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昨天满月英语

昨天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事件:昨天上学忘记穿小背心了,穿的是短袖,露点了,囧 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12 22:17
把他眼珠挖了,把他脑子清一清就好了,就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是谁写的
3个回答2022-09-15 15:50
明朝李乐,显然,全诗化用张俞的蝉妇的诗句,主要讽刺明朝后期文人热衷华美的衣袍,风气开始奢靡
昨夜星辰已逝,满眼青山渐远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5 00:14

“昨夜星辰已逝,满眼青山渐远”的意思——昨晚的满天星光已经消散,天亮了,所留恋的青葱山岭也渐渐远远而去,只能离开故乡。形容美好的事物已经过去了,都是昨天的事。暗示时过境迁之痛。

【作品出处】

“昨夜星辰”出自《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是唐朝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此诗是追忆所孝好遇见的艳情场景。从内容上看,首句以"昨夜"明点追忆旧事。三四句以他物作比,"身无彩凤"写昨夜之情。五六句从两人的默契转到对整个宴会的描绘,七八句从恋情的欢悦转入"听鼓应官",欢情一落千丈。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木三分。单看这首无题诗,全诗在哀婉凄凉的乐调下给人一种似解非解的感觉,让人觉的既像是写给不能长久相伴的恋人的,又像哀叹君臣遇合,却似乎没有这么世俗,如此,就是李义山无题诗的妙处所在了。

【作品原文】

无题 · 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①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②一点通。

隔座送钩③春酒暖,分曹④射覆⑤蜡灯红。

嗟余听鼓⑥应官⑦去,走马兰台⑧类转蓬。

【作品注释】

①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②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③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亦为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把钩在暗中传递,让人猜在谁手中,猜不中就罚酒。

④分曹:分组。

⑤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古代的一种游戏。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⑥鼓:指更鼓。

⑦应官:犹上班。

⑧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时李商隐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作品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创作背景】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已。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作品赏析】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巧弯铅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闹脊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昨日清风花满地,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3-16 03:50
今宵白露月空枝。希望能帮到你!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1个回答2022-07-31 23:46
出自宋代张俞的《蚕妇》,全诗如下: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
昨夜落英满秋雨的下联
1个回答2023-08-06 08:24
上联:昨夜落英染秋雨;
下联:今宵去雁追彩云。

上联:昨夜落英染秋雨;
下联:今晨飞叶缀晨曦。
昨天的昨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8 23:37

1、今是昨非

  jīn shì zuó fēi

  【解释】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结构】联合式。

  【用法】形容人觉悟后;悔恨以前的错误。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正音】昨;不能读作“zhǎ”。

  【近义词】今非昔比、今是昔非

  【例句】古人说:“行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我在漫画写作上;也有今是昨非之感。(丰子恺)

  2、昨非今是

  zuó fēi jīn shì

  【解释】非:不对,错误;是:对,正确。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

  【出处】宋·郭应祥《临江仙·丙寅生日自作》词:“老子开年年五十,依前恁地痴顽。昨非今是有无间。”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人悔恨以前的错误

  【近义词】今是昨非

  【例句】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点绛唇》:“着什么昨非今是于中战,岂如俺月光常是照金尊。”

昨天的昨天叫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2-13 00:17
什么时候儿时玩伴都离我远去
什么时候身旁的人已不再熟悉
人潮的拥挤拉开了我们的距离
沉寂的大地在静静的夜晚默默地哭泣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一样的月光
一样的照着新店溪
一样的冬天
一样的下着冰冷的雨
一样的尘埃
一样的在风中堆积
一样的笑容
一样的泪水
一样的日子
一样的我和你
一样的笑容
一样的泪水
一样的日子
一样的我和你
什么时候蛙鸣蝉声都成了记忆
什么时候家乡变得如此的拥挤
高楼大厦到处耸立
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的俗气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一样的月光
一样的照着新店溪
一样的冬天
一样的下着冰冷的雨
一样的尘埃
一样的在风中堆积
一样的笑容
一样的泪水
一样的日子
一样的我和你
一样的笑容
一样的泪水
一样的日子
一样的我和你
昨天的昨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6 22:23
  1、今是昨非
  jīn shì zuó fēi
  【解释】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结构】联合式。

  【用法】形容人觉悟后;悔恨以前的错误。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正音】昨;不能读作“zhǎ”。

  【近义词】今非昔比、今是昔非

  【例句】古人说:“行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我在漫画写作上;也有今是昨非之感。(丰子恺)

  2、昨非今是
  zuó fēi jīn shì
  【解释】非:不对,错误;是:对,正确。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

  【出处】宋·郭应祥《临江仙·丙寅生日自作》词:“老子开年年五十,依前恁地痴顽。昨非今是有无间。”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人悔恨以前的错误

  【近义词】今是昨非

  【例句】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点绛唇》:“着什么昨非今是于中战,岂如俺月光常是照金尊。”
热门问答