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规培养儿歌

幼儿常规应该如何培养
1个回答2024-01-24 17:49
常规教育的目标

发展学习适应能力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以读、写、算为主导,我们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区域活动常规

能安静地参加活动区活动,能实现同伴间的交流合作,并有次序的收放玩具。

坐的常规

1、会搬椅子

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

2、上课坐姿

双脚自然并拢平放。双手自然摆放,长时间坐着可以轻轻靠在椅背上。

3、绘画、写字坐姿

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

4、避免不正确坐姿

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时翘脚;驼背坐。
如何培养幼儿常规
1个回答2024-02-28 22:12
sorry,我也不知道。做任务而已
幼儿园常规培养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9 19:41

幼儿园常规培养有如下:

一、入厕环节幼儿常规要求:

1、养成男女分组入厕的习惯。

2、能动作正确地入厕。

3、知道安全有序地入厕。

4、了解定时大便对健康的好处,并基本养成在园定时大便的习惯。

5、养成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6、发现大便异常能主动告知老师。

二、洗手环节幼儿常规要求:

1、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自觉洗手的良好习惯。

2、能熟练的用“六步洗手法”洗手。

3、有初步的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三、喝水环节幼儿常规要求:

1、知道喝白开水的好处,爱喝白开水,口渴了会自己倒水喝。

2、一日活动中,上午、下午各安排两次喝水,每次多半杯。引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随渴随喝,多关注生病幼儿饮水需求。

四、进餐环节幼儿常规要求:

1、愉快地将饭、菜吃完,吃饱吃好。

2、知道每种食物都有营养,对身体有好处,不挑食、不偏食,懂得要爱惜粮食。

3、熟练使用筷子进餐,学习自己独立盛饭。

五、筷子使用环节幼儿常规要求:

右手同时握住两支筷子。四个手指放筷子外侧,大拇指握在里侧。上面一支筷子靠在食指和中指之间,下面一支筷子靠在无名指上。中指和食指夹住上面的筷子,大拇指搭在两只筷子的中间偏上部分。靠中指和食指夹住上面的筷子,上下夹动。

如何培养幼儿的一日常规
1个回答2024-01-30 01:00
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活动方法有: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激励孩子;创设合适的环境来提醒孩子;采用恰当的语言去引导孩子;采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教孩子儿歌和歌曲的方法;鼓励孩子发现问题一起讨论;表扬和奖励孩子。
如何培养幼儿园的一日常规
1个回答2024-02-11 03:57
教师要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培养常规的基本方法有七种。

1、树立榜样激励法

树立榜样激励法是教师根据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强化某些幼儿的正确行为,激励其他幼儿以此为榜样,从而教育影响幼儿的一种方法。如:最近办理迟到的幼儿比较多,教师对准时来园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励其他幼儿以那些准时来园的幼儿为榜样,准时来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幼儿更是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榜样还可以是父母、教师,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等。

2、巧言妙语引导法

巧言妙语引导法是指教师利用生动形象、幽默有趣的语言,引导幼儿理解常规,遵守常规的方法。如:在培养小班幼儿饮水常规时,教师发现幼儿不爱喝白开水,于是便将喝水说成:“小汽车要加油喽,加的满满的,才能跑得特别快。”

3、创设环境提示法

创设环境提示法是将班级的常规要求用绘画作品、照片、图示、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提示幼儿遵守常规的一种方法。如:幼儿进餐后常常忘记需要做的事情,教师可以将送餐具、擦嘴、擦桌子、漱口几件事情用照片记录下来,展示在环境中,从而提示幼儿按顺序做事。

4、儿歌、歌曲巩固法

儿歌、歌曲巩固法是指寓教育内容于朗朗上口的儿歌、美妙动听的歌曲之中,是一些常规要求在反复的朗诵和歌唱活动中,达到巩固的效果。如:在培养漱口常规时,教师常带幼儿歌唱《花花杯》,帮助幼儿掌握漱口的方法。

5、游戏引发兴趣法

幼儿引发兴趣法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用游戏的形式或采用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学习常规,把对幼儿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从“必须这样”转化为“我要这样”。如:小班幼儿初入园时,教师利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来点名,鼓声停止时,花在谁手里,谁就起立告诉大家自己的名字。

6、表扬奖励强化法

表扬奖励强化法是指通过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幼儿良好的行为加以强化,使幼儿感受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同时使其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如:有的小班幼儿初入园时总是让老师喂饭,不肯自己动手。当教师发现幼儿逐渐能够自己吃饭时,及时在集体面前表扬,并且送给幼儿一个小礼物,强化其良好行为。

7、发现问题讨论法

发现问题讨论法是教师和幼儿针对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讨论、修正常规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如:户外活动上、下楼时,幼儿大声喧哗、推推挤挤。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和幼儿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共同制定上、下楼的常规要求。
幼儿常规培养内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7 23:29

1、早晨按时入园,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大声向老师问好。

2、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整理自己的衣物并把自己的物品放到规定的地方。

3、参加班级的晨间游戏活动和晨间锻炼。

4、三餐和吃午点以前能按照规定的步骤洗手,大、小便后知道洗手。



5、安静进餐,不挑食,自己吃,不撒饭;饭后按要求把碗勺放到指定位置。

6、安静午睡,安静起床,尝试自己穿衣服。

7、离园时拿好自己的物品,向老师道别。

8、能自己选择游戏活动,并有目的地活动。

9、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遇到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

10、与小伙伴一起玩,能大胆表达与交流。

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1个回答2024-02-02 05:47
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班级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应该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呢?

常规的意义

常规是在明确幼儿行为标准的基础上着眼于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这些习惯又是建立在一定的自觉性的基础上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幼儿将常规转化为习惯后,他们就能轻松自然地去履行既定的各项要求,也就不会因此而压抑幼儿的主动精神了。

●制定常规需向幼儿解释理由

解释理由能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对他所做的要求,如:“你应该和某某一起玩积木,小朋友之间应该友好分享,这样某某会很高兴。”

●教师在描述规则时

应用积极的正面语言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描述规则的时候尽量用清楚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达,并且要从正面来讲述和要求孩子,以免引起误会。如,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教师不应该说:“不要用别人的毛巾”,而应当说“用你自己的毛巾,上面绣着你的名字”,这样更容易使幼儿理解。

●教师要按一日生活的顺序制定常规

教师在制定常规时应当考虑到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量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常规。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幼儿较多的获得自由活动的机会,尽量避免呆板的活动。

●耐心的讲解和示范必不可少

初入园的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活动内容都还不熟悉,也不习惯按一定的要求去行动,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出耐心的讲解和示范。比如,在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时,教师可以配合歌谣来示范,使幼儿印象深刻,继而完全掌握。

●常规的建立需要反复练习

小班幼儿刚刚进入集体生活,对于新的常规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常规的建立需要依靠反复练习。因此教师要持耐心细致的态度,帮助幼儿在适应新的集体生活的同时,逐步习惯按照常规的要求去做。班级老师和保育员之间也应该相互配合,采取一致的标准和要求,促使幼儿自动、自主地遵守常规。

●督促检查与个别教育并重

在整个幼儿时期,由于心理发展的特点,行为上的反复较多,所以对于初步建立起来的一日常规,教师还要督促检查,做到持之以恒。另外,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注意对个别幼儿进行单独指导才能使常规教育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在家怎样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1个回答2024-03-02 22:52
  现在的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一味地娇惯,宝宝的各项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许多家长在摇头叹气之余,会向他人取经,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赶紧让孩子上幼儿园,他们就会听话了。让孩子上幼儿园确实是个好办法,能让他们的生活有规律,自理能力增强。但是如果宝宝在入园前就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对他们的身心有好处,而且能让他们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成为同龄中的佼佼者。那么,在家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呢?   一、培养幼儿能安静地进餐,学会使用餐具,进餐时坐姿自然,保持桌面的干净,并能够基本做到不挑食。应该说吃饭对于幼儿来说都很困难,他们喜欢吃的饭菜简直太少了,这与他们平时吃零食有直接的关系。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进餐习惯,饭菜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吃或不吃,可以用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宝宝真棒,今天吃了这么多的食物,一定长大个,不生病。”对于宝宝挑食,家长最头痛了,只要耐心地变换口味给孩子做饭菜,并随时采取讲故事、说儿歌等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相信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二、培养幼儿能够主动饮水。这里所说的“水”指的是白开水。现在,许多家长会给孩子喝很多的果汁饮料,殊不知这对幼儿的身体非常不利。我们提倡让孩子喝白开水。当然,白开水没有味道,孩子不喜欢喝,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喝水比赛,看看谁喝得多,告诉孩子,如果喝水喝得多,“水宝宝”便喜欢他,和他做好朋友。   三、培养幼儿主动入厕。很多家长对孩子不放心,担心孩子自己脱裤子、擦屁股完成不了。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锻炼,您不给他机会,孩子永远成长不了。作为家长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很聪明的。在教幼儿擦屁股时,家长可以先示范,然后让幼儿自己练习,这里一定要强调孩子从前往后擦。再如穿、脱裤子时,重点强调宝宝不露小肚皮,可以引导孩子“风伯伯最喜欢宝宝的小肚皮了,要是把肚皮露在外面,它会钻进去,到时宝宝就要肚子疼了”。   四、培养幼儿正确的洗手习惯。其实孩子是最喜欢玩水的,对此家长不用做太多的功课,告诉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他们便很容易学会。在涂好肥皂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孩子将手多搓几遍,这样才能把细菌洗干净。 生活中还有其他的生活常规,比如漱口、擦嘴、午睡等等,都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细心培养,分解每个动作和细节,做给孩子看。家长要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幼儿喜欢的语言让他们乐于接受。对幼儿常规培养得越早,孩子在入园前掌握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越强,家长就不用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宝宝的自身能力也会得到充分发展。
幼儿园常规培养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3 02:22

幼儿园常规培养有如下:

一、入厕环节幼儿常规要求:

1、养成男女分组入厕的习惯。

2、能动作正确地入厕。

3、知道安全有序地入厕。

4、了解定时大便对健康的好处,并基本养成在园定时大便的习惯。

5、养成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6、发现大便异常能主动告知老师。

二、洗手环节幼儿常规要求:

1、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自觉洗手的良好习惯。

2、能熟练的用“六步洗手法”洗手。

3、有初步的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三、喝水环节幼儿常规要求:

1、知道喝白开水的好处,爱喝白开水,口渴了会自己倒水喝。

2、一日活动中,上午、下午各安排两次喝水,每次多半杯。引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随渴随喝,多关注生病幼儿饮水需求。

四、进餐环节幼儿常规要求:

1、愉快地将饭、菜吃完,吃饱吃好。

2、知道每种食物都有营养,对身体有好处,不挑食、不偏食,懂得要爱惜粮食。

3、熟练使用筷子进餐,学习自己独立盛饭。

五、筷子使用环节幼儿常规要求:

右手同时握住两支筷子。四个手指放筷子外侧,大拇指握在里侧。上面一支筷子靠在食指和中指之间,下面一支筷子靠在无名指上。中指和食指夹住上面的筷子,大拇指搭在两只筷子的中间偏上部分。靠中指和食指夹住上面的筷子,上下夹动。

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1个回答2024-03-09 14:32
生活常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园生活常规对幼儿每天生活活动的内容、时间、程序等均有明确的规定,使幼儿一日生活能保证在一定的节奏、一定的秩序和一定的规律中进行,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生活常规也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对于幼儿来说,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是一日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本性是天真无邪,他们就象一张白纸,教他们什么他们必然会按所教的去做,所以从入园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培养生活常规。一个班级的生活常规又与班级里的每个幼儿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幼儿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孩子从呱呱坠地,就在家人细心、周到的呵护下慢慢长大,或许由于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旁人宠爱有加,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一些能力。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呢?

首先,我觉得对孩子我们应做到“五心”

,提高孩子对老师的信任度,增强幼儿的信任感会很大的益处,我们所说的“五心”是指:“爱心、细心、耐心、关心、恒心。”在幼儿园里,我们要想把班级常规培养好,就得用上面这几种“心”来对待孩子,从而提高孩子对老师的信任与喜爱。另外,对于一些较有个性的幼儿来说,强硬的态度往往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孩子会总与老师对着干,比如说:让他把桌上的饭粒捡到盘子里边,他却偏偏不捡,不管怎么教育他,说他,都会无济于事,有时候他着急了往往还会冒上一句:“我就不捡,我就不喜欢你!”这样一来,让老师听了往往觉得伤心,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要用爱心去博得幼儿的信任,就可以更好地进行常规的训练及培养。教师要让幼儿觉得环境是宽松的,幼儿园就像在自己家溜一样,什么东西在哪里,小朋友都知道。大人不用在旁边指手划脚的,孩子就会知道他们是可以自主的,不必看大人的脸色行事。这时候,他们是主角,而不是老师。如果这时教师在旁边指挥幼儿,幼儿就会特别紧张,怕做错事,反过来教师越是相信幼儿,他们就会越放松,越容易形成良好的常规。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一旁观察幼儿,就会发现自主活动中的孩子们是很“真实”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的许多问题。

其次,幼儿园孩子都有爱模仿的天性,教师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有时候都会刻意的去模仿。也许有人认为孩子爱模仿的天性与常规的培养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在幼儿园里孩子是最爱模仿老师的,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因此,老师平时的一些好的、坏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平时所讲的话,和一些口头禅都在无形中被幼儿模仿并学会,孩子对事物的好坏分辨能力较差,所以老师的一些不良习惯与话语都会给孩子的常规培养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教师在面对孩子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做到这一点,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只有这样,孩子的常规培养才会更加的严谨有序。

再次,让孩子在愉快的活动中和反复中自觉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静止的常规和强压的常规是违反幼儿本性的,也是阻碍幼儿发展的。正如蒙台梭利所说的“我们并不认为当一个人像哑巴一样,默不做声或是像瘫痪病人一样不能活动才是遵守纪律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个性的人,而不是遵守纪律的人。”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时也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尽量让幼儿在活动中自愿的、愉快的形成良好的常规。比如在训练幼儿小声讲话时可以玩“小花猫说话”的游戏。

幼儿一日常规的每一步是老师所教的,都是老师一句一句告诉幼儿该怎么做,并且给予正确的示范,这是每一位老师曾有过的经验,但往往却忽略了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所教的常规习惯必须要反复的进行,经常渗透幼儿在园生活的每一个时间段,比如:在组织孩子排队时,常常会出现你推我挤或是吵闹的现象,我们在给予孩子提醒或者禁止的时候,效果总是不太理想。采用反复重来的方法让幼儿按要求去做,第一次不行重来,第二次不行再重来;如此反复的练习,直到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为止。时间一长,班级的孩子们就都适应并遵守这一规则。

通过这几点可以看出,常规训练中老师的榜样和方法是极为重要的。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引导者,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努力钻研各种课题,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常规环境,以便更好的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因此,常规训练中所用的更好方法还有待我们更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

所以我们每个幼儿园教师,都有义务根据幼儿本身的各种变化,从幼儿日常生活入手不断的进行探索,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机会让幼儿掌握有关良好生活常规的知识、规范行为,让他们愉快有序的生活,并在活动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