉底学唱新歌
  苏格拉底坐牢时,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来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   
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   
“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   
“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   
这位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