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文一个粗瓷大碗

一个粗瓷大碗
1个回答2024-02-17 20:29
1 要不是以前他们用这一种碗吃饭,他对这种碗印象很深!
2 或许炊事员老李的母亲以前用这种碗,给他做饭,所以他对这种碗印象很深!
3 要不以前他们用这种碗吃饭,他打碎了,不敢回家,一个小姐姐换了碗,自己却挨打了,他看见碗就想到了小姐姐。
4 ……
一个粗瓷大碗
1个回答2024-02-27 07:58
1、

(1)给赵一曼盛(chénɡ)了满满一大碗高粱米饭。

(2)、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dào)在锅里

(3)、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没(méi)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4)、小通讯员急得(de)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哇!”

2.填空

赵一曼已经和普通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而她却要把通讯员给她的“满满一大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这体现了赵一曼(关心别人)和(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崇高思想

3、这篇文章的叙述方式是(B.倒叙)
一个粗瓷大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1 08:50

《一个粗瓷大碗》的主要内容:

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把小通讯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一次丢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赵一曼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赵一曼用过的一个粗瓷大碗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缴获的大碗,赵一曼要求他还回去。

第三段(第5~8自然段):赵一曼倒掉了通讯员给她盛的高粱米饭,只盛了半碗野菜粥。

第四段(第9~11自然段):赵一曼把大碗送给七班做菜盆。

《一个粗瓷大碗》主要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02 07:00

本文通过一个粗瓷大碗的来历,讲述了在艰苦的革命生活中主人公时时关心战士,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故事。

本文围绕“粗瓷大碗”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

把小通讯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一次丢掉了的故事,表现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

内容解析:

1.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解析:这是心理活动描写,从侧面反映赵一曼没有吃过饱饭,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2.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

解析:这句话直接叙述了那些日子的艰苦状况。

3.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

解析:由此可以看出,同志们之间很友爱。

4.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解析:可见,这个碗没有丢,它被赵一曼送给七班当菜盆了。

《一个粗瓷大碗》的读后感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6 02:59

《一个粗瓷大碗》一文,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用碗的前后经过,赞美她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粗瓷,严格的来说不属于瓷器。它是界于陶土和瓷土之间的一种可以称之为陶土的物质,比陶土要好点比瓷土差点。

打个比方,如果说小麦磨出来的面粉是瓷土,那么剩下的麸子就是用来做粗瓷的物质。粗瓷大碗是清中期以后,因为价格便宜才被广泛使用。


粗瓷的介绍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当时比较有名的还有柴窑和建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一个粗瓷大碗》的来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9 18:17

一个粗瓷大碗的来历是讲述了赵一曼在艰苦的革命生活中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故事,歌颂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同志使用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一个粗瓷大碗概况

一个粗瓷大碗主要写了中国共产党员赵一曼,把小交通员盛给她的高粱米倒进病号灶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把小交通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一次丢了的故事,表现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尚品质。

一个粗瓷大碗
1个回答2024-03-13 06:52
1、

(1)给赵一曼盛(chénɡ )了满满一大碗高粱米饭。

(2)、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 dào)在锅里

(3)、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没(méi )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4)、小通讯员急得(de )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哇!”

2. 填空

赵一曼已经和普通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而她却要把通讯员给她的“满满一大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这体现了赵一曼( 关心别人 )和(不怕困难、勇于吃苦 )的崇高思想

3、这篇文章的叙述方式是( B.倒叙 )
一个粗瓷大碗是几年级
1个回答2022-09-18 21:20
三年级的吧。
一个粗瓷大碗课文中侦察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1-16 10:23

一个粗瓷大碗课文中侦察的意思是获取敌方与军事斗争有关的情况而采取的行动。

一个粗瓷大碗课文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把小通讯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一次丢掉了的故事,表现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



一个粗瓷大碗课文分段:

1、第一段(第1自然段):赵一曼用过的一个粗瓷大碗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2、第二段(第2~4自然段):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缴获的大碗,赵一曼要求他还回去。

3、第三段(第5~8自然段):赵一曼倒掉了通讯员给她盛的高粱米饭,只盛了半碗野菜粥。

4、第四段(第9~11自然段):赵一曼把大碗送给七班做菜盆。

一个粗瓷大碗课文解析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17 09:31

一个粗瓷大碗课文分析: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叙述了赵x曼对战士们的关心和爱护。赵x曼一次次把碗送给了急需的同志,而自己却没有碗用。

碗虽然普通,经历却非常感人:它珍藏的是一位革命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别人,爱护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品质;这高尚的品质影响着她身边的战士。直至今天,还影响激励着我们这一代。

课文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粗瓷大碗的来历,引出下文。(倒叙:从故事的结局开始写,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具体记叙这个粗瓷大碗的故事,突出了赵x曼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关心同志胜过自己的崇高精神。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写了这个粗瓷大碗的去向——成了七班的菜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