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桃花潭水深千尺

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05:57
就是:无与伦比
因为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下一句是
不及汪伦送我情
意思就是没有人比得上汪伦
所以就是无与伦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成语
1个回答2024-01-31 18:02
  桃花潭水深千尺成语——无与伦比。
  分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因此可用(无与伦比)来形容。

  无与伦比wú yǔ lún bǐ
  【解释】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出处】唐·韩愈《论佛骨表》:“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
  【结构】复杂式。
  【用法】用作褒义。用来形容正面事物。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与;不能读作“yù”或“yú”。
  【辨形】伦;不能写作“论”。
  【近义词】无可比拟、前所未有
  【反义词】不相上下、同日而语
  【辨析】~和“无可比拟”都含有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意思。但~偏重在“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无可比拟”偏重在“比拟”;即举世无双。
  【例句】
  (1)新社会里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是~的。
  (2)我国的民间刺绣;构想新奇;工艺精美;可谓~。
  【英译】unique
桃花潭水深千尺,成语
1个回答2024-02-09 06:25
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成语—无以伦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05 07:02
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无与伦比】

【成语】:无与伦比
【拼音】:wú yǔ lún bǐ
【解释】: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出处】:唐·韩愈《论佛骨表》:“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
【示例】: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的最热情的接待。 ★魏巍《东方·归来》
【近义词】:无可比拟、前所未有
【反义词】:不相上下、同日而语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无与伦比,无与伦比)
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没有能比得上的。
《旧唐书·郭子仪传》:“自秦汉已还,勋力之盛,无与伦比。”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章:“这个家庭就是他们的战斗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充满了无与伦比的阶级友爱。”亦作“无与比伦”。
 宋王禹偁《西京谢上表》:“永言宠遇,无与比伦。”
 明宋濂《宝盖山实际禅居记》:“使入此禅居者,读吾之文,又有以知大觉世尊,其道所被甚广,无与比伦,则严奉之心愈坚。”
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意思是桃花潭的水有一千尺深对不对?
3个回答2022-11-29 14:23

桃花潭水深千尺这一句的意思是桃花潭的水有一千尺深,不对。是为了衬托他们之间的情谊。

李白每天和汪伦游山玩水、高谈阔论、开怀畅饮,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李白临走之时,汪伦前来相送。在桃花渡口,李白感于汪伦的深情厚谊,做出了这首千古名篇《赠汪伦》。

扩展资料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桃花潭在哪呢?
3个回答2022-12-24 02:20

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

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赠汪伦》

原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赏析: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后汪伦任满辞官,居泾县之桃花潭。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桃花潭水深千尺 桃花潭在哪儿
1个回答2022-10-21 03:53
桃花潭水深千尺 。桃花潭,又名玉镜潭,桃花潭,现位于泾县西南青弋江边,潭水深邃,景色秀丽。
桃花潭水深千尺,桃花潭在哪里,到底有多深?
2个回答2022-11-18 18:38
桃花潭在安徽东南部的宣城而深千尺,只是一种夸张的描述,从而表达对于李白的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千尺指什么?
2个回答2023-06-21 18:40

千尺并非实指,而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用来比喻汪伦和他深厚友情。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拍唯核(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全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翻译: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平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袭掘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山樱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

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