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写景游记散文

关于农村景色的名人名言
1个回答2024-05-09 21:53
乡村的田野上一片斑斓:油菜花露出了笑脸;迎春花排起了队伍,在向春天致敬;桃花引来了一群群蜜蜂采蜜;粉白的梨花开满了枝头;小兰花开得那么艳,那么多。微风吹来,洋溢在周围的村庄里。

下午,伴着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水中的鸭子也被天上的红霞映成了红色,鸟儿也扑闪着翅膀归巢了,羊儿们也回圈了,我们望着那些美丽迷人的风景,品尝着农家饭菜,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多惬意了!
农村大有可为,回家办个家庭农场前景怎样?
1个回答2024-01-24 15:15
农业现在进入高速发展期,办家庭农场前景广阔。
以农村为背景的小说
1个回答2024-04-06 06:58
庆春归 田园无小事 村花筱叶 穿越市井田园
农村特种红薯有什么发展前景
1个回答2024-03-14 09:50
在农村种植特种红薯,是有发展前进的。
这需要深加工才行,这样才能利润最大化。
成立食品公司很重要,商品多元化发展。
以农村为背景的国内文学名著
1个回答2024-03-19 03:16
柳青(创业史) 大约三十年前看过,记忆犹新,后来也看过一些描写农村的作品,总感觉有些另类,不是很纯粹。窃以为<<创业史>>仍是最好的。楼上几位所荐也甚好,不妨拜读,谨祝进步。
如何赞美农村田园的美景?
1个回答2024-01-24 12:32

1、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特别向往田园生活。觉得农村老家种的西瓜灶猛都比城里的甜!

2、青山青水密林绕,初见田园山径绕。鸡鸭牛羊犬声声,乡村情炊烟袅袅。

3、我感受到的乡村,既有男儿的粗犷豪放,又有女儿家的似水柔情。这是我心目中的乡村,是我感受出来的乡村。

4、我有族辩游过寂寞的乡村生活,它形成了我生活中温柔的部分,每当厌倦的情绪来临,就会有一阵风为我解脱。

5、总之一句话,乡村生活真的很美好啊!将来等我老了,一定会来这里生活直至生命终结,至少我也会在这幢老屋里生活上那么一段时间。

6、来到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新鲜与荣耀感,兆销厌倦了水泥墙中的灰色生活,更多的是对绿野天地的渴望。想象着自己什么时候能拥有一分地,在闲暇之余侍弄几下,耕耘一番。

那些农村的治愈系美景!
1个回答2024-02-11 07:24

隔段时间就要去农村里转转,每次都像在打开盲盒,我不会去刻意拍什么,相信偶然的遇见会更打动人,拍起来也会轻松愉悦,这个过程必定是享受的,只有享受其中,才能顺其自然地坚持~

农村结婚对联,经典农村结婚对联,农村结婚对联大全带
1个回答2023-01-20 19:40
卷筒肯尾公开赛拥感
农村过世老人散花文
1个回答2022-11-03 21:58
前门附近外地来京旅游的中年人拦住一个中学生问小伙子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么
中学生听后指着前方说往前走有个地方很不错
那个我刚来北京你能带我过去么

中学生热情地领着中年人走了十分钟左右在一个胡同口停下来说你看前面有个网吧
农村散文:拾麦子
1个回答2023-11-14 19:51
关于麦子的记忆有很多,也很难忘。在我的家乡,每到麦收时节,田地里、马路上都能看到拾麦子的身影,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烈日下,脸被晒得红扑扑的,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流下。拾麦子的岁月成为无法抹去的回忆,但现在已基本绝迹。

收麦子的季节叫做午季,每到六月初,田野上是一望无际的金黄。微风吹过,成熟了的麦穗沙沙作响,仿佛在等待人们来收割。

收麦子是一件大事,村里的小学老师也都是本地的,家里的麦子也需要抢收,所以,小学照例会放上一周的假。我记得最初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放假回学校后,还要给学校交一些麦子,这些麦子最后用来干嘛了我并不清楚。

正式收麦子时,镰刀是最主要的工具。男女老少齐上阵,排成一排站在地头,吐上一口唾沫在手里,然后紧握镰刀,弯腰挥舞,原本还站立着的麦子,在一阵“唰唰”声中一片片倒下。

割好的麦子被整齐地摆成一排排,再用叉子挑到手扶拖拉机的车斗里拉到打麦场。由于工序繁多,自然会在地里遗留下一些麦子,自己家会拾一遍,剩下的毕竟是少数。

那时的田间小路还都是土路,有高有低,起起伏伏,手扶拖拉机行驶在上面,难免会因为颠簸而掉下来一些零散的麦子。

不管是田里遗留下来的还是路上颠下来的麦子,都给了我们拾麦子的机会。从家里拿上“尿素”袋子,就一路开始拾麦子。一根、两根……,不一会手里就握不下了,然后用麦秸当绳子一把一把地扎好放进袋子里。

路上车来车往,看到有车经过,为了安全起见就先站在路边停下来,等车过了再去拾掉下来的麦子。边走边拾,地里才是我们的“主战场”。

看到谁家地里的麦子全部拉完了,我们就会到地里去拾。后来发现,虽然袋子很大,但麦秸同样占地方,而拾麦子是为了获得麦粒,所以就用手把麦穗拽下来放进袋子,秸秆就扔掉,这样就能多装一点。

大人也鼓励小孩拾麦子,还会以给零花钱作为激励,我记得那时麦子的价格是七毛钱一斤。我会把拾回来的麦子单独放在打麦场的一个角落,不与家里的麦子掺在一起。

自己用棍打在上面让麦粒脱落出来,再用手把麦粒表面的麦糠搓下来吹走,收获的麦粒虽然不是太干净,但也能达到卖掉的标准。整个过程并没有大人的参与,因为他们也在忙着碾场、翻场、扬场。

最终我收获了十多斤麦粒,并以七毛钱一斤的价格“卖”给了父母,他们给了我十块钱的零花钱,而我为了犒劳自己,就拿着这笔“巨款”奔向村里的小卖部买一毛钱一个的冰棒,剩下来的钱就自己攒着。

收麦子年年都有,但是工序已大不相同。如今,联合收割机已普遍使用,田里再没有遗留下来的麦子了。手工收麦子已成为 历史 ,拾麦子的行为也早已淘汰。

现在想来,那时拾麦子得到的麦粒与家里收获的麦粒相比,可有可无,但正是儿时的那种经历,无形中培养了自己不怕苦的性格和勤俭节约的习惯,因为粮食来之不易,农民十分辛苦。

拾麦子是很多农村80、90后共同的经历,距离那时,转眼已有二十余年,现在想起当初拖着袋子在烈日下拾麦子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