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儿歌小老鼠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老鼠分果果》
1个回答2024-01-20 06:54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老鼠分果果》,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自主阅读绘本《小老鼠分果果》,知道要分享和帮助他人。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感受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出示苹果)看,这是什么?(苹果)你们想不想吃?可是这么多小朋友,只有一只苹果,怎么办呢?(分享)

  小朋友真懂事,知道要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只小老鼠也发现了一只大大的、红红的苹果,小老鼠会怎么做呢?这个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讲一讲,小老鼠发现苹果后会怎么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会来帮助它呢?

  二、幼儿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第一次阅读,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提问:小老鼠发现苹果后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帮助它?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过程中当孩子遇到表达困难时教师提示:当苹果掉进水塘(刺丛、遇到树干)的时候,谁来帮助它了?

  教师小结:哦,小老鼠发现苹果后想把它推回家,路上苹果不小心掉到了水塘里、刺丛里、遇到了大树干,后来青蛙、乌龟、鼹鼠来帮助它。

  过渡语:那么,小动物们会怎样帮助它呢?它们会怎么说呢?好,我们再来看一看、讲一讲。

  2、幼儿第二次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提问:当小老鼠发现苹果,推回家时遇到了困难,小动物们是怎样帮助它的呢?谁来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逐页观察画面)

  过渡语:小朋友讲得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讲这个故事!

  3、分解观察画面,知道要分享和帮助他人。

  1、掉进池塘

  (1)当小老鼠在草地上发现苹果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回家一个人独享)

  (2)当苹果掉进水塘的时候,谁来帮助她?(个别幼儿表演学说青蛙的话)

  (3)青蛙是怎么帮助它的?我们一起来帮小老鼠拿苹果。(一起表演往后踢)

  (4)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青蛙?在生活中你看到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会不会去帮助他?(主动帮助)追问:你帮助了谁?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的?

  (5)小青蛙看到这又红又大的果子,想不想吃呢?你从哪里看出来小青蛙想吃果子的?那小老鼠有没有给它吃呢?

  2、掉进刺丛

  (1)走着走着,又发生了什么事?

  (2)这时候谁来帮忙?它会怎么说?小老鼠会怎么说?(幼儿表演学说小乌龟的话:遇到麻烦了,是不是?我来帮你吧!)

  (3)小乌龟看到这红红的大苹果,是什么表情?小老鼠有没有给它吃?

  (4)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帮助?什么时候别人帮助了你?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过渡语:小老鼠虽然没有给它吃,但也有点儿不好意思,毕竟乌龟帮助过它,它正在犹豫的时候,突然------

  3、遇到树干

  (1)又发生了什么事?

  (2)这时,谁出现了?鼹鼠会怎样帮助小老鼠?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看地图)

  (3)苹果终于回到了小老鼠的手上,小老鼠会说什么?小鼹鼠会说什么?小老鼠有没有给鼹鼠吃苹果吗?

  4、讨论

  (1)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老鼠?

  (2)这么小气的小老鼠,你还愿意帮助它吗?为什么?(愿意:表扬大度的孩子,不愿意:教育孩子要不计得失帮助别人)

  小结:小老鼠虽然没有把苹果分给小鼹鼠吃,但它想到好朋友帮助了它,觉得非常非常不好意思,回家后,它觉得一个人吃真没意思,它想起了帮助它的朋友们,这时,苹果------(观察画面,一起讲述)

  (3)苹果滚到了好朋友那里,小老鼠会怎么说?它们有没有一起分享?

  5、小结

  好朋友之间遇到困难了,要互相帮助,有好的东西,互相分享,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对吗!

  结束:小老鼠分享了苹果,真开心,老师这里有一只大苹果,我们也来分享一下,好吗?(分享苹果)

   教学反思:

  《小老鼠分果果》这个绘本,渗透了一种分享、互相帮助的理念,因此在组织教学时,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情景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我出示大苹果,以“一只大苹果,这么多人想吃,怎么办?”来导入,让孩子以自身的角度来考虑,以吸引孩子活动的兴趣,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已有初步的分享意识,他们会说:“一起分享。”这时我就引出“小老鼠发现大苹果后会怎么做呢?”设置悬念,以激发孩子阅读绘本的兴趣。在孩子的阅读中,根据《指南》中提出的大班孩子阅读目标的要求:“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因此我采取了自主阅读的教学模式。自主阅读并不等同于随意阅读,因此,在指导孩子进行第一次阅读时,我设计了问题:小老鼠发现了苹果,它会怎么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会帮助它呢?让孩子在问题的引导下有目的的阅读,初步感知故事内容。第二次自主阅读时,我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青蛙、乌龟、鼹鼠是怎样帮助它的?它们会怎么说?”这时,要求孩子在阅读时要去观察画面中人物的动态,想象它们的对话,从而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最后,我引导孩子分解观察画面,在老师的问题引领下了解阅读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每一次自主阅读后我都充分鼓励孩子大胆地讲述自己的阅读内容,充分体现了孩子与孩子、孩子与老师、孩子与绘本之间的互动,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通过设计生动的语言、有效的提问,通过鼓励、表扬等手段来支持、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在愉快地阅读中理解绘本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最后在分享苹果的过程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不足之处:

  在设计问题时考虑不够,没有设计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孩子在活动中讲述兴趣不高,老师为了引导孩子讲述,就分散问题,以致问题显得松散。因此要设计能引发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的问题。

  在活动中没有及时抓住孩子有效的回应及时引发孩子讨论,如当老师提问:“这么小气的小老鼠,你还愿意帮助它吗?”一个孩子回答:“这么小气的老鼠,下次我不愿意帮助它了。”这时可以引导全体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到底应不应该帮助它,从而使孩子知道帮助他人是不能计较得失的。

  在分析绘本时,我好把握得不够到位,这本绘本页数较多,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讲完整阅读可能有困难,因此,在阅读时我们要把画面进行整合,重点放在观察人物的表情上,引导孩子猜测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知道要分享和互相帮助,而不是把重点放在猜测对话上。

  因此,以后在开展绘本教学时,我们要仔细分析绘本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设计有情趣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让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发展。

幼儿园小班音乐《小老鼠》教案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5-22 06:4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

  2.认识多种红红的、圆圆的物体,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

  活动准备:

  1. 课件。

  2. 礼物盒、纽扣。
幼儿园大班的体育欢乐打地鼠的游戏怎么玩
1个回答2024-01-19 01:40
幼儿园的体育游戏离不开玩具器材和情景游戏,根据幼儿园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器材和游戏很重要,就像世纪万成体育包就有三套不同的。幼儿园大班可以玩的游戏,比如利用”袋鼠宝宝送礼物“,就可以利用套圈或绳子者进行游戏,双脚踩在圈上或者绳子上以跳代走,游戏时,两个小袋鼠人各将自己的礼物拿到手中,然后轮流掷六面体,谁掷出较大的一面,谁就拿起自己的礼物向前跳一步,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即为获胜。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小老鼠过马路
1个回答2024-01-27 22:50
教师来做红绿灯。教师先讲述一些游戏规则,看到红灯你该怎么办,绿灯黄灯该怎么办?让幼儿做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更进一步加深对交通指挥的理解,能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应该怎么过,以此就提伸了活动主题。

人才需要培养,它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指教、批评,希望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
幼儿园大班老鼠打锣教案
1个回答2024-02-17 02:56
这个教案的话
可以先介绍
里面的内容
在叫同学进行分析
幼儿园里小班幼儿和老师一起玩“猫捉老鼠”游戏,当老师扮演的猫捉住老鼠(幼儿饰),装着要“吃”他的时候...
1个回答2024-03-04 15:14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想象的夸张性。幼儿想象具有夸张性,常常混淆假想与真实。想象与现实相混淆是指幼儿容易把想象的东西当成现实的东西;将自己的想象看作是真实的事;把自己强烈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是已有的东西;把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的事情述说。题干中幼儿分不清虚拟和现实,当猫捉住老鼠时,幼儿以为自己是真正的那只老鼠,正是混淆假想与现实的表现,A项正确。

B项: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创造想象初步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幼儿园大班故事最倒霉的小花鼠教案
1个回答2024-01-19 01:34

幼儿园,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小老鼠和钟》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
1个回答2024-01-18 11:30

活动目标:

能伴随歌曲模仿小老鼠的动作。

重点难点:

能伴随歌曲模仿小老鼠的动作。

活动准备:

小老鼠头饰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老鼠和钟》,帮助宝宝理解。

——讲到指针走动的滴答声和敲钟的当当声时,变化语调渲染老师出洞觅食的`紧张气氛。

2、播放CD《小老鼠和钟》并示范动作,帮助宝宝了解游戏规则。

——请宝宝倾听音乐,通过提问帮助宝宝熟悉音乐内容。

——引导宝宝用夸张的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内容。

3、集体音乐游戏。

——带来宝宝蹑手蹑脚走出洞,东找找、西望望。

——听到‘嘀嗒“声快速跑回座位,音乐响起时再次悄悄的走出去。

——听到当当声快跑回座位。

幼儿园大班袋鼠跳游戏规则?
1个回答2024-01-22 15:10

幼儿园大班袋鼠跳游戏规则,幼儿扮演袋鼠听到出发信号开始比赛在规定时间最先到达目的地为胜利者!

幼儿园中班老鼠三兄弟说课稿
1个回答2024-02-07 03:59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老鼠三兄弟说课稿 ,欢迎大家分享。

   一、说活动设计思想

  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幼儿的想像的发展关系密切,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幼儿的想像力也能得到发展,而认知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在以往的语言活动中常常是教师的语言多,幼儿的语言少,结果幼儿的思维和尝试的机会就少了,创造性也没有了,这样会大大阻碍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语言发展。因此,要注意语言交往的发展、运用语言的能力,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培养幼儿创造思维能力。为此选择语言文学活动“老鼠三兄弟”,旨在让幼儿在欣赏、理解、体会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发展他们的想像力。

   二、说活动教材

  这个故事叙述了老鼠三兄弟看到鼠妹妹穿着破衣服就悄悄地让裁缝把漂亮的布做成了女式服装这样一件事,非常温馨和感人。故事所表达的精神对道德意识还往往处于自我中心的当今的独生子女应该具有较强的心灵震动。这一形象对中班幼儿来讲是能够接受和体验的,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态度和良好的道德情感。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扩展孩子的词汇量。其二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环境限制,缺乏与周围人相处的经验,普遍存在对周围事物缺乏感情的行为,所以这一内容既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整篇童话语言通俗,主题单纯,充满生活情趣。更巧妙的是:作者设置了一个悬念“你给我做……”做什么呢?作者没有直接把三兄弟让裁缝做女式服装的对话告诉幼儿,这留给幼儿一个想像、思考的空间。

  中班幼儿有意注意开始发展,复杂句发展较快,词汇增加,能用完整、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想说的事,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用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扩展想像,尝试创编。希望通过这个故事来提高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并寻求不同角度的思维方式。鼓励幼儿能大胆地想像,表现自己的情感。

   三、说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从能力和情感两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老鼠三兄弟乐于助人的角色形象。

  (2)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词汇(时髦、灰溜溜等),并能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幼儿懂得做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道理。

  2、重点: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老鼠三兄弟乐于助人的角色形象。

  3、难点: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一系列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课件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四、说活动准备: CAI课件,故事中有关角色形象。

   五、说活动流程

  活动环节:

  1、出示主要角色,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设问:三兄弟得到一块漂亮的布,他们准备用这块布做什么呢?

  设计意图:幼儿的学习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和新旧经验的结合上。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运用提问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讲述。既是启发幼儿积极地仔细地听,也是思维活动的开始。

  目标:通过提问、讨论,引出活动的主题,激发幼儿对故事欣赏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打下伏笔。

  2、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讲述故事到悬念处,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老鼠三兄弟会对裁缝说什么?

  设计意图:悬念的讨论,不但给孩子创设宽松的语言谈论的氛围,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讨论,使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想急于知道故事的结果。此时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作隐性指导,切忌每一个问题由教师提出,幼儿回答。这样幼儿会感到索然无味,被老师控制着,幼儿只能是被动地一问一答目标:这一环节中通过提问、讨论、观察、再提问,内容一环扣一环,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幼儿在你一语、我一言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难点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此环节为幼儿提供了说话和表现的机会,将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活动的目标。

  3、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

  设计意图:感受老鼠三兄弟的美好形象,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目标:让幼儿通过视听结合的感受进一步地理解作品的情感脉络,解决难点。

  4、活动经验的迁移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鼠妹妹穿着比我们好看?

  设计意图:使幼儿进一步地理解作品的情感脉络。

  目标:让幼儿通过视听结合的感受进一步地理解作品的`情感脉络,解决难点。

  5、活动延伸:可以围绕“如果你有一块漂亮的布,你准备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形式,让幼儿从自身出发,设身处地的想一想。

  目标:让幼儿进一步强化幼儿关心、爱护别人的情感。

   六、说活动特色

  1、生活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故事所表达的精神对道德意识还往往处于自我中心的当今的独生子女具有较强的心灵震动。

  2、先进的视听教育手段。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

  3、讨论交流法的运用。“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幼儿语言的发展在于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所以引导幼儿采用了“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师讲述故事到悬念处,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吸引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使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